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書院制育人模式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就是一個有益探索。書院制育人模式下的創新創業教育對于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以河南中醫藥大學尚真書院為研究對象,結合尚真書院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實際,探索書院制育人模式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書院制 大學生 創新創業 能力提升 策略
中圖分類號:F240;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10-207-03
大學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而書院制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種新模式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獨特的價值,它能夠促進不同領域知識的融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深入探討書院制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對于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解決現存問題、制定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2021年河南中醫藥大學成立尚真書院,學生專業門類涵蓋公共管理類、外國語言文學類、計算機類三個大類十二門專業。書院下設思想引領中心、學業助導中心、素能拓展中心、綜合事務中心和雙創孵化中心等5個育人中心。成立至今,尚真書院持續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結合書院實際,開展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以賽促學,以訓促學,不斷涵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書院制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情況
(一)尚真書院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現狀
1.多措并舉助力學生科創。書院學院加強雙院協同,定期召開雙院聯席會議,為各類科創競賽的順利舉行提供有力保障,出臺文件提升科創比賽的規范性和指導性。同時強化物質保障,書院向雙創孵化中心劃撥專項經費,打造創業基地、成立就業創業咨詢室,為同學們提供相關咨詢。通過朋輩的引導激勵作用,營造良好的科創氛圍。
2.多維開展競賽創佳績。書院以“挑戰杯”“互聯網+”等學生科創競賽的舉辦為契機,專門舉辦“尚真杯”大學生系列競賽;此外,書院專門打造“雙創訓練營”特色活動,實現以賽代訓、以賽促學,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書院環境。2022年,累計參與學生共計1500余人次。2023年,已達到1780余人次。兩年內,在綜合類科創比賽中,書院學生主持或參加的作品項目共獲得國家級榮譽1項,省級榮譽20項,校級榮譽16項,學生申報的課題項目共獲省級立項6項,校級立項14項,學生創新創業素養顯著提高。
(二)尚真書院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態度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對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態度,本文圍繞當前書院制育人模式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相關問題進行問卷設計。利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尚真書院學生進行調查,共投放問卷789份,有效問卷數761份,無效卷28份,問卷的有效率96%。其中男性占37.2%;女性占62.8%。管理類專業學生占比43.4%,計算機類專業學生占比39.4%,外語類專業學生占比17.2%。
調查數據顯示,尚真書院學生對創新創業的重視程度較高,普遍認為創新創業對學習生活有積極作用,對書院制的內容有一定了解,能利用書院資源提升自身創新創業能力且具備科創的能力和想法,認為書院制對提高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有積極作用。可見在當下,同學們對于提高自身的科創能力的積極性比較高。
二、書院制育人模式下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不夠深入
書院實施導師制,意在通過各類導師的指導,幫助大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規劃學習生活,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1]。尚真書院導師隊伍中沒有設置專門的創新創業導師。一方面由于大多數導師缺乏創業實踐經驗,即使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學術水平,但其對本專業以外的創新創業領域了解較少,不能滿足學生專業的、系統的、深入的創新創業指導需求;另一方面,書院普遍存在一名導師指導多個學生團體的情況,導致導師的時間和精力不足,無法對學生團隊作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1.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融合度不高。學校以必修課的形式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但所設置的創新創業課程內容與學生自身專業的相關性不強。創新創業課程開班人數過多,學生的關注度遠不及專業課高,授課教師也很難完全從學生專業角度出發將創新創業知識與專業背景緊密貼合地展開教學。學生的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處于相對分離的尷尬境地。
2.創新創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一方面,在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課堂上,課堂側重點主要集中在傳授基礎知識、理論技能、興趣培養、意識啟發等方面,較少帶領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實踐教育缺乏系統性、專業性;另一方面,學校和書院開設的創新創業平臺大多針對比較成熟的創新創業團隊,大多數普通同學沒有機會接觸到創新創業平臺,沒有機會去進行創新創業實踐。
3.創新創業教育通識課設置不足。書院制改革以來,書院實施大類招生,在大一期間為大類專業的學生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但目前的通識教育課程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課程十分匱乏,并不能滿足學生對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多樣化的需求。
(三)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專業教師團隊
學校創新創業課程師資由學校招生就業處統一負責,《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的授課教師專兼結合,兼職教師一般從輔導員、學校行政人員以及就業指導中心教師中遴選,專業教師較為匱乏。沒有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團隊,就難以結合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需要開展課程建設,不能滿足高水平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需要。對于兼職教師來說,在課堂授課時,其歸屬感和認同感大打折扣,從而傳遞給學生們的雙創精神也是匱乏的、片面的[2]。
(四)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不夠成熟
尚真書院大學生雙創比賽項目成果轉化率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平臺受資金、場地等因素的影響,在“挑戰杯”“尚真杯”等一系列創新創業競賽中,學生在參賽過程中缺少經費支持和深入指導,參賽作品整體仍停留在理論層面,后續很難將創新創業計劃付諸實踐。尚真書院孵化平臺目前入駐項目僅有2項,未完全發揮創業基地的孵化作用。書院現有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各類配套不夠完善,難以完全滿足大多數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需求,也導致當前創新創業平臺的實踐意義相對有限[3]。
三、書院制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上具有的優勢
(一)國家政策的支持與資源的傾斜
1.政策支持分析。目前我國書院制模式盛行,實施書院制教育已成為中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2019年,在教育部發文提出,要“積極推動高校建立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開展‘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工作”[4]。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指出“依托書院、宿舍等學生生活園區,探索學生組織形式、管理模式、服務機制改革”[5]。在國家大力推動各大高校探索書院制管理模式的大背景下,深化書院制改革已經成為大趨勢。
