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薄某某、閆某某伙同武某等13人,組織數百名學員在駕照考試中作弊。2024年5月27日,犯組織考試作弊罪的薄某某被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獲刑4年7個月,閆某某等其他被告人分別被法院判處不同刑罰,并處罰金。
薄某某,1996年8月生于新疆木壘縣,大專學歷;和薄某某同齡的閆某某,也是木壘縣人,高中學歷,案發時二人系木壘縣公安局車輛管理所輔警。近幾年,考駕照的人數越來越多,考試難度也越來越大。尤其是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科目四安全文明駕駛常識的考試,難倒了不少學員。薄某某從中受到“啟發”,決定幫忙考試作弊斂財。
考試作弊涉及多個環節,環環相扣,僅靠薄某某一人難以完成,他除物色閆某某充當幫手外,還伙同武某、姚某某、孫某某、韓某、時某某、楊某某、香某某、帕某某、呂某某、王某某、曹某、鄭某某、周某某等13人共同參與作弊。他們組織多所駕校學員在木壘縣車管所機動車駕駛證考場,利用作弊器材進行科目一和科目四考試作弊。其中,武某,1979年10月出生于新疆,初中學歷;姚某某,1992年9月出生于木壘縣,2017年10月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于2021年2月刑滿釋放;2022年3月17日因犯危險駕駛罪被木壘縣人民法院判處拘役2個月15天,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團伙成員中,還有兩名“90后”女性,香某某和韓某,她們都有犯罪前科。
該團伙實行“一條龍”作弊考試。其中,薄某某作為考試工作人員,多次組織作弊;閆某某受薄某某安排,負責為考試作弊的學員進入考場刷身份證采集信息;武某負責招收學員,組織“槍手”實施作弊;曹某、王某某、楊某某、鄭某某、時某某作為駕校教練或者招生人員,收取學員作弊費用,多次向武某、薄某某輸送作弊學員;呂某某、孫某某、韓某在組織考試作弊過程中多次充當“槍手”;香某某、帕某某、周某某、姚某某在組織考試作弊過程中私自打開考場大門,在考試過程中負責望風,偷打成績單。
因涉嫌組織考試作弊罪,2023年4月5日,薄某某、姚某某、武某、閆某某、孫某某、帕某某被木壘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5月12日被逮捕;2023年4月11日,王某某、曹某、楊某某、呂某某被木壘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5月12日被逮捕。與此同時,其他幾名涉案人員也分別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或被取保候審。
此案偵查終結后,被移送至木壘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隨后,木壘縣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薄某某、武某、閆某某、姚某某等15人犯組織考試作弊罪向木壘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在法庭上,被告人武某的辯護人提出武某在本案中被分配的違法所得最少、作用最小,應認定為從犯;被告人閆某某的辯護人也提出閆某某是從犯的辯護意見;被告人孫某某的辯護人提出對孫某某免予刑事處罰的辯護意見。

木壘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薄某某組織考試40場次,幫助302人次通過考試;閆某某參與組織考試17場次,幫助162人次通過考試;武某組織40場次、幫助279人次參加考試作弊;姚某某參與考試作弊6場次;王某某向武某提供84名學員、95人次參加考試作弊;曹某向武某提供70名學員、71人次參加考試作弊;時某某向王某某提供47名學員、48人次參加考試作弊;楊某某向武某提供31名學員、32人次參加考試作弊;鄭某某向武某提供9名學員、10人次參加考試作弊;呂某某向武某提供24名學員、25人次參加考試作弊;孫某某向武某提供4名學員、5人次參加考試作弊,當“槍手”期間參與作弊18次;韓某向武某提供2名學員、2人次參加考試作弊,當“槍手”期間參與作弊5次;香某某參與考試作弊7場次;周某某參與考試作弊6場次;帕某某參與考試作弊7場次。
法院查明,以上15人共計違法所得160多萬元。其中,薄某某違法所得93.77萬元,武某違法所得13.95萬元,閆某某違法所得12.68萬元,孫某某違法所得10.89萬元,韓某違法所得2.7萬元,香某某違法所得3.08萬元,帕某某違法所得1萬元,呂某某違法所得7萬元,王某某違法所得4.75萬元,鄭某某違法所得0.5萬元,姚某某違法所得1.35萬元,時某某違法所得2.35萬元,周某某違法所得1.9萬多元,曹某違法所得3.3萬元,楊某某違法所得1.6萬元。
法院認定:被告人武某招收作弊學員,組織作弊“槍手”,組織40場次、279人次參加考試作弊,武某負責與駕校教練、學員聯系,接收需要考試作弊的學員信息和費用。武某在組織考試作弊的共同犯罪中起組織、指揮作用,故認定武某是主犯;閆某某受薄某某安排,參與實施了犯罪活動中部分環節,閆某某并不負責與駕校教練、學員聯系或接收需要考試作弊的學員信息和費用,亦不直接與考場其他人員進行對接,在共同犯罪中并非起主要作用。閆某某的辯護人關于閆某某是從犯的辯護意見成立,予以采納;孫某某提供4名學員、5人次參加考試作弊,當“搶手”期間參與作弊18次,綜合考慮孫某某的犯罪事實、性質,孫某某的辯護人提出免予刑事處罰的意見,不予采納。
木壘縣人民法院最終認定,被告人薄某某、武某、姚某某、閆某某等15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國家機動車駕駛證考試中多次組織他人作弊,情節嚴重,并造成嚴重的社會不良影響,其行為均構成組織考試作弊罪。在共同組織考試作弊犯罪中,薄某某、武某是主犯,閆某某、姚某某等13人是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薄某某、武某、閆某某等9人經民警通知后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可減輕或從輕處罰;姚某某等6人被抓獲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可以從輕處罰;薄某某在羈押期間,表現良好,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姚某某、韓某、香某某有犯罪前科,可酌情從重處罰;姚某某曾被判處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5年內再犯,系累犯,應當從重處罰;閆某某、姚某某等13人積極退贓,可酌情從輕處罰;鑒于閆某某等12人歸案后認罪認罰,具結悔過,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可對其宣告緩刑。
2024年3月25日,木壘縣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以犯組織考試作弊罪,判處被告人薄某某有期徒刑4年7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9萬元;判處被告人武某、姚某某有期徒刑1年10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判處被告人閆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其他11名被告人分別被法院判處緩刑,并處罰金。
姚某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稱其雖然對組織考試作弊的犯罪有輔助作用,但其確實不知情,且未獲利,原判量刑過重,請求二審法院依法對其從輕處罰并適用緩刑。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后,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審查、訊問上訴人,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以不開庭方式進行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法院查明,原審被告人薄某某、閆某某,上訴人姚某某,原審被告人武某等15人在機動車駕駛證考試中多次組織他人作弊,情節嚴重,上述15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組織考試作弊罪,原判定性正確。關于姚某某提出的上訴理由,經查,依據在案的微信轉賬記錄、證人證言、書證、薄某某、姚某某等人的供述相互印證,能夠證實姚某某在薄某某等人實施組織考試作弊犯罪過程中多次提供幫助,私自打開考場大門、望風、偷打成績單,并獲利1.35萬元,姚某某相關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姚某某系累犯,不符合緩刑適用條件。原判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應予以維持。
2024年5月27日,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