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三高”人群越來越多。所謂“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本文主要介紹高血脂的危害與應對措施。
高血脂的危害
高脂血癥是指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質水平出現異常升高的狀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首先,高脂血癥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即血管壁上形成脂質沉積,逐漸形成斑塊,使血管壁增厚、變硬,導致血管腔變窄甚至阻塞,從而引發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其次,高脂血癥會引發胰島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哪些人需要特別關注血脂
某些人群由于各種3h/qJP2B6TNUly39uacl+w==原因,更容易受到血脂異常的影響。
(1)具有家族高脂血癥史的人群:這類人群可能遺傳了高膽固醇血癥或其他血脂代謝異常的基因,較早年齡出現高脂血癥的風險增大。
(2)肥胖人群:肥胖通常與脂肪代謝紊亂密切相關,尤其是腹部肥胖更容易導致血脂異常。
(3)飲食習慣不健康的人群:如經常食用高脂、高糖、高鹽食物以及缺乏膳食纖維的人,更容易出現血脂升高的問題。
(4)缺乏運動的人群:缺乏運動會導致體內脂質代謝減慢,增加血脂水平。
(5)吸煙和過量飲酒的人群: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損害血管健康,并擾亂脂質代謝。
(6)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這些疾病往往與血脂異常密切相關,且相互作用,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高血脂的預防
控制飲食
減少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動物內臟和油炸食品,選擇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需限制每日烹調油的用量,每日不超過25 g。建議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避免暴飲暴食,幫助控制體重和血脂水平。
適度運動
建議每周進行5~7次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至少30 min,如慢跑、健步走或騎自行車等,有助于消耗體內多余的脂肪和熱量,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同時,應努力維持理想體重,控制體重指數(BMI)在20.0~23.9 kg/m2。此外,需在日常生活中增加無意識的身體活動,如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班,盡量多站立、多走路,這些都可以有效增加身體的活動量。
戒煙限酒
吸煙會損害血管內壁,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過量飲酒會導致體重增加,影響脂質代謝。因此,戒煙限酒對預防高脂血癥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定期監測
定期監測是管理和預防高脂血癥的關鍵步驟。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血脂檢查,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的測定。對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高脂血癥史、肥胖者,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者,應更加重視血脂監測。通過定期監測,可及早發現血脂異常,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從而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發現血脂水平升高,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增加運動量,必要時采用藥物治療,確保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