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有效發展,職業教育逐漸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同時高素質、高水平、技能型、綜合型技術人才也逐漸成為人才培養的主流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學校也逐漸呈現出職業化的特征。所謂職業化,主要是指職業技能日益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這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文章首先就現階段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的背景進行分析,其后深刻剖析影響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闡述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系列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社會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著極其突出的影響,同時社會對于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院校意識到這一趨勢,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及教學條件有針對性地開設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同時擴大了招生規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一定的現實問題,即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由于多方因素的影響很難找到與之十分對口的工作,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就業形勢。但同時,社會及企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減反增,導致了供需失衡的尷尬局面,這也是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具體表現為院校中的大多數學生雖然在校期間學習并掌握了大量的知識技能,但這樣的知識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不管是在課程的建設,還是在培養目標的制定上與社會的實際需求脫節,存在較大的差距。基于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必須對現有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進行重構,充分立足于社會及企業的現實需求,培養出大量高素質、高水平、標準化、專業化的優秀人才。
1 現階段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的背景分析
1.1 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現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成為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使得社會及企業對于專業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企業對于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基礎網絡維護管理人才。對于這類人才并不要求過多的專業技能,一些基礎理論及實踐水平就能夠從事這樣的工作。第二,綜合型的網絡維護管理人才。這類人才應當具備多元化的網絡知識技能,同時也能夠對計算機涉及的一系列知識體系有所掌握,能夠靈活利用多元化的網絡技術及網絡設備設施,通過這樣的方式手段搭建起科學合理、安全穩定的內部網絡系統。第三,網絡安全員。網絡安全員是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所衍生出的全新崗位,其針對的是數據安全、數據加密、網絡設備、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在必要時必須給予足夠的技術支持。而隨著網絡技術在社會行業中的滲透融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也逐漸提高了對這類人才和設施的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與社會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建立起全方位的人才供給體系。
1.2 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中職院校是我國教學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水平專業人才的重任。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中職人才供給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人才培養直接脫離社會需求十分明顯。很多學生無法快速適應崗位內容,需要進行一定的就業培訓,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尤其是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適應能力有待提高。中職學校實踐條件有限,無法確保實訓課程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2 影響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
2.1 缺乏準確的網絡技術專業定位
眾所周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涵蓋了大量的知識內容,涉及網絡協議、網絡應用、操作系統、網絡設備、網絡組建、維護管理、網絡安全以及網絡營銷等多元化的內容,內容的復雜導致大多數中職學校在開展實踐教學時會采用大班教學的培養模式,加之中職院校開展教學活動的時間較短,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專業特征及技術潛能,也無法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及專業特點科學合理地進行專業定位。
2.2 缺乏科學合理的專業設置,忽略教學的職業性
中職學校開展的教學應當是職業化的教育。學生不僅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要切實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技能水平,這也是中職學生區別于高校學生的主要特征。根據相關的實際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部分中職學校在開展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時,對于專業設置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教學內容脫離了現實需求。例如,在進行網絡結構的教學講解時,沒有著重講解分析當前社會中使用極其廣泛的以太網,而是將一些過時的、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的網絡類型作為教學內容,導致學生根本無法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另外,部分中職學校在進行網絡專業課程的設置時直接生搬硬套本科高校,沒有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中職教育本身的特征與優勢,導致很多學生根本無法搭建起科學高效的理論體系,實踐能力嚴重不足,學生在畢業后也無法獲得快速穩定的就業發展。還有的中職學校過于追求當前社會中流行的前沿技術手段,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發展規劃及教學實例,或多或少都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2.3 學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阻礙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技能,沒有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也沒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與網絡技術的發展無法適應。很多學生在經過在校期間的學習之后,只能解決一些固定的網絡問題,無法自主學習、快速掌握先進的技術手段。例如,部分學生在學習掌握了802.11b、g、n協議后,根本無法理解和運用802.11ac協議。與此同時,人崗匹配不契合也是目前人才培養中最突出的問題,很多學生自主能力匱乏,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后續的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中職計算機專業必須全面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和教學宗旨,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實例化,這樣才能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
2.4 缺乏健全完備的實訓條件
積極開展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必須以大量專業的網絡設備設施作為基礎條件。但專業的網絡設備通常價格高昂,尤其是對于一些企業級的路由器、交換機組、網絡服務器等設備來講費用更高。與此同時,一些網線鉗、水晶頭、簡易終端等設備設施雖然價格便宜,但屬于易耗品,長此以往也會需要大量的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通常來講,部分中職學校會根據教學需求及資金安排購買1~2臺較為昂貴的設備設施,為了維護設備的穩定運行,大多數實踐步驟都是直接由教師進行,學生只是從旁觀摩,而一些簡單的實驗學生能夠參與其中,但無法提高其網絡設備的運用能力。
3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大多數中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在畢業后會從事一些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如網絡系統維護建設、技術培訓等等,因此中職學校必須與時俱進,深入分析社會現階段對計算機人才的實際需求,對現有的課程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優化,以此促進網絡技術專業發展規模的擴大,同時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其后續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1 培養新型應用型技術人才
當前社會中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網絡技術研究、網絡工程、網絡運用三個主要模塊,其中,應用型網絡人才的需求較多。中職學校在這樣的背景下應當充分立足于市場發展需求,明確市場定位,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出立體化、層次化,同時要與應用型人才有效聯系,只有這樣才能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同時培養出更多社會及企業所需的優秀人才。
3.2 增強理論教學的同時重視實踐教育
眾所周知,應用型人才是現階段社會急需的人才,因此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必須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具備高超的實踐水平,這樣才能實現理實一體化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基于此,必須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任務,注重實踐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起校內校外實訓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模式強化實踐教學。
