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使用素質洋蔥模型進行媒體運營崗位勝任能力素質分析,在此基礎上通過網絡調研法擇選出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構建出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模型并提出核心能力培養策略,旨在為媒體運營館員在媒體領域的專業能力培養提供參考,從而更有效地開展知識傳播工作。
[關鍵詞]圖書館員;媒體運營;核心能力;能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G25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41(2024)05-0045-06
1 引 言
在媒介融合、網絡互聯、信息呈現多樣、移動閱讀盛行的全媒體時代,新媒體因具有傳遞信息迅速、傳播范圍廣泛、傳播信息全面、信息交互便捷等優勢,影響力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媒體運營成為高校圖書館在全媒體環境下拓展服務的重要手段,對于提升圖書館影響力、促進知識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館員作為圖書館活動的推動者和服務的執行者,其媒體運營核心能力及素質直接影響到圖書館在全媒體時代的服務質量和效果,建立一支具備媒體運營技能的專業隊伍是提升圖書館資源利用率、推動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的關鍵。
國內高校圖書館已意識到媒體在圖書館服務中的重要作用,紛紛成立了新媒體團隊或設立新媒體運營崗位。例如,深圳大學圖書館成立微信運營團隊并專門設崗;北京大學圖書館設有科學藝術文化交流服務崗,崗位職責包含多媒體運營工作;四川大學圖書館設置宣傳推廣崗負責圖書館宣傳、閱讀推廣、新媒體運營等工作。目前,國內關于圖書館媒體運營崗位館員核心能力的研究還鮮有涉及,從事媒體運營工作的館員應具備怎樣的媒體運營核心能力以適應全媒體時代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JP+2]已成為當前圖書館服務創新理論及實踐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2 圖書館員核心能力研究綜述
核心能力不同于一般能力,它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在特定領域內擁有的、能夠提供競爭優勢的獨特技能或資源,是將專門工作做得更好的知識、技能和規范[1]。圖書館員的核心能力是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與其他專業人員相比更加適合從事圖書館工作的能力[2]。核心能力不僅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具有多個維度特征,如技術能力、服務能力、職業精神和持續學習能力等,這些維度共同構成了圖書館員職業能力的核心框架。
目前,關于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的研究更多是圍繞著圖書館員核心能力展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館員核心能力框架研究。白莉娜等[3]、馬建玲[4]、任妮等[5]專注于圖書館員核心能力的框架構建和技能模型研究,研究成果為圖書館員核心能力的精準提升奠定了基礎,也為媒體運營崗位館員能力模型的構建提供了借鑒。2)專業館員核心能力研究。隨著專業館員概念的提出和發展,一些學者針對不同職能崗位的圖書館員核心能力進行研究,賈君枝等[6]、蔡惠霞[7]、葉蘭等[8]、祝小靜等[9]分別就元數據館員、數據館員、電子資源館員、學科館員等不同崗位角色進行核心能力研究,為館員的專業分工提供了明確的指導,也為媒體運營館員職業角色定位分析提供了啟發。3)核心能力標準研究。
崔麗媛等[10]、劉清華[11]、胡舒曼[12]從國際視角介紹了國外專業圖書館員核心能力標準,為我國圖書館員能力提升和教育帶來國際化視野,為新媒體運營崗位館員的能力提升和教育提供國際經驗和借鑒。4)未來館員核心能力研究。隨著圖書館服務向智慧化轉型,丁明春等[13]、譚璐[14]、王偉[15]強調智慧服務在圖書館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在智慧服務背景下圖書館員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及其提升路徑,為媒體運營崗位館員的媒體能力提升指明方向。
從圖書館界相關研究看,圖書館員的核心能力研究呈現出多元化、國際化和實踐導向的特點,研究視角不僅有國際標準的參考,還有本土化實踐;研究能力框架不僅關注技術能力,還包括信息素養、用戶服務、資源管理等多元能力,對于圖書館不同崗位和不同專業也有細化研究。但是,上述研究的成果未能完全反映出時代發展特征對圖書館服務模式變革和對館員跨學科能力的需求。圖書館員核心能力的構建是一個多維度、跨學科的過程,需要與技術發展、用戶需求和圖書館戰略目標緊密結合。全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網絡空間資源海量化、信息表現形式多樣化、媒體功能聚合化和信息互動便捷化,面對著時代大變革,智慧化將成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媒體運營的重要性也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诖?,本文將全媒體時代特征與圖書館實際工作相結合,研究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崗位館員核心能力,為提升圖書館員專業媒體運營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提供參考,以滿足當今時代用戶新的信息需求,推動全媒體時代圖書館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與發展。
