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俯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口唇壓力性損傷麻醉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以患者均進行俯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麻醉組各3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麻醉組給予麻醉護理,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臨床指標、疼痛程度、舒適程度及心理狀態。結果 麻醉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麻醉組麻醉起效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術前兩組舒適程度、心理狀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麻醉組舒適程度優于參照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術后麻醉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 麻醉護理可有效降低俯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蘇醒,增強其術后舒適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關鍵詞:全身麻醉;俯臥位手術;壓力性損傷;麻醉蘇醒;舒適度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為常用的麻醉方式,被用于各類手術中。麻醉過程中,為了防止牙齒對口腔造成損傷,麻醉師會給患者使用牙墊進行保護,幫助導管固定,并維持原本形狀[1]。臨床數據顯示,因牙墊使用不當造成的口唇壓力性損傷發生率存在明顯上升趨勢,延長術后患者恢復時間,造成額外的經濟負擔。俯臥位一般是脊柱手術的常用體位,可充分暴露手術視野,利于醫生操作,但該體位下患者的身體重心出現變化,重量聚集在脂肪較薄的顏面部、胸部等處,容易在手術后出現壓力性損傷,還會引發呼吸困難,使患者出現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術后麻醉蘇醒延遲[2~3]。因此,如何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保障患者舒適度,為臨床研究重點。本研究旨在探討俯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口唇壓力性損傷麻醉護理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以患者均進行俯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麻醉組各30例。參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1~70歲,平均年齡(55.22±5.23)歲。麻醉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5.71±5.4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在本院進行手術,采用全身麻醉,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年齡>80歲;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 方法
1.2.1 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巡回護士在手術前布置好手術室,并在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靜脈通路情況,麻醉醫師管理患者的氣道管路,將其俯臥時,應注意確保180°軸線翻身,防止脊髓損傷或者造成其他并發癥。同時,將患者頭部置于海綿墊內,并在各處脆弱受力點處放置海綿墊,在其口腔中放置牙墊。
1.2.2 麻醉組給予麻醉護理
(1)術前:完善術前準備,術前1 d,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心理情緒以及治療需求,為其開展健康講座,并配合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細心、耐心地解答患者疑惑,減輕其手術壓力,讓患者了解手術流程,避免因認知不當出現錯誤認知,進而提升依從性。檢查患者的皮膚、關節等,注意其下肢血液循環情況,并進行風險評估,若風險評估等級較高應予以標注,手術時應格外注意此類患者。(2)術中: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選擇上肢進行穿刺,配合麻醉醫師做好麻醉工作。隨后,巡回護士、手術醫生以及麻醉醫師共同安置患者體位,采取俯臥位,將其雙臂固定在身體兩側,在關節處放置軟墊,防止長時間受壓出現壓力性損傷,面部則是使用凝膠頭托,重點關注前額、眼睛、口唇、下頜部是否受壓,注意舌頭位置,防止舌頭外伸。采用貼膜進行眼角膜保護,注意男性會陰部以及女性乳房部位。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根據手術負重點的變化,及時調整患者的受壓部位,注意不能影響患者的呼吸或者血液循環,避免口唇壓傷。對于關節部位應增加軟墊,雙腿保持懸空狀態,使其受力均勻。由于手術時間較長,應預防長時間俯臥位對視神經的壓迫造成失明、高血壓等并發癥,確保眼部位于頭托的凹陷處,避免眼瞼部皮膚直接接觸頭托,造成壓傷,還可使用專門的凝膠墊防止在胸腹部,確保呼吸順暢。護理人員應每小時進行支撐物的檢查,觀察患者體位等,適當按摩手術的壓迫部位。(3)術后:護理人員配合醫生進行平穩翻身,將患者恢復為仰臥位,及時清理其呼吸道分泌物,待患者蘇醒后轉移至病房。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如口唇壓力性損傷、神經損傷、眼部不適等。(2)比較兩組臨床指標:麻醉起效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和住院時間。(3)比較兩組疼痛程度:于術后24、48、72 h采用疼痛數字評分表(NRS)進行評估,分值為0~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劇烈[4]。(4)比較兩組舒適度:采用舒適狀況量表(GCQ)進行評估,總分112分,分數越高患者越感覺舒適[5]。(5)比較兩組心理狀態: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6]、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7]評估,分數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狀態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參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3%,麻醉組為1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麻醉組麻醉起效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疼痛程度評分比較
麻醉組術后24、48、72 h疼痛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
2.4 兩組舒適度評分比較
麻醉組護理后舒適度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
2.5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麻醉組護理后HAMA、HAMD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
3討論
俯臥位多用于脊椎手術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中,可讓患者脊椎保持自然平直,肌肉處于松弛狀態,有利于麻醉和手術入路,保持良好的手術視野。但手術過程中,長時間保持俯臥位會影響患者的呼吸、血液循環以及神經功能,出現多種并發癥,如口唇壓力性損傷、靜脈血液回流受阻等,影響患者術后恢復[8]。因此,臨床應于圍術期給予患者有效的麻醉護理,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麻醉效果,保障患者預后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麻醉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麻醉組麻醉起效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術后麻醉組舒適程度優于參照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術后麻醉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麻醉護理可改善患者綜合狀態。俯臥位術后多會出現口唇壓瘡,出現該情況的原因一般為手術中所受的壓力或摩擦力,同時與氣管固定方式、牙墊使用情況均有密切聯系。去除牙墊對患者的影響,能夠讓bc36c0b6868e7b1042273118eee6e6f82cd536ca543aa350131dffeaf7c8a620其嘴唇處于自然閉合狀態,提升舒適程度,避免非計劃拔管及口唇壓力性損傷。護士通過術前訪視,評估患者出現壓力性損傷的風險等級,并在術中對高風險患者加以關注,從而降低壓力性損傷發生率;通過位置更換、按摩等方式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其他并發癥的產生。此外,麻醉護理還注重心理干預,手術前利用聊天的方式了解患者基礎情況及心理狀態,并分析其負性情緒出現的原因,給予針對性疏導,同時利用健康宣教加強患者對手術的了解,糾正其錯誤認知,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綜上所述,麻醉護理可有效降低俯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蘇醒,增強其術后舒適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黃曉玲,蔡建樹,李州,等.胸腰椎骨折后路手術全身麻醉術中俯臥位護理核查方案的效果評價[J].中華創傷雜志,2021,37(8):733-738.
[2]沈洋,石燕,耿偉,等.手術室規范化流程管理在俯臥位胸腰椎骨折全身麻醉術中的應用效果[J].河北醫藥,2023,45(23):3664-3666,3670.
[3]李莉,馬明珠,陳茂君.枕下乙狀竇后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中傳統側俯臥位與改良仰臥位對手術進程的影響[J].四川醫學,2021,42(6):598-601.
[4]徐鑫,史桂蓉,繆苗,等.基于傾向性評分匹配評價泡沫敷料對術中獲得性壓力性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3,39(22):1728-1733.
[5]孫馳,李艷.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麻醉管理應用于全身麻醉手術患兒中的臨床價值[J].貴州醫藥,2021,45(11):1832-1833.
[6]郭先才,李佳雨,李湘,等.六西格瑪管理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復蘇期患者氣道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廣西醫學,2020,42(19):2607-2610.
[7]朱莉,馬靈馭,王甜.體位管理聯合親情式語音喚醒服務對全麻手術患者術中壓力性損傷和蘇醒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3,20(31):193-196.
[8]徐麗紅,姜華,陶順利.術中急性壓力性損傷風險防控護理管理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18):3359-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