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迭代升級,職業培訓教材也逐步向數字化方向發展。職業培訓教材是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工具,是員工獲取知識的途徑,職業培訓教材的質量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職業培訓教材對于人才培養的意義深遠,出版社責無旁貸。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培訓模式和學習方式發生變化,紙質教材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職業教育需求。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實現傳統與創新的有機融合,在注重紙質部分的同時應優化數字資源內容,形成新形態一體化培訓教材,這也將成為職業培訓教材未來開發的一種新趨勢。當前,出版行業一直在積極探索數字出版的發展道路,推動出版行業的變革,云計算、大數據、虛擬仿真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也將融入出版行業。文章以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為例,介紹數字資源及“油題庫”App對于傳統出版行業的影響,對未來出版行業以及職業教育建設進行思考,以期更好地滿足職業培訓需求,并在行業內形成自己的特點與優勢。
關鍵詞:職業培訓;教材建設;一體化培訓教材;數字資源;油題庫
中圖分類號:G230.7;C9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8-0255-05
數字時代推動了出版行業的深刻變革,對出版行業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中數字出版成為出版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閱讀習慣也逐漸向數字閱讀傾斜。因此,本文旨在探討數字時代對職業培訓領域產生的影響,以及出版社如何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出版融合轉型。
(一)傳統出版、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
在數字化大潮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紙質出版物向電子化、數字化發展。數字出版是一種新型出版方式,指利用數字技術對圖書內容進行加工,并通過網絡傳播[1],內容生產、管理過程、產品形態都實現了數字化。數字出版產品主要包括電子書、電子期刊、動漫、微課、數據庫、手機閱讀軟件等[2]。
近年來,各大出版社都在推進數字出版轉型,融合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在傳統出版物中呈現多樣化的數字資源。其中常見的出版形式包括富媒體圖書,在傳統紙質圖書中使用二維碼鏈接音頻、視頻、微課等[3]。職業培訓教材作為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工業出版社的開創性做法是在富媒體的基礎上,搭建包含題庫和解析的手機移動助考平臺——“油題庫”App,以及對應的題庫管理平臺等。
綜觀此類融合數字資源的數字出版物,大多數仍依托傳統的紙質圖書,書中雖嵌入了部分數字資源,但只起到輔助作用,并未獨當一面,雖然與圖書內容高度匹配,但數字資源的優勢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4]。
(二)數字資源在出版物中的優勢
第一,表現形式多樣。無論是文字、圖片還是視頻,都可以進行數字化加工。創作者可以使用各種工具,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行創作,也可交由專業公司制作。數字資源多樣化的呈現形式,為出版行業的創新帶來了無限可能[5]。
第二,碎片化呈現知識。知識碎片化 是指將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割成零散的小塊,通過數字化處理后再呈現出來,內容較為簡短。知識碎片化有助于讀者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又能夠點對點精準投放,實現“缺什么補什么”,從而滿足讀者獲取知識的需要。
第三,節約出版成本。傳統圖書出版從收稿開始,經過編輯加工等工序再到出版發行,中間需要大量人、財、物的支持,導致出版成本居高不下。相較傳統紙質圖書出版流程,數字出版物的出版流程更加簡化,出版社可以更快地將內容轉換為電子書或其他數字產品,減少了各種出版環節,在人、財、物上實現了開源節流,從而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第四,擴大宣傳渠道。以往都是按照培訓計劃來采購培訓教材,渠道相對單一,而且紙質圖書的體積、重量都會成為影響采購決策的因素。紙質圖書在攜帶上存在諸多不便,同時價格也相對較高,相對于數字產品來說讀者的購買意愿不強。而且數字資源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載體展現。同時可以在多種網絡平臺上宣傳,讀者獲取圖書信息的渠道更廣,不再局限于書店購買或企業統一發放。
(三)數字出版對傳統出版提出的挑戰
首先,電子書的出現使得一些出版社面臨著紙質圖書銷量下降的壓力。其次,數字出版也帶來了盜版和侵權等問題,出版社需要加強版權保護,以確保自己的作品不被非法復制和傳播。
面對這些挑戰,出版行業需要采取一些應對措施。首先,出版社需要提升數字出版物的質量,以確保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其次,出版社需要積極把握數字轉型的機會,建設數字圖書館、題庫平臺等,以擴大自己的銷售和分發渠道;最后,出版社需要加強版權保護,遏制盜版和侵權行為,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四)數字出版物的發展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數字出版物的銷售額出現了大幅增長。據統計,全球數字出版物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4%,達到了146.3億美元。其中,電子書的銷售額增長了16.5%,達到了96.3億美元,而有聲書的銷售額增長了38.9%,達到了3.9億美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要求加快對內容資源數字化的建設,推動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總的來說,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數字出版的發展前景廣闊,盡快完成數字轉型是每個出版社工作的重點。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對工種目錄的調整情況,修訂了石油石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在新標準的指導下,組織對原有職業技能鑒定試題庫和培訓教程進行了全面修訂,并新開發了一批試題庫和教程[6]。《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著力完善“適應國家要求,體現集團特色、滿足生產需求”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體系[7]。《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旨在提高石油石化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以適應當前石油石化行業的實際需要。
