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工作是企業塑造形象、傳達價值觀、促進發展的有力手段。特別是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有效的宣傳工作不僅能夠提升公眾形象,還能夠在政策導向、社會責任等方面展現獨特的價值和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宣傳工作面臨諸多新問題和新挑戰,需破除傳統思維桎梏,改善宣傳工作理念,從戰略高度重新審視宣傳工作的意義,將其納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之中。本文就如何做好國有企業宣傳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出從四個方面做好企業宣傳工作的方法,以供讀者參考。
把方向,塑造全新企業形象
當前正值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攻堅之年,國企改革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企業職工思想認識多元化、復雜化等特點日益突出。對此,企業宣傳文化工作者必須正確理解宣傳工作,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凝聚提振企業職工信心,以黨建為引領,推動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發展。
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宣傳工作的發展欲有所突破,不僅要時刻以思維方式的創新、宣傳手段的創新、基層工作的創新為主要著力點,還要依靠新聞宣傳塑造全新的企業形象,不斷擴大企業的關注度和知名度。因此,在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宣傳工作的重點就是需要找準企業自身發展優勢與亮點,通過新媒體等眾多與時俱進的宣傳手段,達到全民覆蓋的良好效應。此項工作需要將黨建與宣傳工作的雙重責任層層傳遞落實到各黨支部,打造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營造“領導率先垂范,職工積極參與”的工作氛圍,帶動廣大職工群眾自覺認同、主動實踐,營造全員積極參與、推動新聞宣傳的濃厚氛圍。對于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由黨員干部牽頭,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和優化措施并立即執行,防止出現不能令行禁止、一拖再拖的現象。
提質效,唱響企業好聲音
宣傳工作在國有企業建設發展過程中處于承前啟后的角色定位,因此需要不斷提高新聞宣傳的質效。結合當下,企業必須圍繞中心工作,根據企業宣傳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選擇適宜的宣傳內容,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針對性深度報道,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環境,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支撐。
在提升企業宣傳工作質效的具體實踐中,國有企業要把宣傳點著眼在企業經營管理、一線工作、團隊建設、社會責任等方面,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堅守文化主陣地,唱響企業好聲音,形成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是必須合理選擇宣傳方向。宣傳方向的選擇應符合時代發展的主旋律,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真正做到為企業、干部職工服務。
二是在宣傳策劃工作中必須將企業宣傳點與社會熱點相結合。相關宣傳人員應當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宣傳的有效手段,通過連續報道、熱點評論等多種途徑,充分發揮企業宣傳與社會熱點相結合后所產生的疊加效應,實現接地氣、聚人氣的宣傳效果。
三是必須創新并利用好宣傳載體。積極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有效擴大宣傳的輻射范圍,鼓勵干部職工對宣傳內容進行轉發、評論,從而切實提高宣傳的熱度,同時全面強化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是必須在宣傳工作中體現企業的人文關懷和發展眼光。比如日常宣傳報道一線職工的工作情景、新產品的創新研發過程、重要節氣活動等,將其制作成微電影或者小視頻,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充分彰顯企業的人文關懷。
五是必須嚴防和杜絕宣傳工作中的隱患,對“高級黑”“低級紅”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企業對典型模范的宣傳話語上,盡可能避免制造苦情、制造感動,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真實的原則,做到不獵奇、不媚俗、不偏激,尤其不能顛倒是非黑白。

強動力,著力宣傳人才培養
做好國有企業宣傳工作關鍵在人,企業領導、黨組織必須加強宣傳人才隊伍建設。
近年來,國有企業年輕化、高學歷的宣傳人才有所增加,但高素質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仍存在一定的缺口,需要“內部挖潛”,因此企業必須在宣傳人才方面加大發掘和培養力度。
一是將宣傳工作的“全參與”從理念層面到納入干部職工“全生命周期”的培訓體系,將宣傳工作的執行與成效嵌入干部職工職業生涯發展的每個關鍵節點,使其“修身蓄能、明責賦15f9cc96744059196e91ef67819b4619能”。
二是要深化人才發展機制體制改革。深入實施“多支隊伍強支撐、多條通道搭舞臺”的人才發展戰略,在健全分工負責、分類培訓、分級管理的人才教育培訓機制上下功夫,以工作實際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創新途徑和方法,豐富手段和形式,深入推進專題培訓、結對幫帶、輪崗交流、上掛下派、觀摩研討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模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常育常新。
三是要在“用才”上搭建平臺載體。為人才提供“人人出彩”的工作平臺和多元化的成長空間,讓經過了培訓“武裝”起來的人才有充分的實踐和展示機會,促使其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利用線上線下的多平臺聯動,讓人才多亮相、亮好相。
重管理,優化輿情監督措施
在當前“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全媒體時代,國有企業要持續強化“大宣傳”理念,持續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從全面重視輿情監督質量,切實優化輿情管理效果的方向目的出發,國有企業需要真正讓正能量變成“大流量”、把好聲音變成“最強音”。
一是強化意識形態凝聚力。通過定期組織全員開展網絡輿情科普學習、網絡輿情應急演練等辦法,全面提升基層負面輿情處置能力以及宣傳工作查漏補缺能力,在此基礎上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內在特征的輿情監測體系,形成“全員監督”的局面。
二是構建正向輿論引導力。通過不斷優化輿情應對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輿情應急應對預案,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和輿情熱點,及時研判對外宣傳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訴求,切實增強宣傳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把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并第一時間亮明態度,掌握應對的主動權,避免輿情發酵,構建和諧穩定的正向輿論氛圍。
三是構建完善的網評員制度。讓網評員及時掌握干部職工的思想動態、讀者的評論反饋,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防止宣傳工作過程中出現“把大事說小、小事說大”,從新聞宣傳角度去引導大家多看主流、多看本質、多看光明面。
宣傳工作做得好,能夠凝聚起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宣傳的強大合力,成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每名黨員、干部、員工都有責任和義務參與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全員一心,重視新聞宣傳工作,提高新聞宣傳的質量,弘揚企業精神,優化輿情管理,才能牢牢把握主動權、話語權,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任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