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討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對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進行治療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雙盲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進行延伸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肝功能指標【包括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LL)、丙氨酸轉氨酶(ALT)】、生活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WHOQOL-100)】、健康狀況【采用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以及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AHSMSRS)】。結果:護理后,兩組AST、TBLL、ALT表達水平均低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P<0.01);觀察組WHOQOL-100中生理領域、環境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獨立性領域以及精神支柱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護理后,兩組EQ-5D中行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不適或疼痛感、焦慮或抑郁以及EQ-VAS評分均優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P<0.01);護理后,兩組GSES和AHSMSRS評分均高于護理前(Plt;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能有效改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臨床指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和健康狀況,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為,加快機體康復。
【關鍵詞】
行為轉變理論模式;延伸護理;乙肝;肝硬化腹水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9.008"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9-0031-04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Care based 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Model on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after Hepatitis B
Liu Xiaoyu,Guo Xianping,Shang Xuemin,et al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care based 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model on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after hepatitis B.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who were treated from September 1,2021 to September 30,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double-blind method,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tended nursing care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extended nursing care based 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model was implemen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liver function indexes(including AST,TBLL and ALT),quality of life(WHOQOL-100),health status(EQ-5D),self-efficacy(GSES)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AHSMS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Results:After nursing care,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ST,TBLL and AL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care(Plt;0.05),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Plt;0.01).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environmental,psychological,social relationship and independence field and spiritual support in WHOQOL-1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1).After nursing care,the mobility,self-care ability,daily living ability,discomfort or pain,anxiety or depression in EQ-5D and EQ-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care(Plt;0.05),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Plt;0.01).After nursing care,the GSES and AHSMSR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care(Plt;0.05),and th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1).Conclusion:Extended nursing care based on the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after hepatitis B,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status of the patients,enhance their self-management efficacy,self-management behavior,and accelerate their recovery.
