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工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黨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斗志、團結奮斗的重要作用,通過“五堅持五增強”的具體實踐,不斷探索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方法,以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研究院先后榮獲“天津市文明單位”“油田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1名員工家庭榮獲“天津市最美家庭”稱號,十余人分別在集團公司、油田公司獲獎,兩項成果分獲集團公司重要突破一等獎、重要發現三等獎。
堅持強化理論武裝,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力
研究院黨委始終堅持將理論學習作為凝心鑄魂的終身課題,教育引導全員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突出“關鍵少數”提高度。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完善學習和貫徹落實兩本臺賬,認真執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通過跨層級主題聯學、上下聯學等創新學習形式,打破層級壁壘,促進黨員思想交流與碰撞。邀請上級黨組織列席旁聽,通過聽取上級黨組織現場點評,在規范改進自身學習的同時,提高學習質量、提升學習效果,促進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抓實“中堅力量”增深度。扎實開展主題學習教育,堅持“開門”辦讀書班。將讀書班分為科技自立自強、綠色低碳發展等13個主題,采取公開辦班,基層黨員干部可自選主題參加學習,通過“圓桌思辨、讀者書評、主題對話”等形式開展互動交流,不斷增進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旗幟鮮明講政治,凝心鑄魂強根基。
抓細“全員覆蓋”拓廣度。深化“四講”機制,通過黨委書記專題講、支部書記重點講、專家所長結合講、先進典型示范講等理論宣講活動,多層面多角度宣講黨的創新理論。黨員干部先后深入聯系點、研究所、基層班組宣講30余場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思想政治教育“響”在基層、“聲”入人心。
堅持拓展宣傳陣地,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研究院黨委積極響應號召,因地制宜地拓展宣傳陣地,因時制宜地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視覺聽覺聯動的宣傳格局,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做優門戶網站,聚合“網”動力。研究院結合員工數字化產品覆蓋面廣、使用頻率高的特點,不斷優化門戶網站內容。整合同類欄目,增加行業要聞、科技講堂、便民服務等模塊,及時刊發黨中央、集團公司等上級文件精神及研究院重要部署安排和重點工作,方便員工及時查找所需信息。創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紀學習教育”“轉觀念系列主題教育”等重點專題,引導員工準確了解國情、企情,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做亮樓宇電視,提升“視”魅力。統籌電梯間、食堂、樓宇等電視和LED大屏,在員工必經之路常態化播放“要點新聞回顧”,動態化展示階段重要成果和經驗做法,宣傳先進典型事跡,確保主流輿論直達基層。展現形式注重圖文并茂、視頻增彩,使內容更加形象、生動,確保員工聽得見、看得到。
做強企業微信,煥發“新”活力。開通并優化企業微信公眾號,拓展新聞傳播渠道、擴大傳播范圍,打破時間和空間界限,編發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文明城市建設、研究院會議精神等內容,舉辦形勢任務答題活動、推送新思想和大政方針,讓員工隨時隨地學思想、明形勢、知任務。
堅持擦亮民生底色,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研究院黨委將維護好員工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員工急難愁盼問題。
調查研究“摸民意”。健全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基層、黨員聯系群眾制度,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研究院領導深入一線,通過蹲點式、解剖式、跟蹤式等調研,傾聽員工心聲、摸清員工需求。黨支部書記落實“四必訪、五必談”制度,定期開展員工思想動態分析,掌握員工所思所想,解決其合理訴求。
精準施策“解民憂”。從員工急難愁盼問題出發,通過走訪座談、現場辦公等方式,解決基層員工辦公設備、辦公用房等問題,配備按摩椅等健身設施9臺,開展心理咨詢、康復理療等活動,覆蓋380余人次,持續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做實保障“暖民心”。持續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活動和“四季恒溫、節日加溫”等幫扶活動,加大特殊極難家庭救助力度。改善環境,用好用足各基層活動室,建設工作休息區,為員工提供休息活動場所。創建綠色景觀,扮靚“春賞百花夏游湖、秋有捕摘冬踏雪”的“宜游”活動場所,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工作做到員工心坎里。
堅持發展企業文化,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研究院黨委積極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注重潛移默化、久久為功,持續推動思想“鑄魂”與文化“聚力”相融共促。
以“紅色文化”賡續血脈。以研究院周邊紅色資源和黨性教育基地為載體,組織黨員干部到香山革命紀念館、李大釗紀念館等革命舊址開展紅色教育,追憶革命先烈足跡,回望“進京趕考”崢嶸歲月,引導黨員干部自覺把愛國情懷轉化為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行動。
以“傳統文化”春風化雨。打造精神文明文化長廊和“道德講堂”“文明之窗”活動陣地,開展學模范、誦經典等活動,深化“四德”教育,提升員工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節儉養德文明餐桌”“清風伴明月 廉月迎中秋”等主題實踐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以“石油文化”凝心聚力。開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再實踐再傳播,將其作為新員工入職第一課、員工培訓重點課,使其成為全員思想主脈和行為標尺。在此基礎上培育發展特色企業文化,豐富“345”文化理念,拍攝《共圓石油夢》院歌,編撰《砥礪六十載 奮進創未來》紀念畫冊,引導形成“務實、求真、卓著、精進”共同價值觀,激勵廣大員工砥礪奮進,能源報國。
堅持融入中心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推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研究院黨委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科研生產經營中心,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作為檢驗思想政治工作的標準。
開展形勢教育明方向。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多變,行業競爭激烈,形勢任務教育至關重要。探索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三位一體”宣講矩陣,組建勘探、開發、黨建、新能源等多路宣講團,聚焦企業改革創新實際開展集中宣講。打破科室界限,組織各領域專家開展構造、儲層預測等授課,進一步講清講透發展思路和舉措,教育引導全員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激發主人翁意識,培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員工隊伍。
選樹典型立標桿。在企業網站開設“模范人物”專欄,宣傳先進典型事跡,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評選年度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引導員工追求卓越。評選月度“找油先鋒”和“穩產上產”先進個人,通過月評選、月獎勵等激勵措施,形成先進典型“月月有、層層出”的文化生態環境。
搭建展示平臺促成長。成立乒乓球、羽毛球、音樂、國學、攝影5個興趣小組,吸引員工加入,拓展員工興趣愛好。舉辦大港油田青年技術交流和科研單位青年成果展示等活動,擴大青年干事創業“朋友圈”,激發創新創效靈感。舉辦青年知識競賽,增加開放討論環節,通過團隊討論解答專業知識,進一步增強團隊協作精神。
(責任編輯: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