3 媒體運營館員在全媒體環境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是線上連接圖書館與用戶的橋梁,承擔著信息發布、宣傳推廣、互動交流、品牌建設等職責。在全媒體環境下,對這些館員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能幫助他們融入新媒體浪潮,充分發揮專業能力,提供優質線上服務。同時,進行角色定位也是分析媒體運營館員媒體能力素質的基礎,為館員的個人成長和圖書館整體服務能力的提升指明方向。
3.1 信息篩選整合者
全媒體時代,網絡空間的信息資源爆炸性增長,為用戶的選擇和利用帶來了負擔。作為信息篩選整合者,圖書館員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網絡空間資源進行深入探索和評估,篩選出最具價值和最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資源,進而與相關館藏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細致的分類和標簽化,創建統一的訪問平臺、資源導航體系或專題資源庫,讓用戶能夠無縫地穿梭于各類資源之間,獲取更加豐富多元的信息。
3.2 資源創新傳播者
圖書館傳統的館藏資源常常會因為缺乏有效的輸出渠道而不能為用戶有效利用,而全媒體技術的出現為這些傳統資源的創新傳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媒體運營館員化身資源創新傳播者,既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傳統資源的表現更加豐富多樣,又可以利用數據可視化技術使傳統資源的展示更加直觀生動,還可以使用多種媒介使傳統資源的傳播更加立體廣泛,從而實現館藏資源的有效輸出和傳播。
3.3 思想輿論引導者
全媒體技術實現了信息的多向傳播,極大擴展了個體的表達權利和自由,使每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然而,這種開放性會使一些不良言論和思想趁機而入,混淆視聽,對社會的穩定和個體的價值觀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思想輿論引導者,媒體運營館員利用專業知識、資源和全媒體技術,可以更有效傳播來自權威渠道的信息,引導讀者關注社會正能量,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輿論氛圍。
3.4 互動交流促進者
全媒體技術為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媒體運營館員作為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線上橋梁,是互動交流的促進者。通過建立和維護社交媒體平臺和網絡用戶社區,媒體運營館員可以推薦圖書館資源、實時回答用戶咨詢、鼓勵用戶知識分享、收集用戶反饋和建議,還能通過對用戶在社交媒體平臺和網絡用戶社區上的活動軌跡進行偏好分析,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閱讀推薦和資源導航,提高服務的相關性和滿意度。
3.5 網絡素養教育者
全媒體時代,多種媒體工具的普及使信息的獲取和傳播變得更加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過載、虛假信息和網絡安全等問題。媒體運營館員可以通過媒體開展網絡素養教育,如: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和媒介教育,教授用戶如何有效地搜索、識別、評估和使用信息資源;開展版權和知識產權教育,教授用戶如何確定網上信息內容的合法使用;開展網絡倫理教育,教授用戶在網絡空間中應遵守的行為道德準則和規范,為構建和諧、安全的數字社會奠定基礎。
3.6 品牌形象維護者
全媒體時代,信息的迅速、廣泛傳播使得媒體運營館員作為品牌形象維護者的角色也變得非常重要。圖書館難免會因服務過程中的誤解而引發用戶不滿,一些片面信息的傳播可能會嚴重影響圖書館的公共形象,媒體運營館員通過積極的、專業的溝通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引發負面輿情。媒體運營館員應密切關注社交媒體上的輿論動態,通過有效的危機應對機制有效維護圖書館的品牌形象。
4 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勝任能力素質分析
勝任力模型是描述和分析個人崗位完成特定工作所需關鍵能力和素質的理論模型,在人力資源管理和職業發展中被廣泛應用。進行勝任力分析常用的理論模型有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和素質洋蔥模型(Competency Onion Model)。相比較而言,素質洋蔥模型更突出潛在素質與顯現素質的層次關系,比冰山模型更能說明素質之間的關系。本文以素質洋蔥模型為基礎,結合圖書館戰略發展及圖書館業務工作媒體運營需求,對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進行勝任能力素質分析。
素質洋蔥模型由理查德·博亞特茲(Richard Boyatzis)提出,是一種分析個人或崗位勝任能力的方法。它將勝任素質描述為層層包裹的結構,由外至內分別是技能/知識、自我形象/價值觀、動機/個性,展示了構成人的素質的重要程度[16],構成了一系列組織發展壯大和個人專業成長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素質。在素質洋蔥模型中,技能/知識等外層要素易于培養和評價,而動機/個性等內層要素則難以評價與后天習得。使用素質洋蔥模型分析,可以更系統地理解圖書館員在媒體運營崗位上的勝任能力,也是提煉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的理論基礎。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勝任能力素質分析如圖1所示。
