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究青年編委對醫學期刊的影響,從而促進期刊繁榮發展,文章以《現代醫藥衛生》雜志為例,首先介紹青年編委的遴選條件、遴選途徑保證,然后介紹青年編委的管理,包括推行年度考核、形成激勵和懲罰的約束機制、加強互動溝通、強化指導及培訓,最后分析青年編委發揮的重要作用,得出青年編委可以提高工作執行力和效率,對稿件提出準確到位的意見,減少與規避利益沖突,運營微信公眾號宣傳期刊,發布專刊,進而提高期刊聲譽的結論。基于期刊的發展離不開高效、履職盡責的青年編委會隊伍,文章認為醫學期刊應破除遴選編委的傳統思維方式,重視對青年編委的遴選和青年編委會的組建,促進人員素質和期刊質量的提升。同時應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對表現優秀的青年編委進行表彰和獎勵,激發他們在醫學期刊審稿及其他活動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此外,應加強與其他期刊和學術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使青年編委在助推期刊發展的同時得到成長,從而促成期刊和青年編委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關鍵詞:青年編委;醫學期刊;遴選;管理;作用;編委會
中圖分類號:G237.5;G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8-0190-05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科研項目“青年編委會對促進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QKJQKXH2022019
醫學期刊作為醫學領域知識傳播與交流的重要平臺,其質量與影響力的提升離不開高素質、富有創新精神的編委團隊。編委會在一個期刊樹立品牌、形成市場化運營、擴大影響、提高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醫學期刊的編委會成員大都為權威學者、資深專家,他們一般在本學科領域內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多從宏觀視角出發看待學科領域未來的發展,并且有著統籌調配學術資源的較高話語權[1][2]419。但這些學者和專家大都身兼數職,有的兼任科研團隊負責人,有的兼任領導崗位,這使得他們在期刊編委工作中投入的時間精力不足。相關資料顯示,我國醫學期刊編委會的現行運作模式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異。而青年學者思維更開闊,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更具活力、精力和工作熱情,能更好地進行溝通[3]91[4]83[5]65。醫學期刊提高期刊學術質量和編委會執行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建立青年編委會[3]93。近年來,我國很多醫學期刊,如《中國科學》《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華腫瘤防治雜志》等成立了青年編委會或相關青年編委工作委員會,但對青年編委的遴選、管理以及作用的發揮等方面未進行深入探究。也有很多醫學期刊尚未建立青年編委會,并未意識到青年編委對提高期刊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重要作用[4]83[5]65[6]85[7]166。基于此,本文以《現代醫藥衛生》為例,介紹青年編委的遴選和管理,分析青年編委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遴選條件
“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都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為支持45歲以下學者設立的獎勵計劃,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青年人才的培育,推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降低了支持人才對象的年齡。資料顯示,25至45歲是進行自然科學發明的最佳年齡階段,因此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養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2]419。
為提高醫學期刊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提高編委會執行力,有效發揮青年學者思維開闊、時間自由、活力充沛、工作熱情等優勢,設置青年編委的遴選條件如下:一是年齡不超過45周歲;二是作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扶持的人才;三是擁有正高級職稱,在所屬專業領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權威期刊發表5篇及以上論文的可適當放寬標準;四是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通過計算機完成投稿、審稿工作,具備數據庫信息檢索能力和相關統計學知識;五是治學嚴謹,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較好,態度端正,熱愛雜志工作;六是學術兼職較少,能為期刊編委工作投入充足的時間和精力。
(二)遴選途徑保證
第一,公開招聘,擇優錄取。與傳統編委會的組建方式不同,青年編委會采取公開招聘的方式,這是有效管理青年編委會,以及編委工作面臨多方挑戰依然可以長效發展的重要保障。要盡可能規避常規行政任命或關系推薦的情況,這不僅可以促進青年學者主動申請,保證其對期刊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還可以保證期刊在學術領域內有極強的專業性,能規范開展后續管理實踐。擇優錄取同樣關鍵,在選擇人才的過程中,應一視同仁地對待被推薦者和其他候選人。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以青年學者的自身條件為唯一錄取標準,擇優錄取,避免外界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才能有效保障青年編委的素質和質量。
