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創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促進思政課程移動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應用Andriod系統,設計了一款新型、先進的思政課程移動教學系統。首先,介紹Andriod系統相關概念;其次,結合系統需求分析情況,完成系統架構設計;最后,分別設計用戶管理、自動匹配應答、資源共享、在線幫助、課程學習、教務通知、考核等模塊,并對系統性能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系統具有思政移動教學質量高、開放性強、交互性高、學習空間自由靈活等特點,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Andriod系統;思政課程;移動教學系統;設計
一、引言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移動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便捷化、移動化學習服務。目前,大量學習者喜歡借助手機進行網上學習,傳統網絡模式形式單一,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1]。在進行移動教學期間,教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借助移動化教學設備實施移動教學。而思政課程移動教學系統設計和應用可以實現以上目標,該系統綜合運用Andriod系統、應用信息技術創建一種全新的現代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智能化、便捷化學習平臺,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還能豐富網絡學習資源,促使學生適應移動學習環境[2]。因此,在Andriod系統應用背景下,強化對思政課程移動教學系統設計和實現顯得尤為重要。
二、Andriod系統概述
Andriod系統作為一種常用的操作系統,具有開源性、智能性、跨平臺性等特點,該系統是由應用程序、中間件、操作系統等部分組成。Andriod系統憑借代碼開放性特點,可以在不同硬件平臺移植和使用。在Andriod系統中,其開發環境主要包含文件系統、內核兩個部分。進行軟件開發時,開發人員可以利用Andriod系統的應用編程接口,可以快速開發應用程序層次,提高系統軟件開發質量和效率[3]。
三、系統需求分析
本文主要運用Andriod系統多樣化信息方式,促使思政教育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化、形象化。因此設計應滿足以下需求:1.系統設計應滿足易管理、易使用等需求,同時還要利用無線網絡通信方式,實現對思政移動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2.在進行思政教育期間,需要在參照現有系統的前提下,設計和開發具有可行性的思政可移動教學系統。3.設計和實現系統功能時,需要為系統后期功能升級和優化提供可拓展的余地。4.設計系統時,要保證系統終端操作的快捷性、簡單性,降低用戶學習成本[4]。
四、系統架構設計
系統設計和實現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性,方便用戶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完成線上學習。所以,移動教育模式逐漸發展為目前比較主流的教學模式,為了發揮和利用Andriod系統的應用優勢,該系統運用B/S模式,設計如圖1所示的系統架構圖。該系統由網絡課程管理系統、數據庫接口、課程教學文件資源庫、Andriod設備、PC終端等部分組成。
五、系統主要功能模塊設計
(一)用戶管理模塊設計
該系統操作對象包含管理人員、學生和教師三種類型用戶[5]。用戶管理模塊設計,可以為不同類型用戶賦予相應的操作權限。其中,管理人員擁有最高的系統操作權限,可以直接管理后臺數據庫。同時,還能采用Web登錄方式,強化對教師、學生其他用戶的管理以及系統維護。對于學生而言,其操作權限如下;借助Andriod系統,學習系統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并與教師進行線上互動和交流。對于教師而言,其操作權限如下:借助Andriod系統,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并在該系統中完成對相關主題的創建和修改。同時,利用Web登錄方式,可以向數據庫添加和存儲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高效管理。
(二)自動匹配應答模塊設計
自動匹配應答模塊屬于該系統的核心模塊。在進行自動答疑期間,需要最大化利用服務器資源優勢,降低Andriod系統運行期間的負荷,保證系統服務器實現效果。該系統中,部分提出的問題通常會出現重復,如果后期有同學提問已經回答過的相似問題,系統會自動匹配問答庫中的問題,如果匹配成功,會將數據庫中的模塊直接反饋給學生,避免教師出現反復多次人工回復,如果匹配失敗,學生借助該系統答疑模塊與教師進行線上交流和互動[6]。在進行自動匹配應答期間,由于用戶問題屬于一種典型的輸入信息,因此需要在全面化分析問題的基礎上,用戶完整化輸入和提交問題,借助服務器成功實現和完成自動應答工作[7]。另外,采用文本預處理的方式,分解服務器一端的語塊內容,保證分詞的精確度和高效性。
(三)資源共享模塊設計
在資源共享模塊中,教師點擊“上傳資源”按鈕,完成對相關教學輔助資源的上傳,方便學生自行下載和學習,從而達到擴展學生知識面的目的。學生借助資源共享模塊,可以將搜集到的優質資源上傳到系統中,方便與其他學生進行資源共享。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所上傳的資源在正式發布前,需要通過教師的認可。運用資源共享模塊所發布的教學資源要滿足手機用戶端閱讀需求,并將其實時同步和更新到網絡課程管理系統中。
(四)在線幫助模塊設計
在線幫助模塊用于對系統各功能模塊以及使用方法的介紹,應用Andriod系統設計的思政課程移動教學系統在使用時,可以確保下載的思政課程能夠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完成對課程內容的播放。同時,將教師的圖像設置在顯示屏邊緣位置,方便學生借助手機顯示屏流暢播放思政課程教學視頻。
(五)課程學習模塊設計
