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創新性思維及能力培養已逐漸成為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滿足當今社會對高素質數學人才的需要,突顯時代新人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教師也必須堅持新思想的指導,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而各種新型教學工具的運用無疑起到引導效果。基于此,本文對巧用教育云平臺提高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進行研究,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教育平臺;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
一、引言
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因此,通過課堂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創新性思維及實踐能力,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如果忽略了這方面的素養培養,會直接影響學生看待問題的思考方式,降低其命運潛力。因此,找到有效途徑做好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越發重要,而教育云平臺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二、創新性思維的含義、特征及影響因素
(一)創新性思維的含義
創新性思維是一種在現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與創新的思維過程。它不僅助力我們洞察事物間的深層聯系與本質規律,還能激發新穎獨特的觀念與見解。這一過程體現了對問題的主動發現、深刻分析及創造性解決,是探索未知領域、開拓新知的重要工具。其核心在于思維的多樣性與靈活性,正是這樣的特質孕育了創新的火花。
(二)創新性思維的特征
就小學生而言,創新性思維可劃分為獨創性思維與一般再現性思維兩大類別。結合小學生的成長特點,其創新性思維的外在表現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小學生應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自主思考并深入理解學科知識,形成個人獨特的認知體系。其次,他們應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獨自探索與現有不同的解題方法,面對問題時能夠靈活應對,提出多樣化的解決方案。第三,小學生還需將所學知識真正轉化為自身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展現出知識的實踐價值。最后,他們應具備提出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在學習中能夠基于當前掌握的知識,主動提出新的問題并獨立解決,從而不斷推動知識的深化與拓展。
(三)小學生創新性思維及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
教師的嚴厲態度與權威性,會讓學生不敢輕易作出質疑。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小學生常會因為跳躍性的思維和另類視角而對于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看法,對此教師是應予以積極引導。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會直接打斷學生,顯露出類似于“你怎么這么麻煩”的態度。這種做法,學生以后就算是遇到再困難的問題,也不會尋求教師解決,更不可能自主開展思維創新。正確的做法為:教師對學生的看法保持足夠的重視,并鼓勵學生積極就課堂內容發言提問,避免出現簡單定義學生問題的正確與否的情況,如此方能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及能力的發展。另外,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是否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會對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效果產生直接影響[1]。
三、教育云平臺及教學優勢概述
(一)教育云概述
教育云的本質是互聯網、云計算技術與教學的有效融合,它是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基礎架構形式,整合了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所有硬件計算資源,為教師、學習者構建了一個健全高效的平臺。教育云涵蓋“基于云計算的教育”與“云計算輔助教學”等多種形式。前者是指通過云計算服務為各教育領域的教學活動提供輔助。它本質上是教育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的交叉結合產物,是當前新興起的一個學科概念。至于后者則是教師與學校在“云計算”基礎上構建起的“云服務”教育,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提供支持,推動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進步,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2]。
(二)教育云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教育云平臺以云計算為架構,在資源共享、共建與集中托管下可以避免信息孤島的情況,網絡教學視頻技術、RFID技術、WAP技術、高速網絡技術、高性能計算技術、互聯網集成技術、三網合一融合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均為其技術優勢;可以為用戶提供了綜合、全面的素質教育云平臺,而且平臺本身還可以按照用戶類型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內容。
具體來看,平臺圍繞不同版本的教材收集教學資源(如大綱、課件等),建立了包含課堂學習庫、資源庫工具庫、課程組織工具、教學課件工具等特色模塊,這也提供了許多強互動性學習工具與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為教師講授知識與課堂管理提供幫助。教師可以借助平臺上展開授課、備課活動,并在此過程中調動平臺內的教學資源,在平臺與個人的資源同步下,數學課本的內容不再是以文字或圖片進行單一展示,還可以借助趣味游戲、音頻、視頻等形式展開授課,將原本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擁有的魅力,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而教師也能通過平臺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加以記錄,為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此外,教育云平臺還具有作業布置功能,可以提供大量的練習題。教師可以參考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學習基礎,合理選擇題目,實現針對性地作業布置。同時,平臺也會為學生提供解題技巧、學習指南等輔助材料,支持其更好地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同時,學生在平臺上完成作業任務,可以獲得及時的評估反饋,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3]。
四、教育云平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要點
教育云平臺的運用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與途徑,但為了發揮教學實踐中的作用,還應明確運用要點,如此方能保證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教師應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通過對云平臺教輔工具及技術的合理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幫助他們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其次,教師還應注意利用平臺工具實現對知識的具象化,減輕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畏難情緒,并認真觀察他們的學習狀態,而且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直觀,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切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講到正方體與長方體時,可以通過運用教育平臺中的數學工具立體圖形展開教學,使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使他們形成更透徹的理解。