第二,遴選不宜唯職稱、唯學歷。遴選青年編委時,需要認識到雖然學歷和職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年編委的科研水平和學術水平,但卻不應將此作為唯一標準,還要關注青年編委其他方面的素質,如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或基金的負責情況、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等,要關注具有較大潛力的青年編委。編輯部要在滿足基本要求的情況下,采取多種方式和多種途徑對青年編委的學術和科研能力進行考察。另外,青年編委不宜有太多的行政職務和社會兼職,這會影響編委的學術發展、工作時間和精力以及參與期刊工作的動力等,導致其無法按時按規高質量達成預期工作目標,難以在工作實踐中發揮個人作用[6]84。
第三,基于實際需求放寬遴選條件。在遴選醫學期刊專業人才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看重人才本身的專業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結合雜志的實際需要,參考其他期刊的經驗,在人才缺口較大的情況下,適當放寬遴選條件[7]168[8-9][10]222。這樣不僅能夠擴大期刊人才遴選的吸引力,也有利于滿足當下人才需求,盡快擇優選才。
完成編委人才遴選后,需重視青年編委人才管理,建立并落實相應的規章制度具有重要作用[10]221[11-12]。過去編委的地位較高,難以通過獎勵或懲罰等形式促進其工作效率的提高。但青年編委和期刊是聘用和被聘用的關系,因此有效管理青年編委具備基礎和條件。
(一)推行年度考核
應設置青年編委考核標準,推行年度考核,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現代醫藥衛生》為青年編委的考核標準制定專項、量化的考核指標,保證編委人才管理更具操作可行性。考核得分為6分即達標,證明青年編委已具備正常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本考核標準對撰稿和組織專題兩項未總限制分值,主要是為了調動青年編委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其盡可能多地提供優質稿件,同時增強其責任意識。
(二)形成激勵和懲罰的約束機制
傳統編委會成員極具特殊性,以往實施的管理制度已無法滿足當下需要,大多數時候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落到實處。為了保障編委會未來長效發展,編輯部可以通過激勵與懲罰機制對青年編委進行約束和有效管理。一方面,需要以正向激勵為主,獎勵達標及優秀的青年編委。首先,遵循多勞多得的原則,按照審稿的數量和質量等給予優秀的青年編委適當物質獎勵,包括審稿費、版面優惠費和稿酬等;其次,通過雜志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定期介紹本刊青年編委的學術成就和科研成果等,幫助他們走進更多讀者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術聲譽和影響力;最后,為連續三年達到優秀標準(考核評分≥10分)的青年編委頒發優秀青年編委證書,同時為其提供成為下屆正式編委候選人的機會[3]92。另一方面,落實約束機制,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對長期拖延審稿、頻繁拒絕審稿、一句話審稿等未達到工作要求或未完成工作任務的青年編委,判定考核不合格。若連續兩年考核未達標則自動退出編委會,且兩年內不能重新加入。
(三)加強互動溝通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青年編委大多具備社交軟件操作能力,可以在工作實踐中使用各類新技術,從而推動期刊的網絡化辦刊進程。為了加強與青年編委的互動溝通,《現代醫藥衛生》采用建立微信群的方式。
第一,開通微信公眾號,要求青年編委統一關注,平時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向青年編委推送學術領域內的最新訊息與科研動態,并鼓勵其積極轉發。建立微信群,為青年編委搭建自由討論、愉快交流的平臺,鼓勵青年編委為期刊的發展提供意見和建議。
第二,分專業建立微信群,不同的編輯負責與不同專業的青年編委互動溝通,從而提高編輯與青年編委的溝通效率。
第三,利用微信群及時對青年編委的工作進度進行跟蹤總結。在確定約稿對象與主題之后,可以邀請青年編委進群,及時溝通了解撰稿進度。在確定專題方向后,通過微信群有效溝通能避免專題重復。負責編輯工作的相關人員,也可以通過微信群及時提醒,提高交稿速度。對傳統編委而言,這樣溝通難度較大,但青年編委則可以較為熟練地完成[7]168。
(四)強化指導及培訓
青年編委工作經驗不足,因此編輯部需要通過指導和培訓等方式幫助青年編委[13-14]。其中比較常用的方式是進行工作指導,可采取一對一電話溝通的形式[4]82。基于此,《現代醫藥衛生》聯動多位專業領域內擁有優秀審稿經驗的資深專家與編輯,共同編寫青年編委審稿要求,供青年編委深入研習與參考。這一審稿要求明確了對青年編委審稿工作各方面的指導意見,包括如何選擇統計學分析方法、如何撰寫審稿及退稿意見、如何評價文章的創新性及科學性、如何判斷結果表述的準確性和圖表的規范性等,為青年編委的審稿工作提供了更加細致和全面的指導。同時,由優秀審稿專家或資深編輯為審稿速度較慢、審稿質量未達到本刊要求的青年編委,提供一對一專項指導。需要強調的是,一些首次接觸審稿工作的青年編委可能出現標準過嚴或過松的情況,所以專業編委需要對初審稿件進行復審把關,使青年編委可以通過比對自身意見與最終意見進行參考學習。
除指導外,開展多樣化的培訓也是促進青年編委工作能力提高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培訓,青年編委的審稿能力、科研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工作責任感顯著增強[15]。《現代醫藥衛生》邀請多名專業編委負責青年編委的專業培訓,以全面提升青年編委的綜合實力,還專門利用組織各類學術會議等機會,加大對青年編委的培訓力度。指導和培訓能讓青年編委終身受益,也能加深青年編委對期刊的感情。隨著自身學術水平及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青年編委可以陸續為期刊提供優質學術資源,推動期刊長遠發展。