【Key words】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model;Extended nursing care;Hepatitis B;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肝硬化腹水是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的一種疑難雜癥,具有常見性,病情受患者生活習慣、疾病認知、心理狀態等多方面影響[1]。乙肝肝硬化腹水病程長且逐漸向慢性、惡化方向進展,極易反復發作,雖經臨床積極治療可有所緩解,但無法逆轉。故此類患者不但遭受著心理、生理雙重層面的痛苦,而且即使在出院后仍需要遵照臨床方案繼續治療。而延伸護理則是當前將大醫精誠理念的護理工作從院內轉移延伸至院外的一種時間、空間上的科學化護理方式[2]。對于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高標準的慢性病管理和延伸路徑的臨床轉化極其重要。行為轉變理論模式是一種基于疾病階段性轉變的理論模式,不再停留于傳統護理意義。該管理理念主要以社會認知理論學說為基礎,將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相結合,加快患者機體功能恢復。本次研究通過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出院后的延伸護理工作中,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下進行延伸護理,希望構建出基于此理論的一種創新型護理服務體系。一方面更適應本病的護理需求,同時,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希望為此類慢性病護理工作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于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相關診斷標準者;②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106 copies/L者;③患者及家屬知情;④治療依從性較高者;⑤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有精神類疾病者;③無法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者;④合并其他肝臟疾病者;⑤中途自愿退出研究者。采用隨機雙盲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30~65(47.55±3.42)歲;病程1~9(4.83±1.62)年;體質量52.60~75.21(59.64±5.80)kg;腹水分級:Ⅱ級29例,Ⅲ級21例。觀察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32~67(48.25±3.09)個月;病程2~9(4.98±1.68)年;體質量51.98~73.25(59.85±5.93)kg;腹水分級:Ⅱ級30例,Ⅲ級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赫爾辛基宣言》[3]中的倫理審查標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進行延伸護理。①建立患者個人檔案。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自身健康情況、既往生活習慣、出院后的聯系方式等,并制訂患者延伸護理計劃。以短信的方式定期發送疾病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重視程度。②對患者出院后用藥、飲食、健康情況進行隨訪并進行詳細記錄。③定期開展針對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方面的保健知識講座,在講座結束后進行15 min的交流討論;并對患者及家屬存在的共性疑問及時解答,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認知。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①構建干預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等專科經驗豐富的人員構建,并且培訓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相關的知識和護理要點,完成考核后實施。②前期意向準備階段:由于患者的認知意識較低,及時通過隨訪、復診講解出院后自我護理的基本要點。利用微信等平臺做好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管理的普遍性服務,并強調良好生活習慣,幫助患者重建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治療觀(即健康管理認知如病情自我監測、膳食、運動指導等,強調行為轉變意識并引導其重視,逐漸過渡到意識階段)。③意識階段:a.加大對乙肝后肝硬化腹水護理知識、要點的健康教育,以認知轉變帶動患者行為轉變,鼓勵家屬參與,幫助患者深度思考目標行為轉變的感受。b.加強心理干預,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并穩定其情緒,幫助患者樹立行為轉變的決心。④初始階段:在隨訪中評估患者飲食、相關并發癥等情況,以人文關懷幫助患者共同探討在行為轉變過程中的問題。進一步針對自身病情制訂合理、可行的康復方案。向患者強調出院后按時、按量用藥對自身疾病的重要性。另外,鼓勵患者多臥床休息,良好的休息能促進機體肝細胞的恢復,如起夜時注意保暖,盡量避免咳嗽,減少因腹壓突然升高造成出血的情況。出院后每天檢測自身尿量、腹圍、體質量的變化,實時監測自身病情征象,若出現黑便、尿量減少的情況,提示自身病情有所加重,及時復診。⑤行動階段:本階段是行為轉變中最重要的階段,結合患者病情以及出院后的肝功能等變化情況,根據目標需求與患者自身病情,定制康復管理程序并制訂標準用于行為的評估。a.分析患者自身行為與當前目標行為之間的一致性。b.針對實際行為與目標行為差異較明顯的情況,引導患者主動發覺,通過飲食控制(囑患者減少攝入高鹽食物,如加工食品、腌制品和咸味零食)和藥物管理(解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常用的藥物如利尿劑、抗病毒藥物等的名稱、用途、劑量和用法),以此提高自我管理效能,預防潛在不良行為的發生。⑥維持階段:掌握患者隨訪期的各個階段產生的問題,積極分析可能造成不良行為的不利因素,幫助患者主動發現這些因素的同時,與患者一起探討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障礙,并提供解決方案和應對策略,鞏固其對行為轉變的信心,并重建其信念系統以及時糾偏,必要時可通過上門隨訪的形式來檢查患者的健康狀況、藥物使用情況和腹水癥狀的變化,實現提高自我管理行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護理目標。
1.3 觀察指標 ①肝功能指標:于清晨空腹狀態下采集兩組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待檢,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獲取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和總膽紅素(TBLL)的指標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獲取丙氨酸轉氨酶(ALT)的指標水平。②生活質量: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WHOQOL-100)[4]判定兩組生活質量情況,共有6個維度,累計最高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為0.857,信效度良好。③健康狀況:使用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5]進行評分,該量表由EQ-5D健康描述系統和EQ-VAS標尺構成,其中,EQ-5D健康描述系統由5個功能維度組成,每一項分別按0~2分進行打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健康狀況越好,而EQ-VAS標尺為長20 cm的垂直視覺刻度尺,采用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為0.862,信效度良好。④自我效能感: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評定兩組自我效能情況,該量表共有10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所有條目分值相加為量總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強。⑤自我管理能力:使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AHSMSRS)[7]判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本量表共有38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累計最高分值19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強。該量表的Cronbach′s α分別為0.871和0.850,信效度良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服從正態分布的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1。
