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幼兒最熟悉的活動源于日常生活,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是游戲活動。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教師應積極開展區域游戲,提高幼兒區域游戲的質量。
一、解放幼兒大腦,讓幼兒營造區域游戲環境
(一)與幼兒一起營造區域游戲環境
區域游戲的核心特點在于幼兒能夠自由、快樂地進行探究式學習。在區域游戲環境的營造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參與其中。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游戲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整理和分類,以促進幼兒的探索學習。
同時,教師應將游戲區域環境布置的主動權交給幼兒,以增強幼兒的創造力。例如,在布置美術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自行整理收集到的樹葉、果殼、樹枝等物品,并引導他們分類擺放,鼓勵他們討論如何布置美術展覽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動手動腦,解決如何在墻壁上固定作品的問題,提高幼兒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幼兒自主設計區域游戲
的展板
為了調動幼兒的游戲積極性,教師要借助展板呈現幼兒在特定游戲區域的互動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區域游戲的觀察和指導,并通過拍照等手段記錄幼兒的游戲行為。教師可以將展板的布置工作交給幼兒,引導幼兒將展板劃分為不同的板塊,如一部分展示操作過程,一部分展示操作結果,一部分用來記錄幼兒討論的場景,或者展示區域游戲中的精彩瞬間。教師將區域游戲展板的管理權交給幼兒,能夠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游戲動態,從而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解放幼兒雙手,開展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活動
(一)開展角色扮演游戲,提高幼兒的勞動技能水平
角色扮演游戲是指幼兒通過扮演各種角色,運用想象力,創造性地再現個人生活體驗的一種游戲。角色扮演游戲通常有一定的主題,所以又被稱為主題角色游戲。在角色扮演游戲區,有的幼兒選擇扮演“娃娃家”主題中的媽媽角色,模擬外出購物、烹飪、洗衣服及照顧“寶寶”等活動。通過參與角色扮演游戲,幼兒能夠提高認知水平和勞動技能水平。
(二)開展生活游戲,提高幼兒的生活技能水平
在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設立生活游戲區,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生活技能,積累生活知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例如,部分幼兒不會扣紐扣,對此,教師可以在墻壁上懸掛帶有扣洞的小花布,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紐扣材料進行匹配練習,從而掌握扣紐扣的技能。對于不會系鞋帶的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家長資源,收集一些干凈的兒童鞋,并將其放置在游戲區,再提供系鞋帶步驟指導示意圖,引導幼兒按照步驟學習系鞋帶。教師將實踐教學融入各種區域游戲,能夠使幼兒在模擬真實生活的游戲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三)開展體育游戲,激發幼兒對戶外游戲的探索興趣
體育游戲能鍛煉幼兒的體能,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應將生活內容融入體育游戲,激發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手工區投放各種材料,如瓶子、樹枝和紙板等,并鼓勵幼兒利用這些材料開展體育游戲,以豐富他們的游戲體驗。有的幼兒將紙板剪成各種形狀,如三角形和正方形等,然后在戶外場地將它們排列成“小路”,開展“小兔跳跳”游戲;有的幼兒將紙板頂在頭頂上,在平衡木上行走,努力不讓紙板掉落,以增強平衡感和控制能力;還有的幼兒將紙板夾在雙腿之間,進行彈跳游戲,以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幼兒在體育游戲中提高了走、跑、跳等基本運動能力。
(四)開展益智游戲,將知識建構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益智游戲是幼兒較喜愛的一種具有挑戰性的游戲活動。在設計這類游戲時,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實際能力。教師所選用的材料應具有啟發幼兒思考的作用,并能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例如,在中班的感知物體數量關系的“套指環”游戲中,教師可以提供兩種材料:一是數字5以內的指環,要求幼兒根據數字指示將指環套在“娃娃”的手指上;二是10以內的實物數卡,旨在提高幼兒目測數群的能力。又如,在“小心陷阱”游戲中,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如紙杯和火柴棒,引導幼兒將火柴棒放在紙杯口,確保它們不會掉進杯中。這一活動旨在提高幼兒的操作水平和控制能力,他們必須觀察杯口的實際情況,判斷如何放置火柴棒才能避免其掉落。教師將實際生活與益智游戲相結合,不僅能考驗幼兒的智力水平,還能讓幼兒獲得成就感,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