(一)讀者對象明確
《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的讀者對象明確,是從事石油石化行業各工種的技能操作員、技師等員工。這也是數字資源在《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中成功運用的有利條件。針對各工種的特點和通用性開發相應的視頻、題庫等數字資源,為員工量身定制,以此贏得員工的好評,達到“口口相傳”的傳播效果。
(二)理論與操作相結合
《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注重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相結合,對碎片化知識進行了整合,同時強調實際技能操作。員工不僅系統學習了理論知識,而且掌握了技能操作,再通過題庫練習對知識進行鞏固,參加職業資格等級考試,考取“上崗證”,完成職級的提升。
(三)開創性的“油題庫”App
經過策劃,在建設《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數字資源的同時,石油工業出版社特意為該套圖書開發了員工職業技能鑒定助考平臺——“油題庫”App。《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中的數字化題庫為“油題庫”App中的試題,并關聯相應的試題解析,員工在準備職業資格等級考試的時候,可以不依賴紙質教材,通過手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移動學習。“油題庫”App網絡學習增值服務以提升石油石化員工職業技能為核心要義,以《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為核心資源,讓石油員工的鑒定考試在互聯網技術的輔助下智能起來。
“油題庫”App是石油工業出版社在數字化轉型及出版融合發展道路上的重要嘗試。“油題庫”App包含了該套圖書所有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知識點及試題庫,員工可以通過該App進行練習自測、隨機組題、錯題自測等,同時可以進行離線答題、在線反饋。“油題庫”App的諸多功能有助于幫助員工提高學習效率,檢驗學習成果,提升技能水平。為了保障數據安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遏制盜版和侵權行為,“油題庫”App采用“一書一碼一賬號”的機制,只能在手機上進行練習。
目前《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發行量已經突破40萬冊,“油題庫”App也隨之擁有了近40萬的注冊用戶,并保持著發行量的持續增長。在石油石化行業,本套圖書的成功發行,對于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的發展和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從職業培訓的角度來看,學習需求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學習與崗位相關的理論知識,通過理論知識了解崗位工作的基本原理;二是學習與崗位相關的技術實踐知識,通過技術實踐知識指導員工完成崗位工作;三是學習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獲取知識,做到“學會學習”,從而幫助員工實現可持續發展。職業培訓教材需要包含這三類知識[8-9],數字資源引入行業培訓教材也將是大勢所趨。
(一)從讀者角度出發
石油石化行業點多面廣,從業人員眾多。面對如此龐大的讀者群體,行業培訓教材的首要目標是滿足員工的學習、考試需求。員工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并且長期從事現場工作,學習時間較少。然而大多數培訓教材包含的內容體系龐大,員工學習面臨諸多不便。因此,將成體系的學習內容按照鑒定點拆分為單個知識點,再進行數字化轉化,有助于員工隨時隨地開展學習。
(二)從內容角度出發
作為行業培訓教材,內容的系統性是保證教材質量的前提條件,沒有內容則沒有培訓。石油石化行業的員工往往都在油田現場工作,很難擁有大量的空閑時間專注于學習和集中培訓,員工更傾向于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和練習。“油題庫”App能夠滿足員工隨時隨地學習和閱讀的需求,同時最大限度保證了教材內容和試題的系統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三)從營銷角度出發
行業培訓教材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教材,由于行業的專業性和讀者的特定性,發行渠道相對固定,通常為單位采購或員工自行購買。《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通過融合出版打破了圖書本身的局限性,借助數字資源及App的增值服務,使員工可以隨時隨地練習,也提高了員工深入學習的積極性。數字資源的加持,使得該套教材有口皆碑,在宣傳上起到了推動作用。綜上所述,在《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中開創性融入數字資源,同時輔以“油題庫”App,使教材內容多樣化、實用化,直擊員工痛點,實現圖書銷售長虹。
(一)結合石油石化行業培訓要求,精準定位教材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為各行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程開發指明了方向,教程開發和能力培養要與崗位能力要求對標,不僅要讓員工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技能,還要鼓勵員工通過崗位職業技能鑒定,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成為適應行業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
精準定位就是要滿足員工的需求,以員工需求為導向構建新型一體化培訓教材[10]。數字資源應以幫助員工通過技能鑒定考試為首要目標,書中應設置相應功能輔助員工精準定位知識點。以《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為例,在教材中標注鑒定點內容,能夠點對點地幫助員工確定學習要點;在技能操作環節,提供標準技能操作視頻,幫助員工直觀地掌握實操內容;在“油題庫”App的幫助下,展開試題練習,能夠讓員工實現無紙化、移動化、碎片化學習。總之,職業培訓教材的出版,需從員工的實際需求出發,使員工真正享受數字資源帶來的增值服務。
(二)打造社企合作試點
在行業培訓教材建設中推進產教融合,契合高技能人才培養需求,需要出版社“請進來、走出去、沉下去”。“請進來”就是要把成功的經驗請進來,進行深入學習,轉化為自己的優勢;“走出去”是要走出出版社,深入石油企業,開創出版社和油田企業共同策劃、共同編寫的模式;“沉下去”是要深入了解石油企業基層的人才培養需求,解決“痛點”問題。打造社企合作試點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企業需要、員工需要、出版社需要”,與企業一起開發新型一體化培訓教材。
社企合作可以先選擇一家企業作為試點,取得一定成果后,“復制”優秀的出版方案,將優秀經驗傳播給其他石油企業,再根據各石油企業的不同特點,調整出版方案,適應不同企業的需求。例如,“油題庫”App已經成功推廣至高校教材、企業技能大賽、管理類培訓教材等多領域,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
