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血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22年8月~2023年8月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干預,研究組接受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干預。比較兩組血壓[收縮壓(DBP)和舒張壓(SBP)]變化情況、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護能力[自護能力量表(ESCA)]及用藥依從性[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結果 研究組干預后SBP、DBP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后ESCA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血壓管理效果,維持良好的血壓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護能力,保證良好的用藥依從性。
關鍵詞:高血壓;延續性自我管理;自我血壓管理;自我效能;自護能力
高血壓可引起冠心病、腦梗死、腎病等,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早期高血壓多無明顯臨床癥狀,僅出現頭部脹痛、眩暈、四肢麻木等非特異癥狀,隨著血壓不斷升高,可能會發生卒中、視物模糊、意識喪失等危重癥狀,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3]。臨床研究發現[4~5],隨著年齡增加,老年高血壓患者多存在記憶與理解能力下降,加之缺乏疾病相關的知識,導致血壓控制不穩定,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選擇合理的教育管理方式對控制血壓、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分析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血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22年8月~2023年8月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1.43±4.56)歲;病程3~12年,平均病程(4.71±1.24)年;體重指數19.4~28.9 kg/m2,平均體重指數(23.71±2.52) kg/m2;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下29例,高中以上11例。研究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71.27±4.48)歲;病程3~11年,平均病程(4.58±1.30)年;體重指數19.5~28.0 kg/m2,平均體重指數(24.01±2.43) kg/m2;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下30例,高中以上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6]有關標準;年齡≥60歲;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合并軀體功能障礙;合并精神、認知功能障礙;依從性較差。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
指導按時、定量正確服用藥物;每日定時監測血壓,并詳細做好記錄。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并給予飲食指導。若患者出現不適癥狀,需要及時回院復診。
1.2.2 研究組接受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
(1)健康宣教:根據患者文化水平、學習能力選擇適合的宣教方式,向患者詳細介紹高血壓病因、癥狀、診斷、治療、預后等,強調高血壓發病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忌酒,嚴格控制體質量增長,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作息規律。(2)飲食指導:指導調整飲食結構,要求低鹽、低脂、低糖,多食用高鈣、高鉀食物,嚴格控制總熱量。鈉鹽攝取量需控制在3~5 g/d,病情嚴重者鈉鹽攝入控制在1~2 g/d。(3)運動鍛煉:根據患者年齡、體質量、病情嚴重程度、喜好等制定個性化的運動鍛煉方案,每周至少3次,30 min/次,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騎行、打太極拳等,運動強度以患者耐受程度為宜。(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心理疏導,避免情緒激動造成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導致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鼓勵家屬給予患者心理支持,通過傾訴、交談等方式幫助患者疏導負性情緒。(5)自我管理:通過經驗交流、一對一指導等強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至少2周舉行1次以自我管理教育為主的會議,可通過幻燈片、圖像、文字、錄像、教育手冊等形式開展,并通過提問、共同討論等方式給患者答疑解惑。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血壓:于干預前后測量收縮壓(DBP)和舒張壓(SBP)。(2)比較兩組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評估,共10個條目,得分越高則自我效能越高。(3)比較兩組自護能力:采用自護能力量表(ESCA)評估,包括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和健康知識4個維度,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4)比較兩組用藥依從性:采用Morisky服藥依從性量表評估,包括按醫囑按時服藥、需要護理人員提醒服藥、拒絕服藥等內容,結果為高依從、中依從和低依從。總依從性=高依從性+中依從性。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比較
研究組干預后SBP和DBP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自護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用藥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用藥總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高血壓與年齡、遺傳、不良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雖可經過藥物治療、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得到控制,但仍需接受終身治療[7]。部分患者對高血壓缺乏足夠的了解,治療時缺乏信心,導致出院后血壓控制不理想,臨床癥狀反復發作。因此,出院后給予患者有效的健康管理對血壓控制及預后意義重大。
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慢性疾病管理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強調患者在長期的康復過程中進行自我管理[8]。通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自信心和積極性[9]。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SBP、DBP低于對照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ESCA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及自我護理能力。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使患者了解到高血壓的危害以及有效的血壓控制目標。通過掌握正確的測量血壓方法、合理的飲食控制、適度的體育鍛煉和心理調適,使患者血壓維持穩定水平,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10]。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不僅注重血壓管理知識和技能培訓,還關注患者自護能力和用藥依從性,幫助患者建立對自身健康管理的信心,增強自我效能感。
綜上所述,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血壓管理效果,維持良好的血壓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護能力,保證良好的用藥依從性。
參考文獻
[1]曹源地,段瑩瑩,黃方方.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用COX健康行為互動模式的護理效果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3,52(18):1429-1432.
[2]古憶,張小兵,周建松,等.家庭血壓監測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21,29(8):772-775.
[3]王菁晶,黃鳳,高玉婷.KAP理論聯合雙心護理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MACE發生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21,30(2):46-49.
[4]朱玫玉.自我管理支持干預對老年H型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的效果研究[J].實用老年醫學,2018,32(11):1092-1094.
[5]王穎,張仲迎,趙卓.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醫刊,2020,55(2):152-154.
[6]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高血壓分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聯盟.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9,24(1):1-23.
[7]劉春梅,王學勤.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19):2885-2888.
[8]俞荷俊,方勤.老年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9):1273-1276.
[9]馬贛玉,陳詩源,吳煥坤.基于動機行為轉化的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20,31(10):1349-1352.
[10]劉謙謙,孫家駒,諸葛澤.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血壓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重慶醫學,2019,48(16):2790-2792,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