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討管石手法復位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耳石癥患者癥狀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診的160例耳石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管石手法復位和個性化健康教育;比較兩組臨床癥狀、耳鼻喉科檢查、前庭功能檢查、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復發率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眩暈時間、眩暈次數、惡心嘔吐程度、聽力下降程度、耳鳴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lt;0.01),前庭功能檢查中眼震持續時間、眼震幅度、眼震方向均優于對照組(Plt;0.01),生活質量評分中的物理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感受均高于對照組(Plt;0.01),復發率和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lt;0.01)。結論:管石手法復位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耳石癥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前庭功能和生活質量,降低復發率,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
管石手法;個性化健康教育;耳石癥;前庭功能;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9.052"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9-0165-03
耳石癥是一種常見的前庭平衡障礙性眩暈,主要表現為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伴有眼震、惡心嘔吐等。其發生機制是由于內耳膜迷路中的耳屎體脫落或游離,在重力作用下進入半規管或壺腹而引起半規管或壺腹內液流動異常所致[1]。耳石體脫落或游離的原因可能與老化、外傷、感染、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2]。耳石癥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影響患者的前庭功能和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患者的心理障礙和社會隔離[3]。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改善患者的癥狀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個性化健康教育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教育方式,通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健康信念、健康態度和健康行為,使患者能夠主動參與自我管理和自我康復,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滿意度[4-5]。個性化健康教育不僅能夠幫助患者了解耳石癥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預防措施、治療方法、康復指導等內容,還能夠增強患者對管石手法復位的信任和配合,減少操作過程中的不適和并發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時,還能夠教育患者如何正確地進行頭位活動和日常護理,促進患者的前庭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恢復[6]。因此,個性化健康教育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能夠與管石手法復位相互協同,達到治療效果的最大化。本研究旨在探討管石手法復位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耳石癥患者癥狀康復效果的影響,為耳石癥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診的160例耳石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耳石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即有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史,眩暈持續時間<1 min,伴有眼震,可由頭位變動誘發或加重;②經耳鼻喉科檢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暈;③經前庭功能檢查證實為耳石癥,包括迪克斯-哈爾派克試驗、羅林試驗、博溫試驗等;④年齡18~65歲,男女不限;⑤首次發作或復發時間在3個月以內。排除標準:①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精神疾病等影響眩暈評估的基礎疾病者;②有耳部外傷、手術史或其他耳部疾患者;③孕期或哺乳期婦女;④對本研究方法或藥物過敏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男38例、女42例,年齡18~65(43.5±8.7)歲,發作時間1~90(15.6±9.3)d。對照組男40例、女40例,年齡19~64(44.2±9.1)歲,發作時間2~91(16.2±10.1)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臥床休息、限制頭位活動、給予止吐藥物、血管擴張藥物等。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管石手法復位和個性化健康教育。管石手法復位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的耳石體位置選擇適當的手法進行操作,包括迪克斯-哈爾派克手法、羅林手法、博溫手法等。操作前先讓患者平臥于檢查床上,觀察其眼震情況,并記錄其眼震持續時間、眼震幅度、眼震方向等指標。然后按規范步驟進行管石手法復位操作,每次操作后再次觀察其眼震情況,并記錄同樣的指標。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和情況,如有不適及時停止。一般情況下,每次操作時間<10 min,1次/d,連續3 d為一療程。個性化健康教育由專業護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包括耳石癥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預防措施、治療方法、康復指導等內容,通過面對面交流、宣傳冊發放、視頻播放等方式進行教育,每次教育時間≥30 min,1次/d,連續3 d為一療程。對照組不進行管石手法復位和個性化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包括眩暈時間、眩暈次數、惡心嘔吐程度、聽力下降程度及耳鳴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②耳鼻喉科檢查:包括外耳道檢查、鼓膜檢查、聽力檢查等,觀察有無異常發現。③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眼震持續時間、眼震幅度和眼震方向3個指標,采用紅外視頻眼震儀進行檢測。④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物理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感受6個維度,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⑤復發率:即在治療后3個月內再次出現耳石癥的比例。⑥滿意度:采用4級評分法進行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四級。以上指標均在治療前和治療后3個月進行觀察和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比較 見表1。
2.2 兩組耳鼻喉科檢查比較 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前庭功能檢查比較 見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4。
2.5 兩組復發率和滿意度比較 見表5。
3 討論
耳石癥是一種常見的前庭平衡障礙性眩暈,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耳石癥的發生與內耳中的碳酸鈣結晶體(耳石)脫落并進入半規管有關,導致頭位變化時刺激前庭神經,引起陣發性旋轉性眩暈、眼震、惡心、嘔吐等癥狀。耳石癥可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特發性多見于中老年人,繼發性則與突聾、病毒性迷路炎、內聽道動脈缺血、頭部外傷、中耳和內耳手術等相關。目前,耳石癥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管石手法復位、手術治療等[6]。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耳石體的位置異常;手術治療是一種創傷性的方法,只適用于少數難治性或復發性的患者;管石手法復位是一種物理性的方法,通過改變頭位使耳石體回到正常位置,從而消除眩暈和眼震,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7]。個性化健康教育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教育方式,通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健康信念、健康態度和健康行為,使患者能夠主動參與自我管理和自我康復,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滿意度[8]。
本研究探討了管石手法復位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耳石癥患者癥狀康復效果的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前庭功能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lt;0.01),說明管石手法復位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耳石癥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赡艿臋C制如下:①管石手法復位能夠有效地將耳石體從半規管或壺腹中移出,恢復內耳液流動的正常狀態,從而消除眩暈和眼震,改善前庭功能。②個性化健康教育能夠增強患者對耳石癥的認識和信心,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和生活方式,減少不良情緒和應激反應,促進患者的心理適應和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和滿意度。③管石手法復位結合個性化健康教育能夠形成協同效應,相互促進,達到治療效果的最大化。
本研究還對個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觀察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1),說明此模式可提高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另外,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lt;0.01),說明觀察組患者的復發風險明顯降低;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lt;0.01),說明觀察組患者對治療效果更加滿意。表明個性化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耳石癥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康復信心,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和滿意度,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和預后。
綜上所述,本研究是目前國內首次將個性化健康教育應用于耳石癥患者的臨床試驗,為耳石癥的綜合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較短、未考慮其他干擾因素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進行改進和完善??傊苁址◤臀唤Y合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耳石癥患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黃少霆,郭蘇影,趙競一,等.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風痰上擾型后半規管耳石癥復位后殘余癥狀的臨床療效評價[J].北京醫學,2021,43(6):4.
[2]于金振,喬九星,司國民.耳石癥手法復位后少陰寒化證辨治探討[J].山東中醫雜志,2023,42(3):4.
[3]李春躍,張佳琪.手法復位干預聯合康復鍛煉在耳石癥患者中的療效觀察及對內皮素水平的影響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醫藥衛生,2021(2):2.
[4]Fu W,He F,Bai Y,et al.Assessment of 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re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patients:a questionnaire-based study[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2023,280(1):137-141.
[5]沈天珍,褚雪菲,黎燕婷,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眩暈癥臨床預后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健康教育,2021,37(10):949-951.
[6]薛紫陽.手法復位聯合氟桂利嗪在耳石癥患者中的治療效果研究[J].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2,32(3):3.
[7]劉景.耳石癥手法復位后遺頭暈癥狀的中草藥干預治療[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醫藥衛生,2022(7):4.
[8]王亞剛,李佑蘭,林嘉裕,等.手法復位結合腦功能震動治療耳石癥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J].罕少疾病雜志,2023,30(2):2.
本文編輯:姜立會" 2023-08-0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