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能源工作高度重視,就推動能源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于2014年6月創造性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構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能源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華電滕州新源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滕州公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全面提升電力熱力安全清潔高效供給能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強化認識,領悟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意義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安全的重要論述,對于新時代新征程統籌好新能源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深入推動能源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能源安全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基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能源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國離不開堅強的能源保障。我國正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期,迫切需要做大做強現代能源工業,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滿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能源需要。
能源安全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力支撐。能源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堅定不移,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因此,要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內在邏輯關系,深入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保障能源安全,筑牢能源低碳轉型“先立”的基礎,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
能源安全是推動我國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十年來,我國能源行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供給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科技創新加快布局,國際合作扎實推進。但我國能源發展仍面臨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挑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助力能源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能源安全是能源央企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的責任使命。與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清潔高效能源的需求相比、與世界一流企業標準相比,能源電力央企在“卡脖子”技術攻關、發展質量效益、現代企業治理水平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貢獻。

戰略引領,增強企業能源事業核心功能
十年來,華電滕州公司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聚焦能源安全保障和綠色低碳發展,著力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服務能源消費低碳化。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全面提升生態環保管控能力。2016年完成全部煤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較國家和地方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濃度較改造前分別下降了82.5%、50%、83.3%。深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完成1臺機組的高背壓改造和2臺機組的切缸改造,十年來供電煤耗累計降低40.4克/千瓦時,4臺機組全部在中電聯電力行業火電機組能效水平對標中獲獎。公司榮獲山東省“發電企業環境污染治理先進單位”、中國華電“安全環保先進企業”等多項榮譽。
勇當能源保供主力軍。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胸懷“國之大者”,堅決扛好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堅持“兩個至上”,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安全生產天數突破9800天,位列中國華電火電企業首位。堅決扛牢電力熱力保供責任,推動精益檢修,強化設備治理,提升運行規范化,確保機組關鍵時刻頂得上、穩得住、發得出、帶得滿,圓滿完成建黨100周年、歷屆兩會以及歷年迎峰度夏等重大電力保供任務,承擔起滕州地區3300萬平方米的熱力供應,彰顯了中央企業“頂梁柱”頂得住的關鍵作用。
推動綠色發展促轉型。把促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開創能源轉型新局面。2017年,柴胡店10MW地面式光伏項目并網成功,標志著公司首個清潔能源項目正式落地。隨著2020年9月“雙碳”目標的提出,將新能源發展作為“頭號工程”“一把手工程”,相繼建設投產156MW光伏發電項目。2021年,山東省率先開展一批儲能示范項目試點,公司搶抓歷史性機遇,8個月完成儲能項目當年立項、當年批復、當年開工、當年并網,成功打造“風光儲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深化改革創新增動力。扎實開展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始終把深化改革創新當作破解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招,不斷為發展注入動力活力。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全面推進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深度融合,進一步健全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實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定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健全精準有效的績效激勵機制。全面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激發“群眾首創”精神,開展管理創新、黨建創新、職工(青年)創新創效和QC活動等,成立全國首家“魯班工匠院”,擁有專利40余項。在山東省獨立新型儲能電站中率先完成AGC和一次調頻聯調測試,自研的溫控提效系統可提升電站效率1.5%以上。
勇擔使命,開創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新時代新征程,華電滕州公司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政治方向。新征程上,應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以推動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確保能源電力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一是筑牢黨的政治建設的根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深化黨紀學習教育。二是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相融合。深入實施“四力四推”黨建工程,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力、創造力、戰斗力、凝聚力。聚焦綠色發展、能源保供等重大任務,圍繞打通產業鏈、穩定供應鏈、銜接創新鏈、塑造價值鏈,深化黨建聯建共建。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提質增效行動”和“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活動,深化“崗區隊”建設,著力激活紅色引擎,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守住安全底線,強化能源保供。始終把維護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供給作為“國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能源保供和安全環保工作,充分發揮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一是守好守牢安全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切實抓牢抓細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確保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堅決防范遏制各類安全事故。以高質量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為目標,扎實推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進一步鞏固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著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二是落實落細保供措施。加強設備技術監督和可靠性管理,統籌合理安排機組檢修,保證檢修工作質量,夯實能源保供基礎。嚴格按照電網調度指令啟動和運行機組,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障機組應發盡發。千方百計落實電煤資源計劃,加大調運組織力度,狠抓電煤合同兌現,保障電煤正常供應。
突出節能降耗,加快綠色轉型。錨定“雙碳”目標任務,以建設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牽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一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牢牢把握煤電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兜底保障和系統調節的新定位,加快煤電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煤電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轉型。大力推動煤電“三改聯動”,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二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攻堅工程,堅持海陸并進、集散并舉,發動全員力量,多層級、全方位搶占資源,推進“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多措并舉打好新能源項目謀劃、儲備、開發、建設“組合拳”。三是超前布局未來產業。聚焦中央企業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超前謀劃布局氫能、新型儲能、綜合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探索打造綠電制氫、寬組態虛擬電廠等一批典型示范項目,培育新的發展優勢和效益增長點。
推進改革創新,增強活力動力。新征程上,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為創新大潮奔流涌動拓展源頭活水。一是以合規管理深化國企改革。持續深入開展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效。將法治要求全面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全過程、各環節,充分發揮法治工作的保駕護航作用。深化內控合規風險一體化建設,超前防范重大風險,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體系。二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戰略,按照“快速突破”和“久久為功”兩個層面,加快科研布局和創新體系完善。聚焦國家戰略、產業升級需要,多渠道多方位謀劃參與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攻關任務,加大內外部合作力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努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作者系華電滕州新源熱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