(三)多樣化形式的呈現
新型一體化培訓數字教材包括但不限于活頁教材、富媒體教材、數字課件、視頻操作、音頻講解等形式,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添加實物照片、設備結構圖、生產流程圖、數據表等直觀內容,采用多種顏色、多種字體豐富體例格式,以便生動展現教材[11],同時提高教材的可讀性。
微課也是數字資源的一種展現形式,微課是傳統課堂教學的信息化、靶向化、精簡化和高效化,其優點是內容精煉、主題突出、針對性強和學習便捷[12]。微課是由大課時拆分衍生出的一種教學資源,微化知識內容,實現個性化需求,相比傳統的培訓模式更具實用性,逐漸成為各院校、企業、出版社數字資源建設的熱點。對于石油石化職業培訓來說,知識點龐雜,因此微課作為數字資源的一種展現形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推廣性,能夠充分滿足讀者個性化、碎片化、移動化學習等需求。
手機App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數字產品,具有諸多優勢,比如App相對封閉,有利于知識產權保護;App通過設定各種人性化的功能,能夠提高用戶學習專注度;針對不同系統開發多個版本,能夠保證最大的兼容性[13]。
將靜態知識與數字資源組合開發,不僅能夠充實教材內容,而且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數字資源的作用,比如二維碼、知識點標注、線上題庫等,都可以同時融入教材建設中。
(四)注重數字資源知識產權保護
對于數字資源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樣不能放松。數字資源從制作到發行,同樣需要作者、編輯付出辛勤的勞動。在使用數字資源時,要特別注意數字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同時還要兼顧知識產權保護的“地域性原則、時間性原則、無償性原則和絕對性原則”。
數字時代的到來使職業教育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之而來的一系列配套資源及數字產品也加速了職業教育的改革步伐,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資源建設、教材建設、在線培訓等活動形成了海量數字化教學資源[14]。出版社要順勢而為,充分利用這些海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成果,進一步提高職業培訓信息化水平[15]。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各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融合是目前出版行業轉型的必經之路。數字出版不僅可以提高圖書的傳播效率,還能夠為讀者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數字出版也為行業培訓教材的推廣和營銷提供了更廣泛的渠道和方式。數字出版物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出版平臺和社交媒體進行宣傳和推廣,吸引更多的讀者。
總之,數字資源的引入為《石油石化職業技能培訓教程》系列教材的發展和推廣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要緊緊抓住并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敢于嘗試、勇于創新。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數字出版將更為普及和完善,為廣大培訓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趙誠.大數據時代數字化教材建設及其應用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0):13-14.
[2] 劉釗.“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新b5bcbd5fdd33bc4c8297dc4826eb1ccb形態一體化”教材建設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9):174-175.
[3] 張尕琳.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建設的教學適用性探索:以“機械制圖”課程教材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7):50-53.
[4] 董瑞.二維碼在教材出版中的應用:以科技類高等教育教材為例[J].編輯出版,2019(7):75-77.
[5] 池慶松.淺析融合背景下圖書編輯策劃的轉型[J].科技傳播,2017(6):7-8.
[6]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采油工(上冊)[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9:7-8.
[7]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中國石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程[M].青島: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22:4-5.
[8] 教育部專項研究課題組,席東梅,陳紅,等.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5):9-13,19.
[9] 馮志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現狀分析及政策建議:基于江蘇省域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調研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9):5-10.
[10] 李潔.從需求出發做好培訓教材選題策劃:以道路運輸管理人員培訓教材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5(4):47-48.
[11] 姚旭.富媒體資源在行業培訓教材中的應用:以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培訓教材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7):183-184.
[12] 王永麗.微課、二維碼和傳統教材結合的探索:以有機化學課程為例[J].廣東化工,2020(8):226-227.
[13] 劉龍.基于App平臺的中職數字化教材開發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6):105-107.
[14] 孫薇.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助力智慧課堂:以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配套教材研發和設計為例[J].中國編輯,2018(4):61-63,69.
[15] 趙曉艷.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出版的創新與實踐[J].科技與出版,2017(7):115-118.
作者簡介 席晶,編輯,研究方向:數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