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腎結石的發病率不斷升高。但有很多患者對腎結石的防治存在錯誤認知,以至于延誤病情。今天,就為大家盤點常見的錯誤認知,并介紹治療腎結石的方法。
常見的錯誤認知
腎結石不痛就不用管
腎結石不痛不代表病情較輕。腎結石可長時間存在于患者體內,并持續刺激腎臟黏膜,導致程度不一的腎炎、腎積水、腎功能損害,甚至癌癥。所以,患者在確診腎結石后,應第一時間就醫治療。
長期喝大量水會排出腎結石
多喝水可以加快腎臟中沉積的無機鹽隨尿液排出體外,減緩結石變大的速度。但是,直徑超出1 cm的腎結石,無法通過輸尿管排出,還可能會向下嵌頓到輸尿管狹窄位置,造成輸尿管梗阻。所以,長期喝大量水不一定會排出腎結石。
跳一跳有助于排出腎結石
在腎結石直徑小于0.5 cm且形狀規則時,通過跳繩可能將腎結石排出體外。但是,如果腎結石直徑超出0.5 cm且形狀不規則時,跳繩極易導致結石向下移動,造成輸尿管梗阻,引發劇烈腎絞痛。所以,患者應及時就醫,了解腎結石的具體位置、大小和形態,根據專業醫師建議決定是否需要“跳一跳”。
腎結石的治療
藥物治療
當腎結石直徑小于0.6 cm、表面光滑,且結石以下尿路無梗阻的情況下,患者可以根據腎結石的類型選擇不同藥物治療。
若為尿酸結石,可選擇枸櫞酸鉀、碳酸氫鈉等藥物,配合降低尿酸藥物與飲食調節,堅持數月,從而溶解結石。
若為含鈣結石中的草酸鈣結石,患者可以選擇噻嗪類利尿藥、別嘌醇、枸櫞酸鉀緩釋片等藥物,以降低尿鈣水平,促進草酸鹽排泄。
若為含鈣結石中的磷酸鈣結石,患者可以選擇噻嗪類利尿劑、乙酰半胱氨酸、枸櫞酸鉀、檸檬酸鉀等藥物,以調節尿鈣水平,促進磷酸鹽排出。
若為胱氨酸結石,患者可以選擇排石顆粒、熊去氧膽酸膠囊、碳酸氫鈉等藥物,以抑制膽固醇分泌,減少結石形成,促進結石排出。
若為感染性結石,患者可以選擇長期低劑量服用四環素、環丙沙星、尿酸氧化酶抑制劑以及溶腎石酸素等藥物,以清除結石內細菌,抑制尿酸氧化酶解,避免結石形成和增長。
在服藥的同時,患者應每日充分飲水3 000 mL
左右,確保每日尿量超出2 000 mL,以稀釋尿液、沖洗尿路,排出微小結石。
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當腎結石直徑小于1 cm,且為腎盂結石、腎上盞結石、腎中盞、腎下盞結石;腎結石直徑在
1 ~2 cm,且皮膚與結石距離小于10 cm的腎盂內結石、腎上盞結石、腎中盞結石;腎結石直徑在2~3 cm,或表面積小于500 mm2的簡單鹿角形結石時,患者可以選擇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手術治療
當腎結石直徑小于2 cm時,患者可以選擇輸尿管軟鏡取石術治療。部分體外沖擊波碎石失敗,或者因嚴重肥胖、脊柱畸形無法接受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患者,也可以選擇輸尿管軟鏡取石術。若確定為復雜性的鹿角形結石時,患者可以選擇接受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