圖1中,“動機”表現為媒體運營館員對圖書館信息服務及教育職能的認同,致力通過圖書館媒體運營促進信息共享和知識傳播,展現出社會責任感,要具備政策理解與執行力、理念倡導與領導力、倫理道德判斷力?!皞€性”是指媒體運營館員愿意嘗試新的媒體運營方法和技術,相信自己能做好圖書館媒體運營工作,追求卓越,要具備創新能力、持續學習能力?!白晕倚蜗蟆北憩F為媒體運營館員對信息時代下圖書館員角色新定位及媒體運營工作質量的評價,建立和維護個人作為圖書館員的專業品牌形象?!吧鐣巧笔侵该襟w運營館員認真遵守職業守則,保持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通過媒體運營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爸R”是指媒體運營館員掌握圖書館服務、資源管理、信息服務等圖書館學基礎知識,了解各種媒體平臺的特點、用戶群體和運營策略等媒體運營基礎知識?!凹寄堋笔侵该襟w運營館員利用知識完成圖書館媒體工作,掌握媒體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產品運營及用戶運營的策略[17]。
5 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模型構建
本文在高校圖書館員應具備的媒體能力素質分析基礎上,列舉出媒體運營館員應具備的一系列能力,如政策把控能力、持續學習能力、內容創造與編輯能力、推廣營銷能力、媒體整合能力等。通過網絡問卷調查法,邀請周邊高校從事媒體運營館員、行業專家對上述列舉的能力使用李克特量表進行打分,最后根據打分情況進行相關度邏輯分析,篩選出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
5.1 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多元核心能力
5.1.1 政治辨別及批判能力。具備基本的政治辨別能力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最基本的要求,是媒體運營核心能力的根本要素和基礎,它幫助個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判斷力,并為其他能力的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媒體運營館員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導向,具備對社會、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從而使自身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符合自身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的決策,確保傳播的內容符合政治正確和社會道德。
5.1.2 職業精神與學習能力。職業精神包括誠信、奉獻、責任、合作等品質,是維系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一種內在潛力,是構成圖書館核心能力的靈魂[2]。學習能力則是實現職業精神的具體行動,確保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以適應新環境。兩者共同構成了個人職業發展的保障,確保個人能夠在職業生涯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媒體運營館員只有具備職業精神與持續學習能力,才能為內容生產及創新能力、媒體整合及營銷能力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使自身媒體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5.1.3 內容生產及創新能力。內容生產及創新能力指媒體運營館員能夠創造有價值、有吸引力的內容,以及不斷進行內容形式、表達方式以及傳播手段的創新,是推動個人或組織向前發展的核心動力,是個人或組織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媒體運營館員應具備內容生產及創新能力,通過對圖書館傳統資源內容表達鮮活度、內容解讀視角轉換等內容創新,使用多媒體、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進行傳播內容展現形式創新和多種渠道內容輸出,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更有價值、更具吸引力的知識服務。
溫州市圖書館的“漫畫溫圖”項目[18]以原創漫畫的形式,通過虛擬館員“溫小圖”“阿策”以及眾讀者等人物形象講述圖書館的故事。該項目憑借創新的形式、趣味的內容進行跨媒體傳播,成功地吸引了廣大讀者的關注,提升了圖書館品牌形象,增強了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和文化傳播力。
5.1.4 媒體整合及營銷能力。媒體整合及營銷能力要求媒體運營館員能夠根據媒體資源特點選擇最適合的傳播渠道,將內容資源在不同的媒體平臺上進行共享和優化配置,并通過多種媒體平臺展示創新成果,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媒體運營館員應具備媒體整合及營銷能力,根據各種媒介傳播優勢優化內容推送策略,將同樣內容資源在不同的媒體平臺上進行共享和優化,擴大信息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確保信息的有效傳播,并根據讀者閱讀偏好制訂更具針對性的內容推送策略,實現個性化信息推薦,將個人或組織的價值和創新成果有效地傳達給外界,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上海圖書館“我的戰疫”閱讀馬拉松線上快閃賽項目[18]緊貼時事策劃活動主題,采用線上快閃賽這一新穎的形式,在打造圖書館新媒體平臺宣傳矩陣的同時與館外媒體合作,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
5.2 媒體運營多元核心能力間相互關系
政治辨別及批判能力、職業精神與學習能力、內容生產及創新能力、媒體整合及營銷能Su5gYzO6RtJyaNnsS40wQw==力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和相互作用,它們共同構成了媒體行業核心競爭力框架,相輔相成地推動著圖書館媒體運營工作的持續發展。各個媒體運營核心能力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作用如下如圖2所示。