(一)提高工作執行力和效率
青年編委非常重視期刊的初審工作,加上對本領域最新科研情況較為了解、審稿精力和時間充足等,具備較高的執行力,可以按照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青年編委不僅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稿件的初審,還能有效篩選出質量較差的稿件,保證送外審專家審稿的稿件質量,縮短了審稿周期與質量不佳稿件作者的等待時間。
(二)對稿件提出準確到位的意見,減少與規避利益沖突
青年編委可以較好地把握專業分類以及專家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在推薦專家時大都能保證專業對口,還能規避各專家之間可能出現的利益沖突,避免審稿中非專業專家所提意見不合理,反而引起作者不滿,提高期刊審稿專業度,從而維護期刊的學術聲譽。
(三)運營微信公眾號宣傳期刊
本刊鼓勵青年編委在微信公眾號撰寫并發表原創文章。另外,青年編委也可以將本刊微信公眾號推薦給同行,有效宣傳期刊,這對受眾群體較小的醫學期刊來說十分重要。
(四)發布虛擬專刊
作為綜合醫學期刊,《現代醫藥衛生》對2022及2023年所刊載文章進行了分學科整理,并充分調動青年編委的積極性,邀請其擔任虛擬專刊的責任主編,在每期虛擬專刊前加上了青年編委的個人簡介及照片,在提高其學術影響力的同時,也促進期刊文獻的二次傳播,目前已推出虛擬專刊20期。
在青年編委的大力支持下,每篇文章開頭都加上了簡短的推薦理由,增強可讀性,此項工作的開展,極大地提升了《現代醫藥衛生》的學術影響力。截至2024年8月5日,統計《現代醫藥衛生》刊登且知網下載1000次以上的文章,2021年有33篇,2022年有32篇,2023年有17篇。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以上數字會繼續增加。
本文介紹《現代醫藥衛生》編輯部青年編委的遴選、管理,分析青年編委的重要作用。與傳統編委相比,青年編委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參與期刊工作,有效提高期刊的工作效率、活力和執行力。做好青年編委的遴選和管理工作是發揮青年編委上述作用的有效保障,醫學期刊需要建立、完善并落實相關的遴選及管理制度,為期刊的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并形成一支活力充沛的編委會生力軍。因此,建議醫學期刊打破傳統思維,重視對青年編委的選拔和培養,組建高效、專業的青年編委會。同時,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對表現優秀的青年編委進行表彰和獎勵,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此外,應加強與其他期刊和學術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推動醫學期刊繁榮發展,使青年編委為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知識傳播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翔南.凝聚青年編委力量推動期刊高質量發展[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24,41(2):145.
[2] 李娜,劉洋,李玉樂,等.發揮編委潛能突破中文醫學期刊發展的“瓶頸”: 《協和醫學雜志》的實踐與探索[J].編輯學報,2019,31(4):418-420.
[3] 石婧,周白瑜,孟麗,等.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編委會和編輯部效率提升及協同工作模式探索[J].科技與出版,2020,13(8):90-94.
[4] 范基農.醫學科技期刊如何打Qb5YKW7N1JCKa4+dCiz7cg==造和維護一支高質量,高效率的編委團隊[J].科技期刊發展與導向,2018,14(1):81-84.
[5] 李娜,劉洋,李玉樂,等.臨床醫學期刊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J].編輯學報,2020,32(2):64-67.
[6] 張和.醫學期刊編委會的現狀分析及優化策略[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23,53(6):82-86.
[7] 孫勁楠,丁佐奇.科技期刊青年編委會設置的現實隱患和解決路徑[J].編輯學報,2024,36(2):166-169.
[8] 王萌.科技期刊編輯部與青年編委間增強有效互動的途徑[J].天津科技,2024,51(1):48-51.
[9] 陳春雪,張小慶.新形勢下吸納青年編委助力科技期刊發展的現實意義[J].天津科技,2023,50(12):81-84.
[10] 任璐,趙志宏,戴杰,等.科技期刊編輯與青年編委協同辦刊模式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18):221-223.
[11] 張和.醫學期刊編委會的現狀分析及優化策略[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23,53(6):508-512.
[12] 于小艷.學術期刊支持青年學術人才成長的機制和路徑[J].出版廣角,2024,30(11):74-77.
[13] 姚戈,王淑華,史冠中.構建青年編委知識圖譜,助推期刊發展、人才成長[J].編輯學報,2024,36(3):296-299.
[14] 唐曉蓮,鄒小勇,李勁,等.藥學科技期刊青年編委會的建設與實踐:以《中國藥房》為例[J].學術出版與傳播,2022,1(1):284-289.
[15] 郭盛楠,郝洋.青年編委會成立“熱”的“冷”思考:科技期刊青年編委遴選、管理與建設過程中的問題與反思[J].編輯學報,2022,34(3):301-305.
作者簡介 錢程華,副編審,研究方向:醫學期刊的編輯、經營和管理。劉芹,編輯,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期刊出版、科研學術活動策劃。畢麗,編輯,研究方向:護理相關活動策劃、新媒體。孫廷,編輯,研究方向:期刊數據分析、期刊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