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游戲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身體的發育,還能夠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基于此,在以游戲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德育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體,了解他們的想法,確保游戲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道德素質。文章闡述了以游戲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德育的價值,分析了以游戲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德育的策略,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以游戲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德育的價值
(一)有助于幼兒主動學習道德知識
幼兒的思維和認知還處于發展階段,他們的道德意識較為薄弱,道德認知水平較低,在與同伴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因此,以游戲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德育,能夠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師所組織的德育游戲活動,從而在完成任務、探尋方法的過程中不斷規范自身行為,主動學習道德知識。
(二)有助于培養幼兒正確的思想觀念
幼兒的思想尚未成熟,游戲對他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為了參與喜愛的游戲活動,幼兒不僅會努力完成游戲任務、遵守規則,還會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將游戲與德育相融合,不僅能夠讓幼兒切實享受游戲的樂趣,增強自信心,提升道德素養,還能夠提高他們的自控能力,培養正確的思想觀念。
(三)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的道德素養主要體現在道德行為上。在各種游戲活動中,幼兒不斷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地改正缺點,從而建立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的有效聯系。這一過程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促進幼兒素養的提升。
二、以游戲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德育的策略
(一)寓教于樂,形成幼兒禮儀新風尚
職業游戲是一種創新性的游戲形式,在這類游戲中,幼兒需要遵循禮儀規范。幼兒需要通過言語和肢體讓“客人”感受到溫暖。在語言表達方面,教師要在游戲情境中教授幼兒正確的禮貌用語,如“您好”“請稍候”“感謝”“讓您久等了”“對不起”等,通過使用禮貌用語加深幼兒的認知,引導他們認識到禮貌用語的重要性。在肢體語言方面,教師要引導幼兒運用手勢、眼神、笑容等,讓“客人”感受到被尊重。通過參與職業游戲,幼兒能夠逐步養成良好的社交習慣。
1.組織開展模擬游戲,感受禮儀之美。在組織開展模擬游戲前,教師要為幼兒營造真實的游戲環境,使幼兒能夠身臨其境,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宣傳員、接待員、收銀員等角色。宣傳員負責通過多種手段吸引顧客來店消費、體驗;接待員需要了解顧客的情況,提供個性化服務,并介紹項目;收銀員負責收款和收集顧客對體驗的反饋。
以大班職業游戲體驗活動為例。在活動開始時,當一名扮演顧客的幼兒從“宣傳員”身邊走過時,“宣傳員”應主動上前向“顧客”介紹店內相關活動,并禮貌地對“顧客”說:“歡迎光臨,希望您可以進來體驗一下!”當“顧客”被“宣傳員”的熱情所感染后,可以提出問題:“請問你們店都有什么項目?”這時,“宣傳員”可以開始介紹:“我們店現在有套餐,您來體驗一下吧!”在“顧客”進店后,由“接待員”進行服務:“您好,我是接待員,請問您有什么要求嗎?”此時,“顧客”可以提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接待員”稍作思考后回答:“我幫您請示一下‘店長’吧!”在“店長”給出解決方案后,“顧客”開始體驗服務項目。當“顧客”體驗完后,“收銀員”可以進行收款,并引導“顧客”對此次服務進行評價,從而完成整個游戲活動。
通過這種游戲活動,幼兒可以體會到禮貌的重要性,并逐漸學會待人接物的禮儀,深入感受禮儀之美。
2.開展“禮儀之星”評選活動,豐富幼兒德育的內容。評價是幼兒游戲中的重要環節,它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德育素養。在職業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開展“禮儀之星”評選活動,引導幼兒在評價中客觀看待自身及他人的行為,學習對方的優點,接受并改進自身存在的不足。
以職業游戲體驗活動為例。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站在“顧客”的角度對幼兒所扮演的各個角色進行評價,并為幼兒創設各種情境,讓幼兒懂得換位思考,以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使其掌握相應的禮儀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對扮演宣傳員的幼兒提出建議:“在向顧客介紹時,除了使用禮貌用語,還要面帶微笑,講話前先鞠躬。”接著,教師可以邀請一名幼兒上臺演示,讓幼兒直觀地理解語言表達與肢體動作相結合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互評,讓他們分享自己觀察到的問題,并設定下一次需要達成的目標,以豐富德育內容。
教師開展“禮儀之星”評選活動,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待人接物態度的轉變,并提高幼兒的應變能力和語言能力。這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社交行為習慣,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將德育元素融入體育
合作游戲,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通過組織體育合作游戲,教師能夠引導幼兒理解合作互助的重要性,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以中班體育合作游戲“兩人三足”為例。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將幼兒分組,確保每個小組中幼兒的身高和體力相近,以避免出現安全問題。隨后,教師可以安排每個小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待教師吹哨并發出“開始”的指令后,每個小組都要最快地沖向終點,最先到達終點的三個小組分別獲得冠軍、亞軍、季軍,而其余小組會得到鼓勵獎。在這一游戲活動中,幼兒不僅能理解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還能鍛煉意志力,真正享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教師組織體育合作游戲可以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并為他們提供快樂的游戲體驗。在趣味性和合作性的游戲中,幼兒能夠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增強集體榮譽感,提升德育素養。
(三)將德育元素融入民間傳統游戲,實現顯性德育與隱性德育融合教學
學前階段是幼兒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根據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和年齡特征設計游戲主題和內容。教師應結合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以提高德育質量,增強教學效果。顯性德育是指教師對幼兒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隱形德育是指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提高思想水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兩種德育方法具有各自的優缺點,教師應將它們結合起來,以促進德育的有效實施。
民間傳統游戲融入了古人的智慧,對培養幼兒的思維及德育素養具有重要作用。以民間傳統智力玩具九連環為例,九連環由九個金屬圓環制成,通過特定的操作流程,可以將圓環解開。在引導幼兒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德育,讓幼兒切實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法向幼兒傳授九連環的解法,激發幼兒的興趣,并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幼兒在嘗試操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還能夠增強創造力,這些都是顯性德育的體現。隱性德育則體現在培養幼兒的耐心、思維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在九連環游戲的指引下,教師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顯性德育與隱性德育對幼兒的積極影響,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德育素養。
(四)將德育元素融入表演主題游戲,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培養誠實、自信、友愛、勇敢、勤學、好問、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這要求教師要為幼兒選擇豐富的教學內容,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使其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細致觀察和模仿教師、同伴、家長的行為。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德育時,可以組織幼兒參與表演主題游戲,讓幼兒在扮演不同角色的過程中學習良好的行為規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表演主題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選取幼兒感興趣或熟悉的繪本內容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同時,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并根據目標為幼兒布置相關任務,以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例如,針對部分幼兒的插隊行為,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企鵝愛插隊》來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角色、討論表演臺詞,并制訂詳細的表演計劃。這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組織能力和規劃能力,還能夠讓幼兒在表演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從而更加嚴格地遵守排隊規則。
另外,為了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教師可以展示繪本《愛是一捧濃濃的蜂蜜》,并引導幼兒根據繪本情節選擇不同的角色進行扮演。當教師講到“愛是和好朋友相聚在一起,分享歡樂,探險、游玩”時,可以鼓勵幼兒講述自己與同伴之間的故事,并通過角色扮演讓幼兒再現游戲場景,從而培養他們珍惜友情的美好品質。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小小社區”游戲,讓幼兒意識到社會中每個人的職責,并學會遵守生活中的規則,以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真正體現德育的重要價值。
(作者單位:安徽省懷遠縣永平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