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提醒人們:面對疾病,科學就醫才是正途。切不可落入所謂“神醫”“神婆”的陷阱,導致上當受騙。
有些夫妻因身體方面的問題,難以實現生兒育女的愿望。一些求子心切的人可能陷入病急亂投醫的誤區,從而給了居心叵測之徒粉墨登場的機會——誘人上鉤,詐騙錢財。騙子的謊言被戳穿后,就只能老老實實到牢房里面去反省了。本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則案例。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吳某華與李某蕓是老同學。李某蕓因身體方面的問題,久婚未孕,求子心切的她四處尋訪“高人”,以幫她實現做母親的愿望。
吳某華得知這件事情后,便主動聯系李某蕓,稱自己認識專攻不孕不育癥的醫療專家。李某蕓聽罷喜出望外,便將自己這些年來的苦楚向吳某華一股腦地傾訴了出來。吳某華當即對李某蕓夸下海口:“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翌日,吳某華來找李某蕓,稱已幫她打聽到一個專門治療不孕不育癥的“神醫”。李某蕓求子心切,顧不上思考吳某華為什么這么快就找到了“神醫”。她連忙請吳某華帶她去拜見“神醫”,讓對方望聞問切,對癥下藥。
然而,吳某華神秘兮兮地對李某蕓說:“人家可是‘神醫’哦,哪里有空一個一個面見患者呢?我已經打聽過了,像你這樣的不孕癥患者,只要買點藥吃就行了,保證藥到病除。”
此時的李某蕓對吳某華言聽計從。吳某華的這番說辭非但沒有引起她的警覺,反而讓她覺得“神醫”著實不簡單——不見面就能了解病人的病情,開出藥方。于是,李某蕓拜托吳某華去找“神醫”,代為轉述自己的病情,買一些“特效藥”。
幾天后的一個下午,吳某華拿來幾副藥,還煞有介事地交代李某蕓如何按時按量服用,說這是“神醫”叮囑的。李某蕓感激萬分,當即支付了數千元藥費給吳某華,請她幫忙帶給“神醫”。
吳某華接過錢,心中暗喜——老同學上鉤了,以后這“生意”好做了。其實她心里很清楚——她拿來的根本不是治療不孕癥的“特效藥”,而是一些“既治不好病,又吃不死人”的藥,是她以“保健”為由到藥店隨便買的,成本不過百元。
“初戰告捷”的吳某華興奮異常——胡亂買點藥拿給李某蕓,就能撈到這么多錢,這可真是一條發財致富的捷徑。自此,吳某華一發不可收拾,虛構出多個所謂“神醫”,以幫助李某蕓治療不孕癥為名繼續詐騙對方的錢財。
吳某華為了把戲演得逼真,在微信平臺注冊了一個新賬號,取名“賣草藥的阿姐”。她對李某蕓說:“一位‘神醫’難免治得不到位。我聽說這個‘神醫’也不賴,特別是她開的草藥療效非常好,保證能讓你懷上孩子……”
之前買的藥還沒吃完,李某蕓竟然又聽信了吳某華的謊言,想著“多一位醫生給開藥,見效的可能性自然更大”,于是同意找“賣草藥的阿姐”再買一批藥。吳某華見李某蕓再次上鉤,遂多次以“給阿姐轉賬買草藥”為由,騙取李某蕓大量錢款。
李某蕓吃了吳某華介紹的兩個“神醫”開出的藥,肚子卻一直沒有動靜,于是就找到吳某華,詢問“神醫”對此作何解釋。吳某華說:“每位患者的情況各不相同,就算是對癥下藥,見效的時間也不一樣。你如果沒耐心等,我可以再給你推薦一個更厲害的醫生。”
原來,吳某華對這種情況早有準備,之前已經注冊了一個新的微信賬號。這次她給“神醫”起的微信名更加直白——“江湖神醫”。她對李某蕓謊稱,這個“神醫”比前兩個的段位還要高,開出的藥自然更貴,治療效果也更好。
為了打消李某蕓的疑慮,騙取她的信任,吳某華用自己的微信賬號與虛構的“江湖神醫”聊天,再將聊天記錄發給李某蕓。看著一問一答的微信聊天記錄,內容從詢問病情到講解藥物的療效,李某蕓深信不疑。
后來,吳某華為了進一步強化騙局的效果,又注冊了多個不同的微信賬號,虛構出“某衛生院的韋某”“江湖神醫的兒媳”“某醫院工作人員蘇某”等身份,用這些身份分別與李某蕓溝通交流,從多個側面烘托“江湖神醫”的醫術有多么高明。
其間,吳某華打著“江湖神醫”的旗號,多次以買草藥、穴位貼,甚至交納“認親費”等為由,騙李某蕓向其支付各項費用。
“該吃的藥”李某蕓都吃了,“該花的錢”她也花了,總額達數十萬元,但仍未能懷孕。面對李某蕓的質疑,吳某華覺得自己設下的這個騙局到了“升級”的時候了。于是,她注冊了一個名為“神婆滿奶”的新微信賬號,對李某蕓謊稱這是某地出了名的“神婆”,能施法術為李某蕓求子。李某蕓也可以通過微信學習法術,自行做法求子——當然這都是要收費的。借助這個“神婆滿奶”的身份,吳某華多次以利喜、燒香供神、求天燈等為由,騙李某蕓向其轉款。
直到2024年初,李某蕓才開始懷疑這是老同學吳某華精心策劃的騙局。這時的李某蕓終于多了個心眼,找其他老同學從側面了解吳某華的情況,這才得知她是個賭徒,經常去賭場,每每輸個精光。可是,吳某華的日常生活稱得上光鮮,吃穿用度檔次都不低……
李某蕓恍然大悟——自己一直都在受吳某華的欺騙,吳某華的賭資和個人消費,應該就是自己的“買藥錢”“求神費”。于是,李某蕓選擇報警。不久,吳某華因涉嫌詐騙被警方捉拿歸案。
據統計,自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吳某華共計騙取被害人李某蕓人民幣521465.12元,其間只歸還了32778元,實際騙取李某蕓488687.12元。
談到自己為何會被吳某華欺騙了這么久,李某蕓在案發后向警方表示:“我是病急亂投醫。自己的不孕癥一直治不好,我就輕信了所謂‘神醫’‘神婆’,寄希望于‘化災治病’。誰承想吃了那么多藥,甚至學習‘法術’,結果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幾十萬元就這么打了水漂。”
李某蕓還說:“當初我太輕信吳某華了。現在回想起來,她給我加的那些微信聯系人,包括‘神醫’‘神婆’等等,都是她不在時才會和我聯系。當她在我身邊時,這些人從來沒有給我發過微信。我更是沒有和其中的任何一個人見過面,實在是疏忽大意。其實這些微信賬號都是吳某華操控的……”
2024年4月下旬,柳州市柳北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庭審中,公訴機關指控:吳某華的行為觸犯刑法第260條之規定,構成詐騙罪……
柳北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吳某華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法院依據法律相關條款之規定,于2024年6月判處吳某華有期徒刑9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
一審宣判后,吳某華不服,在法定時限內上訴至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柳州中院經審理認為,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量刑適當。2024年8月下旬,柳州中院判決:駁回吳某華的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提醒人們:即使對于身邊的熟人,也要防范“醫托”“病托”,更勿相信所謂天降災禍、做法解難、燒香供神等迷信之說。面對疾病,科學就醫才是正途。不要落入“神醫”“神婆”陷阱,導致上當受騙。如若不幸被騙,要及時保存證據,盡快報警。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