2.學校資源助力。學校十分重視書院的發展,2021年4月,學校成立了書院改革領導小組,專門出臺了《書院與學院雙軌協同育人模式改革實施方案》,克服經費緊張困難和場地緊缺困難,撥款數百萬元,將一棟宿舍樓整體劃撥給尚真書院,改造為1800多平方米的社區活動中心。
(二)混合住宿制促進學生交流互動
混合住宿制打破了同專業學生“聚居”的現象,將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集中在書院居住、生活與管理。書院采用了這種特殊的住宿制度,根據樓層分為六個社區。各個社區均成立社區委員會,促進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交流學習,有利于打破學科邊界,實現多學科融合交叉[6]。
(三)導師制貫穿育人全過程
尚真書院實行“五位一體”的全程導師制,在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尤其是創新創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育人導師隊伍由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碩士及以上學歷的輔導員組成,學業導師隊伍由各學院的資深教師組成,朋輩導師隊伍由優秀的高年級學生組成,生活導師隊伍由宿舍管理員組成,客座導師由社會各行各業專業人士組成。全程導師制在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專業知識傳授、參賽經驗分享以及行業動態、實踐經驗傳遞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協同育人制凝聚培養合力
學院負責開展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書院負責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外互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通識能力。尚真書院成立雙創孵化中心,組織開展各類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創新創業培訓會與講座,幫助學生培養科研創新的能力、了解創業過程和技巧。同時學院教授參與創新創業項目指導。書院為有潛力的創新創業項目提供部分經費,學院為其提供校友企業資源,這些資源合力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促進學生在創新創業上的發展[7]。
四、書院制育人模式下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策略
(一)加大創新創業宣傳,激發學生興趣
要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要增強對創新創業活動的宣傳,不斷激發大學生的興趣。一方面,可以在書院圖書閱覽室放置創新創業相關的書籍供學生閱覽;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微博等網絡新媒體平臺,發布創新創業相關推文與視頻,使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書院策劃舉辦的各種創新創業活動。同時,創新創業活動應多元化,采取不同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健康人格、共享意識和團隊精神[9]。
(二)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增加實操環節
書院應將各個專業的特點進行融合,設置創新創業課程與各專業共同育人目標,明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使創新創業課程與各專業之間的融合更加緊密,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創業能力。此外,還可以與學院各專業的教師深度合作,制定跨學科的創新創業活動,結合不同專業的知識技能,引導不同專業學生合作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跨專業團隊可以從不同專業的角度思考和交流,從而增強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與各專業的融合度,培養出具備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在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實踐也是重要的一環。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團隊合作、案例分析、項目實踐等。并通過參觀考察、行業導師指導等方式,讓學生DOa/M7axR6Cu5UAdkSAT/w==接觸到不同行業的實際創新創業情況。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虛擬實操環節,在模擬的場景空間和項目背景下,學生可以獲得真實的訓練。通過創設情景,了解創業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將知識融會貫通。針對創新創業課程缺乏問題,學校方面可增設更多數量、更多種類以及更高質量的創新創業課程。
(三)加強導師隊伍內涵建設
在校大學生社會經驗相對較少,在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當中,無法獨自承擔整個項目的運行,導師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優勢與潛能,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為其提供有效的資源,并提出針對性建議。書院可以為導師提供創新創業相關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了解最新的創新創業理論和實踐,加強導師隊伍內涵建設;同時可以邀請有經驗的企業家或者校友加入客座導師隊伍,開展專題講座,分享創業經歷與心得,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項目;亦可選擇在創新創業項目中取得一定成果的 學生,加入朋輩導師隊伍,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四)充分發揮創新創業基地的孵化作用
書院可積極利用資源優勢,為學生提供資金、場地等方面的支持,充分發揮創新創業基地的孵化作用,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水平及操作能力。此外,書院應搭建更多創新創業平臺,可以與企業或研究機構進行合作,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通過與外部機構的合作[8],使學生接觸到實時的市場需求和技術。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書院可將信息技術與創新創業進行有效聯系,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平臺,通過微博、論壇、短視頻等平臺營造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宣傳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興趣。
參考文獻:
[1] 孫冰,曾晟與王富林,創新創業教育中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2):20-22+27.
[2] 王飛,卓德虎,陳紅杰.書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究與思考[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03):46-48.
[3] 尚勝等,書院模式下的本科生導師制:蘭州大學萃英學院拔尖學生培養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22(04):51-57.
[4] 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09):26-30.
[5]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0(04):23-27.
[6] 趙浩強,竇津晶,王運麗,等.“學院+書院”雙院制協同育人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時珍書院為例[J].中醫教育,2024.
[7] 高航,張琤,李衛國,等.新書院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19(17):49-51.
[8] 賈征,龔柏松.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24):78-80.
[基金項目:2023年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2310471040)]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岳乙苗(2003—),河南中醫藥大學;*通訊作者,劉逸青(1992—),河南中醫藥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管理。]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