3.3 注重專業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有效融合
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掌握本專業的知識技能,同時也應當對其他學科的知識有所涉獵。當前社會中任何一個行業的工種僅僅依靠某一專業知識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多種學科相互滲透、融會貫通。例如,針對網絡應用系統的開發來講,不僅僅要掌握網絡技術相應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網絡應用系統的開發。例如,網絡技術相關的產品與服務或多或少會涉及一定的知識產權,因此也必須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工作需求。由此可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的設置還應當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法律管理及其他學科的課程內容,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學的全面性、實用性,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采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時也應當引入現代信息技術。
4 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4.1 準確定位教學專業及專業設置,充分體現中職教育特色
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十分龐雜,加之中職教育的教學時間十分有限,很多院校必須充分立足于專業特征對其進行更為科學細致的專業定位和專業設置。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深入分析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采用技術型、操作型、運營型等教學形式,在此基礎上更為詳細地劃分類別。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之后,可以基于自身的發展潛能及未來崗位需求進行更為細致的學科分類,例如,可以將網絡技術專業細分為網絡工程師、網絡管理、網頁制作、電子商務等多個類別。與此同時,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中,都應當體現出中職學校的職業化特征,充分立足于就業方向和崗位工作內容,進一步明確學生應當具備的專業技能技巧及實踐水平。例如,針對網頁制作這一崗位,其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對框架式的編程有所要求,因此在教學時要理論適中,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加強學生實操水平,這樣才能有效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合理開展專業定位,優化專業設置,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
4.2 積極開展網絡技術專業基礎理論學習
基礎理論知識是專業實踐及學生未來發展創新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一旦脫離了科學合理、必要的知識體系,學生根本就無法掌握網絡維護、網絡應用、網絡信息安全等諸多內容,也無法實現學以致用。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學校要充分立足于自身職業化的教學特征,引導并鼓勵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包括網絡協議、局域網、廣域網、常見網絡設備設施的介紹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手段構建起科學完善的理論知識框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學時間十分有限以及其更注重于實踐能力的提升,教師不能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深入挖掘理論知識上,這樣才能留出足夠的時間開展課程實踐,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夯實基礎。
4.3 構建健全完善的網絡實訓體系
要切實實現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必須全面貫徹落實以實踐為中心的原則和宗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和機會,從多個方面提升其實操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及企業的發展需求。具體來講,第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及教學大綱,科學合理地提供多元化的設計機會,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具有極強實踐性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布置相應的課程設計作業,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設計中。而教師則要從旁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鼓勵其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知識,發揮聰明才智,高效完成相應的任務。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如情景教學、任務教學等等。其中任務教學要求教師提前梳理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在此基礎上布置相應的任務,而學生則自主查找相關資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手段共同找到問題的答案,以此提高自身問題解決的綜合能力。另外,教師還應當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及職業能力要求調整優化教學考核方案,使之與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監督管理學生,以更為認真謹慎的態度完成多項任務,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第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科研活動。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畢業后不管是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深造都必須具備良好扎實的實踐水平和能力,因此,有針對性地引導其參與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能夠切實拓寬學生思維,進一步強化其實踐動手能力。第三,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創設高效的校外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近年來現代教學改革背景下極其重要的教學模式,通過與企業的良好合作搭建起高效的實訓基地,對于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及工作崗位。實訓基地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進行了示范模擬,將整個過程全面客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為其提供了最科學、最適宜的實踐能力提升條件。中職學校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必然會更好地實現既定教學目標任務,高效完成整個實訓計劃。值得注意的是,中職學校應當有針對性地將學生的課程設置、課程測驗與企業的真實情境、實踐訓練緊密結合,共同構建長效合作機制,鼓勵學生參與到項目的研發過程中,這樣的過程相當于學生在就業前就已經開始了實踐培訓,掌握了真正的技能技巧,對企業來講不用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崗前培訓,實現了合作共贏。
4.4 全面貫徹落實校企合作模式,實現企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的無縫銜接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因此企業對人才的綜合能力及技術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中職學校的學生不僅僅要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同時也應當具備高超的實踐能力,之后再通過頂崗實訓的方式進入合作企業開展實踐學習,深刻感受真正的生產環節,并在這樣的過程中實現學以致用。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能夠非常全面細致客觀地了解自身能力發展現狀,明確與企業對于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同時企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能夠有效儲備優秀人才,減少人才招聘的一些環節,不管是對于中職學校、企業還是學生來講都有著一定的好處。另外,不同的企業對于不同技術要求規范都有著差異化的標準,因此對學生技術操作能力也應當提出差異化的要求。學校必須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利用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校園招聘等多種方式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的就業率。
4.5 強化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良好的職業素養直接推動著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大多數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或多或少也會考慮到職業道德素養,其具體表現為愛崗敬業、認真負責、堅持不懈等等。具體來講,中職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設關于職業素養的課程,其中內容涵蓋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思維、行為模式、創新潛能、智能發展等等,同時也可以對外聘請一些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禮儀訓練,模擬面試情景,強化實踐培訓,以此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由此可見,在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時,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的硬實力,同時也要強化其軟實力,這樣才能為企業及社會輸送具備高超技術水平、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的優秀人才。
5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應當準確定位教學專業及專業設置,充分體現中職教育特色,積極開展網絡技術專業基礎理論學習,構建健全完善的網絡實訓體系,全面貫徹落實校企合作模式,實現企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的無縫銜接,強化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本文系“校企協同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研究——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 ”課題項目成果,課題編號:ZJGB2022532。
(作者單位:長沙縣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