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為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鐵十五局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以“學”為先、以“德”為首、以“責”為榮、以“專”為要,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工作當中,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以“學”為先,擦亮企業文化政治底色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史上也具有深遠意義。中鐵十五局黨委堅持以“學”為先,大力推動企業職工認識、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培育職工高尚的個人品德和行為操守,以及對黨忠誠的優秀品格,擦亮國有企業“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的政治底色。
黨委領學,掀起學習熱潮。中鐵十五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在企業內部開展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成果的學習。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讓廣大干部職工及時了解黨對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最新要求和目標任務。定期召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深入分析研判企業職工的思想動態,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企業文化體系和內容做優化改進,升級企業文化學習內容、體系和平臺,以進一步強化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統一領導。
支部促學,開展學習活動。在廣泛開展思想理論知識宣講的同時,中鐵十五局黨委號召各支部積極開展學習活動,包括習近平文化思想知識競答、企業文化攝影攝像大賽、紅色革命根據地團建活動等。通過這些文娛活動,加強了理論學習的生動性,有效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參與理論學習的積極性,也加深了廣大干部職工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成果、企業文化內涵的理解,切實達到以學鑄魂的目標,不斷強化干部職工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以“德”為首,凝聚“爭第一,講誠信”文化內核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科學把握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的哲學高度,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等重要論述,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方向。中鐵十五局黨委既要求干部職工在工作中“永爭第一,作出成績”,也要求干部職工“講誠信”,成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思想在中鐵十五局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真實寫照。
提升干部職工道德素養。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指示,中鐵十五局黨委從2019年開始推進干部職工道德素養提升工作,并將以“德”為首的全新文化理念納入企業文化體系當中,要求干部職工在抓業績、抓成績的同時,還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為此,中鐵十五局每年定時、定期召開“道德講堂”活動,持續提升干部職工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為了使“道德講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中鐵十五局企業文化宣傳部門設置了誦讀經典、觀看思想道德短片、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想、做一番自省、送一份吉祥等一系列課堂活動內容,以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提高干部職工的參與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持續提升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
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中鐵十五局黨委大力弘揚“爭第一”的企業文化理念,以“注重業績”為導向,樹立個人與企業“命運共同體”的發展導向。將人才隊伍建設與“力爭第一”的企業文化深度融合,通過優化班子結構、推行“三個人才成長方向”,設計“四條干部上升路徑”,讓職工在“做成績、爭第一”的同時,也能清楚地看見自我提升的目標和方向,實現企業發展與職工價值的雙贏局面,推動企業發展呈現出新局面、新氣象。
以“責”為榮,樹立國有企業良好形象
中鐵十五局作為國有建筑企業,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搶險救災、精準扶貧和社會公益等多個方面彰顯國企擔當,推動以“責”為榮的企業文化向縱深發展。
參與搶險救災。中鐵十五局作為國有企業,始終遵循著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基本宗旨,積極參與搶險救災工作,為廣大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例如,2023年12月甘肅臨夏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中鐵十五局四公司臨大高速項目部第一時間與當地政府對接,自發將項目部改為臨時安置點,共計安置當地村民186人;2024年6月,廣州市梅遠縣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中鐵十五局四公司瑞梅項目部立即組織25人、攜帶2臺裝載機、2臺挖掘機對滑坡道路進行清理,累計解救村民150人……在搶險救災工作中,中鐵十五局一直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社會責任。
助力精準扶貧。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舉措,對于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中鐵十五局黨委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在推進精準扶貧方面勇擔社會責任,為精準扶貧的深入推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以中鐵十五局五公司敦當項目部為例,為了更加深入地參與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該項目部成立了一支黨員扶貧專辦隊伍,對當地村民進行定點幫扶,根據各戶家庭實際情況因需施策、因戶施策,通過提供就業崗位、開展技能培訓等具體措施幫助這些家庭脫貧。
熱心社會公益。公益事業是關系到社會公眾利益的事業,在滿足社會公眾核心利益訴求、維護社會和諧和強化企業良好形象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中鐵十五局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竭盡所能為社會公眾提供幫助。以中鐵十五局二公司湖州片區為例,通過組織青年志愿團隊,與湖州市南潯區殘疾人聯合會等機構聯合開展“益起行動 共享美好生活”主題助殘活動,展現出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形象;利用區域資源優勢、創建“鐵小青”品牌,連續六年參與駐地“雷鋒日”等志愿服務活動,推動企業共青團建設與公益事業融合發展。
以“專”為耀,持續擴大企業文化海外影響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闡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相比于其他層面的自信,文化自信具有基礎、廣泛且深厚的特征,也正是這些特征使文化自信具備了更加持久的影響力。中鐵十五局作為一家大型建筑國有企業,肩負著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職責,理應在全球范圍內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有企業文化。為此,中鐵十五局確立了以“專”為要的理念,以提升企業在海外項目中的專業性為核心,持續提升企業文化自信和海外影響力。
提升企業文化自信。為了強化企業文化自信,使企業文化在海外項目中得到有效傳播和推廣,中鐵十五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鐵道兵文化等納入企業文化體系當中,在豐富企業文化內容的同時,也使企業文化的特征屬性進一步凸顯,以更有利于推動實現企業文化走出去的目標。例如,中鐵十五局每年在端午、中秋、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主題文化活動,為海外項目的職工及家屬送去節日祝福,在彰顯企業文化特征屬性的同時,也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和推廣,提升了企業的文化自信。
擴大企業文化海外影響力。文化在交流中發展,在互鑒中豐富,在交流互鑒共同作用下實現繁榮。中鐵十五局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陸續承接了坦桑尼亞國家項目、老撾中老鐵路宿舍樓項目、吉爾吉斯斯坦庫魯礦項目、印尼雅萬高鐵項目和沙特南北鐵路項目。除此之外,中鐵十五局還積極拓展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際市場,在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通過這些國際項目向世界傳遞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精神面貌,讓全球各國人民感知到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擴大了企業文化的海外影響力。
(責任編輯:楊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