2.2 兩組WHOQOL-100評分比較 見表2。
2.3 兩組護理前后EQ-5D評分比較 見表3。
2.4 兩組護理前后GSES和AHSMSRS評分比較 見表4。
3 討論
乙肝后肝硬化腹水可以采用延伸護理,讓患者出院后依舊受到醫護人員的監督,使患者對自身的生活方式進行一定的改善,幫助患者建立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也可以與護理人員進行交流,減輕患者的壓力,降低因負性情緒所造成的消極影響,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后質量[8]。行為轉變理論是心理學理論的一種,通過改變患者的思維、情感理解自己的行為,并提供一些策略和技巧,以此更有效地實現目標和改變。基于此,本研究將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應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肝功能指標中AST、TBLL及ALT的表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1,P<0.05),說明觀察組肝功能恢復較好。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中護理人員可以在隨訪中對患者的飲食、相關并發癥等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其自身病情制訂有效的康復方案,控制其每日鹽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同時通過監測自身病情,及時察覺病情加重跡象,并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肝臟負擔,進而加快肝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WHOQOL-100中生理領域、環境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獨立性領域及精神支柱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可以提高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趙聰等[9]研究結果相似。究其原因主要是:延伸護理能夠對患者出院后用藥、飲食、健康情況進行隨訪并詳細記錄,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當鍛煉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之后在延伸護理的基礎上加入行為轉變理論模式,從而更好地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行為轉變理論模式能夠根據患者的不同階段情況制訂針對性護理方法,重建患者治療觀念,加深認知健康教育,以認知轉變帶動患者行為轉變,幫助患者樹立行為轉變的決心,依據目標需求與患者自身病情,定制康復管理程序,鞏固患者對行為轉變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進一步改善生活質量。我們對兩組的健康狀況進行對比發現,觀察組行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不適或疼痛感、焦慮或抑郁及EQ-VA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P<0.01),表明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下的延伸護理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復。原因在于: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中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建立一個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醫療團隊等,為患者提供相應的支持和需要,幫助其更好地應對疾病和治療。而行為轉變理論模式可以根據患者的個體化差異和需求,掌握患者隨訪期的各個階段產生的問題,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這些方案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療效果,必要時以上門隨訪的形式明確患者的康復情況,另外,注意自身防寒保暖,減少咳嗽的發生,降低因腹壓突然升高而造成出血的現象,有助于提高患者機體健康,促進機體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GSES和AHSMSR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該模式通過綜合客觀分析患者自身健康管理水平,增加與患者的溝通次數,了解他們從患病至出院后的內心感受,為其講解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相關知識,幫助其正確認識疾病的危害,還通過網絡平臺向患者強調出院后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行為轉變理論模式的延伸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和健康狀況,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管理行為,加快機體康復,臨床應用于推廣價值較高。但本研究還存在不足,如并非大樣本的研究,在今后研究中將會針對性改進,使研究結果更客觀、科學。
參 考 文 獻
[1] 申晶晶,王小平,王建園.減輕心理應激干預聯合強化健康教育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7):18-21.
[2]陳曉玲,郭淑瓊.延伸護理干預模式在老年癡呆患者中應用價值研究[J].黑龍江醫學,2022,46(22):2808-2810.
[3]楊麗然.世界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涉及人類受試者的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2008年10月修訂)[J].醫學與哲學,2009,30(9):74-75.
[4]方積乾,郝元濤,李彩霞.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與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4):203-205.
[5]李明暉,羅南.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中文版應用介紹[J].中國藥物經濟學,2009(1):49-57.
[6]申繼亮,唐丹.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在老年人中的使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4):342-344.
[7]田苗苗.老年人心理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唐山:河北聯合大學,2014.
[8]黃美盈.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治療中實施延伸護理的干預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28):135-137,141.
[9]趙聰,韓芳芳,袁利娜,等.行為轉變理論為基礎的飲食指導對肝硬化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1):1-5.
本文編輯:董永陽" 2023-06-2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