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當前,新時代下成長起來的95后青年一代為國有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對新時代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企業作為國有軍工企業,要堅持守正創新,立足現實之需,回應時代之問,突破當代青年思想觀念束縛,將傳承弘揚航天精神融入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為航天事業穩步前行、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本文以當下航天企業如何有效有力地將航天精神融入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途徑和有效措施為例,為相關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定借鑒。
深刻把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新特征新要求
一是必須讀懂青年的價值觀。國有企業的“95后”“00后”員工們,他們一出生就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受到數字信息技術、即時通信設備、智能手機產品的深刻影響,個性化、多元化思潮伴隨其成長并步入社會來到工作崗位。因此,必須從現有的生活條件入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主動去了解、貼近青年員工,了解新時代青年的生活條件和價值觀念,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活力和韌性。
二是必須用創造性思維引起青年共鳴。隨著青年員工占比提高,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已經發生了跨代更迭,呈現一系列新變化新特征。航天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還習慣性地停留在按部就班式的老辦法、開會提要求等“你講我聽”的被動式說教;要與時俱進,運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創造性思維摸清青年思想變化規律,研判青年語言習慣、語言風格和語言邏輯,用青年話語體系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和變革,要融入企業文化元素、情感元素、專業元素、時尚元素,切實增強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必須用互聯網思維引起青年共情。航天精神通過互聯網廣泛傳播,緊跟時代腳步,強調科技強國,對于新時代青年是有吸引力的。因此,航天企業需把航天精神的傳承和發揚融進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充分把握智能傳播時代的發展規律,熟練運用圖文、音視頻等媒體融合的技術手段,切實提升媒體素養和數據素養,在錯綜復雜的互聯網環境中找到做好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和“橋”,引發當下個性鮮明、思想活躍的青年員工與航天精神以及企業文化共情。
“四個強調”幫助青年深入理解航天精神內涵
強調“航天精神蘊涵忠誠愛國的政治品格”。國家戰略需要推動了航天事業的發展,以國為重是航天事業的根本,是航天人的價值追求,也是航天精神的核心內容。青年員工加入航天事業,往大方向來說一切為了祖國、往個人前途命運來說一切為了成功。正是在愛國情懷的感召下,廣大航天工作者把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化作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和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與祖國的榮辱興衰、人民的幸福安寧緊密聯系在一起。
強調“航天精神蘊涵自力更生的創新精神”。航天技術是國家參與世界競爭的“國之利器”,尖端技術絕對不可能從國外直接拿來,想要真正在國際社會中擁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正是靠著航天人這種自力更生、勇于創新的精神,我們才真正將祖國發展與安全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強調“航天精神需要大力協同和嚴慎細實”。航天工程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應用技術復雜且新,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和成千上萬人協同工作。航天技術是高難度的尖端技術,研發人員不能有半點浮躁、松懈和馬虎。一顆螺絲釘、一根導線、一個元器件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成敗。因此必須加大培養部門、員工間的協同作戰意識與能力,緊抓細節,避免“大而不精”的情況,不做“表面文章”。
強調“航天精神需要無私奉獻和薪火相傳”。老一輩航天人在燃燒青春中提出了“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寶山”的錚錚誓言,以表達立志獻身國防尖端科研事業的堅定志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航天企業在創業初期和發展壯大過程中,逐步培養和鍛煉出一支寶貴的人才隊伍。作為新時代航天人,青年員工應當把自身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肩負起建設航天強國的重大歷史使命。
“三個方面”推動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入行
創新宣傳“打開方式”,推動思想同向、文化同和。
一是拓展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傳播渠道。在傳統傳播理念基礎上,更多去迎合網絡傳播特點,適當采取青年更樂于接受的“輕傳播”形式,輔以線上線下聯動等更便于青年員工主動參與的傳播方式,用好網站、“兩微一端一抖”等平臺進行同步推廣,形成“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的融合傳播態勢,有效覆蓋目標對象。
二是講好“微故事”,擦亮青年愛國底色。創造性地將原本宏篇大制的紅色文化故事解構成點燃青年內心的“微小故事”,使其“聽得不累,記得更快,用得更好”。
三是將航天精神“現場化”“故事化”。用好“老三線”教育基地、軍事博物館、導彈館等文化陣地,以老一輩航天人艱苦奮斗的感人事跡,圍繞價值主線、敘事主線和邏輯主線,以物說史、以事見人,講好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故事,感召激勵青年員工主動作為。
激活人才發展潛能,推動風雨同舟、成果同享。
一是做好“文化加法”,激活青年員工擔當意識。企業需要在制度上做減法、文化上做加法,營造相對自由的管理氛圍,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予青年員工“留白”,讓其感受到企業為自己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有利于充分激活青年員工主動擔當的意識。
二是營造和諧平等氛圍,激活青年員工協同意識。企業需要營造和諧平等的團隊氛圍,更多地用共享性的方式進行交流互動而不是簡單的任務性輸入或輸出,例如強化“航天事業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我們因為志趣相投、價值觀相近、目標一致而聚在一起”等理念,幫助青年員工建立志趣相投的人際關系和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有效提升其團隊參與感。
三是豐富育才機制,拓寬青年員工成長通道。在青年員工的專業能力提升上,企業應當用周期短、見效快、寓教于樂的培訓方式來替代“長篇大論、照本宣科”,在青年員工的職業規劃上,企業要深入了解個人發展目標和需求并更多地提供與員工職業規劃相匹配的通道以及多崗位交流鍛煉的機會;在業績評價上,既及時兌現薪酬、獎金等物質激勵,又匹配“成就勛章”等非物質激勵,最大限度地激發青年內在潛能。
掌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推動支撐有力、保障有情。
一是用好黨的優良傳統,筑牢青年意識形態防線。發揚斗爭精神,堅持黨管意識形態,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通過意識形態問卷調查數據、員工畫像等手段,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和普遍性問題,利用嘮嗑式、咨詢式、會商式、結對式“親情+互動”的方式,拉近彼此距離,對青年員工所思、所想、所盼、所惑、所擾悉數掌握。
二是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增強青年情感認同。聚焦青年“急難愁盼”,提高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方位構建“大健康”服務體系,建立完善青年員工健康保障工作綠色通道,完善心理咨詢、疏導和危機干預機制,做好節日福利、外場試驗隊關懷慰問等工作,以有溫度的舉措為青年員工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時代在變,年輕人在變。“95后”一代已然成為新時代國有企業的新興力量,企業應當給予其充分尊重、理解、信任。本著充分照顧其特點同時發揮其優勢的原則,大力弘揚傳承航天精神,改進和加強新時代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并以兩者高度的融合統一,確保思想統一、行動統一,引領青年員工與航天事業“雙向奔赴”,攜手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偉大奇跡,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強大力量。
(責任編輯:任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