核心能力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構成了一個動態的、相互促進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每種能力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政治辨別及批判能力是根基,幫助個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判斷力,為其他能力的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避免被錯誤的觀念所誤導。職業精神與學習能力是保障,確保個人能力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持續進步,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內容生產及創新能力是核心,推動個人或組織產生有價值的信息、知識、創意等,提供有價值和有吸引力的內容,滿足受眾的需求,提供獨特的價值,保持競爭力。媒體整合及營銷能力是手段,將個人或組織的價值和創新成果有效地傳達給外界,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確保創新成果得到認可,從而為組織或個人帶來更大的成功和影響力。
5.3 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層級劃分
圖書館員媒體運營核心能力的培養及提升需要有明晰的定位和評估指向,對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的核心能力進行層級劃分有利于媒體運營館員識別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制訂提升計劃,最終全面提升媒體運營能力。為了更系統地培養和有效提升圖書館員的媒體運營能力,可以借鑒教育領域中經過驗證的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該方法主要用于對教育目標進行系統化和層次化的劃分,其認知目標分類被譽為現代教育評價和課程編制的基石[19]。將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應用于館員的媒體運營能力提升或培養中,可以采用類似的分層策略,將能力發展劃分為不同層次,并針對每個層次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和評估標準,便于館員對媒體運營能力有明晰的定位和評估指向,更加明確自身在媒體運營方面的成長路徑。
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將認知目標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本文借鑒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將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劃分為“能懂”“能用”“能創新”三個層次,構建出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模型(見表1)。其中,“能懂”包含知識與理解,旨在考察館員對基本知識理解;“能用”包含應用與分析,旨在考察館員對媒體知識及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能創新”包含綜合與評價,旨在考察館員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FL)][KH-*1D]
6 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館員核心能力培養策略
6.1 持續加強教育和專業培訓
制訂培訓計劃,規劃培訓主題和考核標準,確保培訓的綜合性和連貫性。培訓內容涵蓋政治素養教育、圖書館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媒介素養教育等。通過政治素養教育,深化館員馬克思主義信仰,提升其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通過圖書館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增強館員職業認同和自豪感,提升其職業操守及服務意識;通過媒介素養教育,提高館員面對傳媒各種信息時的篩選、思辨、創造等能力,以及利用合適的媒介有效創造和傳播信息的能力。
6.2 構建媒體運營實踐與交流平臺
構建專門的媒體運營實踐平臺,模擬真實媒體運營場景,為館員提供實際操作環境,通過實踐練習,讓館員深刻理解和熟練掌握媒體運營的理論知識和媒體運營的全過程,提升各種媒體工具和技術的應用能力,以更好地應對媒體運營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同時,抽調對媒體運營有興趣、具有團體協作和服務意識的館員組建媒體運營團隊,搭建部門內部交流平臺,鼓勵團隊成員知識共享和協作,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激發團隊成員的創新精神。
6.3 強化資源支持優化媒體運營
持續跟蹤和應用新媒體技術,為館員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積極引用新技術賦能圖書館媒體運營工作,如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預測讀者行為,識別內容偏好,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推薦;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傳播內容采用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創造身臨其境的用戶體驗;利用圖像和視頻優化技術,增強圖像、視頻清晰度和細節,優化版面設計,提升視覺內容的整體表現力和用戶閱讀體驗;采用跨平臺一鍵發文工具,實現跨平臺同步更新,提高發布效率,擴大覆蓋范圍。
6.4 強化外部協作與用戶互動機制