當用戶成功登錄該系統后,即可進入到系統課程學習主界面。在課程學習主頁面中,該系統采用列表形式,將思政課程簡介、課程目標、課程課件、課程視頻呈現在用戶面前,供用戶選擇感興趣的課程模塊進行學習,以提高用戶學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教務通知模塊
在教務通知模塊中,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快速獲取教務處發布的思政課程開設、更改通知。用戶點擊該系統中的“教務通知”按鈕,可以直接進入教務通知界面中。在教務通知頁面中,用戶可選擇并點擊某一通知,可以自動進入通知詳情頁面中,從而掌握通知。在教務通知主頁面中,該系統采用列表形式,將各教務通知標題形象直觀地呈現在用戶面前,方便用戶選中并點擊某一標題直接進入詳細通知頁面中。為了確保用戶能夠實時了解教務處的最新通知,該系統平均每隔一段時間,對系統是否發出最新通知這一行為進行檢測,如果有這一行為,該系統采用Notification消息提醒方式,向系統屏幕頂端發送最新通知,便于用戶查找和調用。此外,在教務通知模塊中,用戶可以采用向下滑動的方式,點擊“詳情通知”按鈕,進入到詳情通知頁面中,從而查看詳細通知。
(七)考核模塊設計
該系統考核模塊流程圖2所示,考核模塊涉及題庫組卷、線上考試、布置作業等環節[8]。在題庫組卷環節中,嚴格按照章節內容,將試題庫試題劃分為政治思想簡單應用、思政詞匯概念、思政基礎知識等模塊。為了避免試題出現重復問題,需要嚴格按照類別分類原則,將所有題目難度劃分為簡單、較簡單、中等、困難、難度較高五個等級,這為后期組卷賦分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當賦分操作結束后,組卷圓滿完成,結合學生當前考核成績,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作業方案,從而促使學生的思政成績得以大幅度提高。
六、系統測試
(一)測試準備
為了滿足系統測試需求,在Andriod系統環境下,該系統測試硬件環境設置要求如下:
首先,選用IntelHD4000型號的顯卡、Corei32.4Ghz型號的處理器、40G的硬盤。該系統開發期間選用ASP.NET編程語言,確保該系統具有較高的擴展性和易用性。該系統軟件設計選用了Windows10操作系統,并將Framework軟件安裝和部署于該操作系統上,并選用MySQL關系型數據庫,完成對FTP支持程序和Web站點的創建。用戶在正式登錄該系統前,要輸入和提交正確的賬號、密碼,然后系統自動識別用戶賬號信息,如果登錄成功,系統會自動結合用戶的身份、權限,加載和呈現相應的操作界面,供用戶操作使用。
最后,系統課程管理功能為教師提供教學資源上傳服務體驗。當教師選擇和上傳教學資源后,系統界面會將現有資源清單生動形象地呈現在用戶面前。當教師點擊“上傳資源”按鈕后,系統會自動彈出上傳對話框。此時,教師需要填寫和提交資源名稱,然后點擊“上傳資源”按鈕。當資源成功上傳后,學生可以根據學習需求,針對性地下載感興趣的資源進行線下學習。
(二)測試結果
該系統數據庫用于對海量教學資源的統一存儲和管理,允許多個用戶同時上傳或者下載資源。為了測試該系統運行性能,測試人員采用疲勞強度評定方法檢測系統運行性能。其中,20名教師上傳教學資源;20名學生下載資源;20名學生完成線上考核測試。當以上60個用戶同時操作和訪問系統各功能模塊時,觀察和記錄系統的響應速度。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中數據看出,教師上傳教學資源時間、學生下載教學資源時間、學生在線考核測試時間均隨著多用戶同時在線操作時間的延長以每小時0.1ms時間不斷延長,表明該系統具有運行性能穩定可靠、壓力測試承受能力強等特點。總之,在Andriod系統應用背景下,該系統可以引導師生在思政學習中更好地交流和互動,進而提高學生思政課Ydf1aPFctnizaCrhLy7cJZBJadQUdNUPCwWXY6xINCw=程學習效率和效果。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現有網絡課程資源,應用Andriod系統,開發一種思政課程移動教學系統,將該系統應用于思政網絡課程教學領域中,不僅可以創新和豐富學習的移動學習方式,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幫助師生實現遠程教學和移動學習的目標,為進一步創新現代化教學模式提供重要的平臺支持。
作者單位:尹瑞鋒 甘肅省靜寧縣阿陽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曾璐,陳妍.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探析——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J].中國新通信,2023,25(2):131-133.
[2]劉建東.移動在線測試系統在《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文信息,2020(5):109,112.
[3]陸文駿,吳海燕,李美蓮.”信號與系統”課程移動智慧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景德鎮學院學報,2021,36(4):58-62.
[4]張立珍,陳玉林,黃麗薇,等.“微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碎片化移動學習系統的教學設計[J].科技風,2021(2):57-58.
[5]曹路舟,周昊.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多媒體教學系統設計與應用——以《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0,36(3):87-89.
[6]王攀攀,崔雪梅,林玲玉.基于工作任務系統化的移動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以《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為例[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20,56(11):194-196.
[7]張譽月,賈積有,黎宇珍.智能教學系統和手機的常態化課程整合及其效果研究[J].數字教育,2023,9(2):39-46.
[8]劉曉南,曹宇強,姚井晶,等.課程思政在鐵路移動通信系統維護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電子刊), 2020(01):99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