(五)開展科學游戲,讓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科學學習的樂趣
對于那些好奇心和求知欲較強的幼兒而言,探索生活中的科學奧秘,并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他們的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科學現象無處不在,幼兒對“風從何而來”“水為何總是流向低處”“水什么時候會變成冰”等問題感到好奇,這些自然現象不斷吸引著幼兒的專注力。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科學現象,讓他們享受科學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戶外游戲區,幼兒發現將報紙平鋪在胸前,快速跑動時,報紙會緊緊貼在身上,而在靜止時,報紙則會滑落。針對這一現象,幼兒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認為是報紙的原因,有的認為是風的作用。有的幼兒還將報紙裁剪成不同大小,探究報紙的尺寸是否與掉落有關。生活中的各種科學現象都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探索科學知識的絕佳素材。教師應加強引導,將科學教育與游戲活動緊密結合,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欲,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開展美術游戲,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經驗
美術游戲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它要求幼兒與各種材料進行持續互動,并通過多樣化的操作來增強創造力。美術游戲形式多樣,不僅包括泥塑藝術、剪紙藝術,還包括折紙、繪畫等。藝術表達沒有固定的形式,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收集樹葉、樹枝、種子、石頭等自然材料,并準備一些必要的工具,同時教授幼兒正確的使用方法。
例如,在春天,幼兒園里盛開的紅花激發了他們的繪畫欲望。幼兒想要知道如何表現紅花的“紅”,對此,教師可以將操作步驟圖張貼在背景墻上,開展美術游戲以引導幼兒掌握顏料的使用技巧。在美術區,教師可以投放刷子、棉簽、顏料和繪畫紙等材料,鼓勵幼兒先觀察步驟圖,再按照步驟進行自主探索。幼兒進入美術區后,先了解操作步驟,再開始動手實踐。他們用棉簽蘸取顏料,在畫紙上點畫,再把刷子涂上深綠和淺綠的顏料,為花朵增添美麗的色彩。當作品完成后,幼兒可以在美術區的展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創作心得。有的幼兒在畫紙上畫滿了鮮紅的花朵;而有的幼兒則將紅色花朵與綠色葉子相結合,既展現了花朵的鮮艷,又表現了綠葉的生機。藝術創作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引導幼兒收集生活素材,并鼓勵幼兒在美術游戲中大膽創新,勇于表達,通過優秀的美術作品展現生活的多彩。
三、利用游戲將時間歸還幼兒
在傳統的教育實踐中,集體活動往往占據較大比重,而留給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教師應將游戲時間歸還幼兒,使他們在游戲中自主學習新知識,提高技能水平。
(一)加強室內區域游戲的管理
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部分教師已經摒棄了傳統的教育觀念。然而,在室內游戲區域的管理上,教師之間仍存在差異。比如,有些班級的幼兒不僅能自主營造環境,還能積極參與材料收集和作品展示等活動。而部分班級的教師過度包辦,承擔了所有工作,幼兒僅以表演的形式參與一些繪畫和手工活動。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幼兒參與環境營造、材料收集等活動,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發現游戲中的問題,并鼓勵他們獨立解決問題。
(二)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戶外運動時間
多樣化的戶外游戲活動能夠拓寬幼兒的視野,使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游戲的樂趣。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幼兒的戶外活動項目,如球類運動、跳繩等,促使幼兒積極參與其中,給予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
結語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應將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入游戲,將生活教育理念與游戲活動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同時,教師需要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進行自由探索,以增強幼兒的創造力,提高游戲活動的質量,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民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