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式教學是一種目前較為倡導的教學方式,將項目式教學融入高職數學課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不斷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以專業為導向的高職數學項目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職業自豪感。本文以統計教學為例,探索以醫藥衛生專業為背景的項目式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1 項目式教學概述
項目式教學是一種以項目為基礎,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由學習者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項目并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教學方式。以項目式教學模式為載體開展高職數學教學,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探究的主體,教師提供恰當的幫助。學生通過項目的進行,經歷觀察、分析、推理、操作驗證以及總結歸納等探究過程,利用實踐經驗來促進深度學習。數學項目式學習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
2 高職數學課項目式教學的意義
2.1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時代的要求,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數學學科的具體化,包括數學抽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運算、數學建模、數據分析,這些都指向學生當前以及將來應當具備的一般發展和職業發展所必需的能力。項目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教學活動,由此學生獲得更大的自主性,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常常會跨學科整合知識,不僅鍛煉學生的思維,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決策的能力,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和交流,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力抓手。
2.2 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良好的學習能力是一個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項目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實踐為導向,旨在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跨學科學習和團隊合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從單純機械地聽講、背公式、做題過渡到通過對一個源于真實情境的驅動性問題進行項目設計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更加深層理解學習內容,從而能夠深入把握學科中的抽象概念,并增強對所學知識的價值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我們希望學生可以通過數學學習成為一個會邏輯思考、會創造、會利用數學做決策并且可以將數學與生活、自然聯系起來的人,為他們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提升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職業意識的培養與提升是職業學校學生自身素質提升的需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和社會的標準更注重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職業意識培養和提升已經成為職業學校學生塑造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以專業為導向的數學項目式教學,將數學教學與專業元素相結合,為高職數學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嘗試,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還強調了數學教學在塑造學生專業素養、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方面的作用。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培養其職業素養和專業品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促使他們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和職業的需求。
3 高職數學課項目式學習的原則
3.1 教材為基礎,專業為導向
對于職業學校學生來說,數學不能只停留在公式、計算、推理層面,更應該成為一種認識客觀世界的有力工具。筆者聚焦醫藥衛生專業,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與專業相關的內容,這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數學項目式教學的專業內涵。這一過程不僅關注教材的表面內容,更注重教材中所蘊含的專業和職業元素的潛在價值,以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中全面發展,為學生提供更為綜合和有深度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適應職業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3.2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在項目式教學法過程中,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則扮演導師和協助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提供資源和支持。教師參與,保障項目實施,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應當提供恰當的幫助,引導其解決問題。項目式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的設計和實施,以及過程中的實施指導和支援,教師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習過程中,和學生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學習共同體,促進項目完成。
3.3 重視過程,多元評價
項目式教學不能片面地只采用書面考試作為評價方式,而更應重視過程性評價,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評價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們的評價可以結合每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交流的頻次和深度等進行過程性評價。最終的評價可以結合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形成綜合等級評價。同時我們也需要進行專業視角下的評價與效果分析,綜合評價以專業為導向的高職數學項目式學習的實踐效果。
4 高職數學課項目式學習的策略
4.1 整合教材內容,設置學習項目
聚焦醫藥衛生專業,通過高職數學教材內容分析與整合,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專業、職業教育的潛在價值。例如,在講授“概率與統計”內容時,根據“統計”部分知識的特點,整合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從整體上建立認知,發揮其學科價值和育人價值。統計部分內容框架如下圖。
為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數學素養、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根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對本章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嘗試利用項目式教學開展教學活動(如表1)。
4.2 結合專業導向,構建項目情景
項目式教學需要給學生提供契合的真實環境。創設與專業相關、任務導向一致的真實情景,能有效促進高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自豪感。以醫藥衛生專業為例,創設“過期藥品處理統計調查研究”項目情景(如表2)。
4.3 結合研究成果,優化展示項目
項目式教學最終的效果可以通過小組研究報告、演示匯報、發現、想法、方案等方式呈現。以“過期藥品處理統計調查研究”項目式教學為例,引導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分析過程,發現很多居民都有儲備藥品的習慣,但是按時清理藥物的自覺性還有待提高,缺乏過期藥品相關知識和環保理念。同時通過調研發現過期藥品回收點較少。作為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專業知識加強過期藥品回收宣傳,并且和相關部門呼吁增設過期藥品回收點,提高過期藥品回收率。通過小組合作,經歷撰寫報告、PPT匯報展示項目的過程,學生在獲得數學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感受到可以用數學知識和專業知識守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潛移默化地增強了職業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為學生今后踏入社會和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4.4 開展科學記錄,做出合理評價
為了更準確地評估學生在項目式教學中的學習成果,需要構建一套綜合而全面的評價體系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這不僅包括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可能包括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團隊協作的評價、對社會責任感的考察等多個方面的評價。
結合“概率與統計”中的教學內容與目標,我們設計了學習效果評價表和學習活動評價表,實現生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維度評價學生整體學習效果和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如表3、表4)。
通過這樣較為tZvpW7MY/uRp5CJVYXSSRQ==綜合全面的評價,旨在挖掘學生在數學項目式學習中的潛質,不僅關注其學科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其在實際場景、專業應用中的綜合素養發展。這樣的評價體系有助于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評估和教育體驗。
5 結語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探索以專業為導向的項目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能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在專業背景下設置項目情景,其中不僅包括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強調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專業情境和生活之際當中,培養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不斷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團隊協作精神以及職業觀念。我們期望為醫藥衛生專業學生提供一種更為綜合和全面的學科教育,使其不僅具備專業技能,更能在實際工作中展現出對社會、患者和職業的深刻理解與擔當,同時期望為項目式教學在高職數學課中的應用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作者單位: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