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尋求與校宣傳部、二級院系甚至當地新聞媒體組織開展合作,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支持,收集更豐富的素材、觀點和建議,改進和完善作品,提升傳播作品的質量,擴大作品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建立完善的用戶互動機制,媒體運營館員可以答疑解惑、推介資源、引導思想,還能及時獲得用戶的反饋和建議,激發用戶對作品的興趣和參與度,并根據反饋改進后續作品,使其更加符合用戶的期望和需求。
6.5 營造積極創新與重視激勵的良好氛圍
圖書館通過定期舉辦團隊建設活動可以增強館員的凝聚力,加強館員之間的合作和溝通;可以根據工作需求和館員的個人特點,提供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選擇,更好地發揮館員的潛力和創新能力;給予館員一定的自主權和決策權,讓他們能夠在工作中有更多的發言權和參與度,感到被重視和信任,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工作中;設立媒體運營獎勵機制,對優秀的創意和成功的創新實踐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進一步激發其他館員的創新動力。
7 結 語
本文構建了高校圖書館員媒體運營核心能力模型并提出培養策略,旨在為培養和提升高校圖書館員在媒體運營領域的專業能力提供參考。未來的研究還可以進一步探討新技術發展趨勢及其對圖書館媒體運營的影響,以及媒體運營館員應如何提升相關能力素質以適應這些變化,進而優化高校圖書館媒體運營崗位館員核心能力結構,保持媒體運營核心能力模型的適應性,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媒體運營核心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從而有效提升圖書館整體媒體運營能力,最終推動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和轉型。
[參考文獻]
[1]范并思.圖書館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精神、核心能力與專業主義[J].圖書館建設,2020(6):18-20,34.
[2]金珠.圖書館員的核心能力源于職業精神[J].圖書館雜志,2005(9):6-7,63.
[3]白莉娜,苗靈.研究型圖書館館員核心能力的技能模型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7):20-24.
[4]馬建玲.基于核心競爭力構建與培育圖書館員的能力結構[J].圖書館學研究,2013(1):30-32,22.
[5]任妮,陳華,張琤琤.基于服務創新要求的高校圖書館員核心能力框架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27(6):198-205.
[6]賈君枝,張貴香.智慧圖書館建設視角下館員元數據核心能力構建[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4,50(2):56-69.
[7]蔡惠霞.數據館員:內涵、核心角色與培養策略[J].圖書館,2022(1):45-53.
[8]葉蘭,趙雅,王英,等.我國電子資源館員核心能力調查與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0,38(6):55-62,88.
[9]祝小靜,張璇.學科館員學科知識服務能力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15):98-101,97.
[10]崔麗媛,朱亞鑫,曲波.國外開放獲取館員:崗位設置、核心角色與我國培養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22,66(19):72-83.
[11]劉清華.美國《學術交流圖書館館員核心能力》標準及其應用分析與啟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1):14-19.
[12]胡舒曼.美國《編目和元數據專業圖書館員的核心能力》標準及其應用分析與啟示[J].新世紀圖書館,2022(9):70-75.
[13]丁明春,任恒,葉路揚.論智慧館員職業能力的核心要素及其提升策略[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2(2):33-39.
[14]譚璐.智慧圖書館員勝任力的模型構建與提升途徑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2):40-45.
[15]王偉.智慧服務視域下圖書館館員核心能力構建與增強路徑[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43(2):101-103.
[16]慎金花,孫喬宣.面向需求的高校圖書館員專利信息服務能力建設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36(5):73-79.
[17]勾俊偉.新媒體運營[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14-15.
[18]中國圖書館學會.凝聚精華 助力推廣:國際圖聯國際營銷獎之主題活動篇[EB/OL].[2022-06-10].https:∥www.lsc.org.cn/cns/contents/1672215860724/1632669808846-716928.html.
[19]高耀明.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試評[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0(5):58-61.
[作者簡介]陳永光(1982—),男,碩士,館員,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圖書館。
[說 明]本文系2023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23SJYB193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