再次,教師還要積極創新應用,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為他們的素質全面發展打好基礎。除常規的動畫、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源運用外,通過更具創新性的教學形式豐富課堂,實現對重點知識呈現的動態化。以“觀察物體”為例,作為空間觀念的基礎課程,是促進學生空間意識與空間觀念養成的關鍵。教師可以借助三維CAD軟件模型幫助學生觀察物體的不同空間角度。通過對不同物體左視圖、俯視圖、主視圖的直觀展現,可以大幅度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軟件數字技術將其轉變為幾何組合體,借助立體與平面之間的轉化,引導學生盡情展開空間想象。
最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運用平臺系統找出經常出錯或不擅長的問題,展開更具針對性的學習活動,而教學方法的創新也會帶動學生思維的活躍,使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例如,以教育云平臺為基礎構建小學數學錯題數據庫,教師隨機輸入學生的姓名,就可以得到以他們為中心的邏輯圖,按時間劃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曾出現錯誤的內容,由此將其學習情況動態展現出來[4]。
五、巧用教育云平臺促進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提升
(一)學生“學”活動中的應用
開展課堂學習活動是以學生群體或個體為基礎的,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發揮指導、引導、組織等作用。而對于教育云平臺的靈活運用,不僅可以為教師的學習活動設計提供參考與資源支持,還可以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輔助。設計課程知識學習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教育云平臺中提供的微課資源、任務單進行設計,組織探究類的學習活動,可以通過平臺為學生提供關鍵知識點劃分以及自主探究“資源庫”等學習輔助,或者在課堂匯報環節,可以借助教育云平臺記錄的案例,讓學生自主改進匯報活動展示。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與平臺展開大量的人機交互,且有著相當豐富的交互界面來吸引其目光,基于對該交互特性的充分利用,學生也可以按照興趣、能力選擇合適的內容,自主安排學習進程,并獨立思考并解答平臺系統提出的問題。
(二)教師“教”活動中的應用
教師可以借助教育云平臺收錄的資源實施課堂教學活動。借助平臺資源中的“良師”課程進行課堂導入、演示示范、重難點解析,尤其是面對課程重點內容時,運用平臺資源可以保障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教育云平臺生成學生的課堂記錄,與他們展開針對性地溝通互動與問題解惑,使他們更好地掌握課上知識,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講到“線和角”時,教師可以通過教育云平臺對課堂數據進行監控與分析,統計學生在每個問題上的錯誤率及易錯點,然后及時作出評價反饋,在分析中加強對學生的課程重點的點撥,實現學法與教法的緊密結合。針對學生比較容易出錯的問題,上課前還可以預設相應的輔助練習,并在課堂上專門對錯題做出講解。但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問題的常規解法,還要積極引導他們探尋更多的解法,實現一題多解,這樣也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在鞏固課上所學知識的同時,使他們逐漸養成數學創新思維及能力[5]。
(三)師生“交互”活動中的應用
因為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年齡較小,在課堂的注意力很難全程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所以,適時吸引學生的關注和興趣,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欲望,對于實現課程教學目標與學科素質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教育云平臺的豐富資源與強大的模塊功能,在調動學生數學思考積極性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優勢。
例如,教師可以提前搜索平臺視頻教學資源,然后在課堂問答環節平臺“優秀教師”的提問引導片段,以此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使他們自主思考問題、分析視頻中學生的答題角度、深化問題研討范圍,由此吸引學生提高在教學問答中的參與度。在教育云平臺的功能支持下,教師也能靈活設計游戲,然后適當布設,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其在玩中有趣味地學,進而展開深入的學習思考。同時,教師通過平臺資源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平臺資源及功能的應用方法和時機,做好課堂教學活動與平臺功能、資源有效融合。
以“有趣的圖形”為例,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可以先了解班上學生的興趣傾向,以此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考。然后播放平臺上關于不同圖形變化的視頻,吸引學生關注的目光,使其對接下來的內容形成好奇心,為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做準備。而為了使學生理解圖形知識,教師完成導入后可以主動向他們提問,作為小學生的他們會本能順著問題對課程內容展開互動研究,在此期間,為了幫助學生總結問題,對知識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發布任務,讓學生親自手繪課本中的圖形,并為其描上不同的顏色,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進而促進其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六、結束語
在教育云平臺的支持下,小學數學教學能夠大幅度提升知識的形象性與直觀性,使其滿足以學生的形象思維為主的信息接收規律,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巧用教育云平臺的功能資源,將其針對性、交互性等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并引導他們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讓小學數學教學邁入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單位:鐘苗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金融區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謝艷紅.教育云平臺支持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探索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22,(09):187-189.
[2]曾鳳平.信息技術下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創新培養路徑[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21,(05):225.
[3]季春苗.借助易加互動學習平臺助力小學數學有效教學[J].新課程,2021,(44):126.
[4]劉福祥.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素養的滲透[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33):83.
[5]周燕.“互聯網+教育”時代下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3,25(08):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