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科技館開展“工程文化”主題教育的價值及路徑

2024-11-07 00:00:00傅子杰李沫
中國校外教育 2024年5期

摘 要:在學科融合發展的教育趨勢下,我國科技館教育不斷豐富加強科學文化教育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研究。近年來,中國科技館通過開展多樣“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以增強發展學科融合的教育實踐路徑。本文從“工程文化”的歷史、“工程文化”在科技館教育中的實踐價值與意義、中國科技館探索“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案例、“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路徑總結與展望四個維度展開,探討科技館做“工程文化”教育實踐的具體思路,以期形成啟示。

關鍵詞:工程文化;科技館;主題教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8502(2024)05-0028-10

作者簡介:傅子杰,中國科技館助理研究員;李沫,中國科技館科技輔導員。

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國路上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講話時強調,要大力加強多學科融合的現代工程和技術科學研究,帶動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發展,形成完整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近年來,我國科學教育事業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建設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不斷拓寬科學教育活動內容,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與科學分析能力。科技館結合自身教育特色與優勢, 沿著支持主題活動開發的創新思路,研發了多學科融合的主題教育活動,助力培養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提升青少年分析、探究復雜情境問題的能力。本文通過聚焦中國科技館設計“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開發思路與實踐案例,深入分析“工程文化”主題下的教育活動實施策略與路徑,探討科技館開展“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應用價值。

一、“工程”的發展轉型與“工程文化”的新方向

“工程”一詞起源于古拉丁語ingenium(攻城槌)和ingeniator (發明或操縱攻城槌的人) ,最初指代早期文明中創造或制造的人或物,但當時并未形成系統化的理論。直到18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西方文明由傳統手工業經濟逐步轉型至工業化經濟,技術創新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這一時期,科學技術蓬勃發展,促使“工程”得到深入的理論研究。1799年,知名英國科學家、發明家拉姆福德(Rumford)對“工程”的概念展開思考與研究,將其定義為“為了共同生活目的而應用的科學”。這一時期,“工程”概念的主要特征在于滿足社會生活需要。

進入19世紀,工程在軍事技術領域的應用被弱化,開始轉向民用領域。1828年,學者特雷德戈爾德(Tredgold)提出了一個較有代表性的工程定義:“工程是駕馭自然界的力量之源,以供給人類使用與便利之術。”該時期的“工程”被賦予了“自然哲學”的思想,被視為變革自然界、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中立工具。

20世紀迎來了世界科技大發展。激光技術、汽車技術、材料科技、量子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1907年,斯托特(Stott)提出將“工程”定義為組織調度人力、控制自然力量和材料以造福人類的藝術。此時的“工程”概念融入了技術與藝術的新元素,變得更加抽象。經過多個世紀的文明積累,“工程”理論不斷壯大。至1995年,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匯總梳理了西方學者關于 “工程”概念的21種定義,標志著西方“工程”理論研究的基本成型。

進入21世紀,工程實體建設發展邁入穩定發展期。工程逐漸轉型,向“工程文化”軟實力發展進階。國際工程產業體系將工程視為解決綜合問題、應對復雜情境的代表。2004年,瓦爾納多(Vamado)和彭德爾頓(Pendleton)將工程定義為“主要應用數學與科學原理、經驗來判斷與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事物問題的科學或藝術”。解決情境問題成為21世紀“工程”概念的重要特點。2013年,美國《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將工程學教育引入基礎教育領域,在科學教育體系中提出,支撐科學教育應發展“跨學科概念”“學科核心概念”“科學與工程實踐”三個重要維度概念,強調培養青少年的工程能力和工程信念。這顯示出“工程文化”價值逐步成為西方科學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工程從一種古老的文明活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勞動、生產和生活中。同時,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工程的文化素質成為重要發展方向。隨著近現代工業技術革命、當代教育改革創新步伐進階,“工程文化”教育的價值日益突出。特別是在科技文化領域融合發展的今天,“工程文化”展現出強大的時代發展力,持續產生著深遠的社會影響。

相比于其他國家的發展,我國的“工程文化”起步稍晚。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從百廢待興逐漸迎來建設熱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并加速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多領域的強國建設,在國家事業發展中奮起直追。到21世紀初期,我國的產業結構和科技水平逐漸趨于穩定,國家開始著重發展科技教育,以培育未來科技領域的杰出人才。

2017年,我國教育部在復旦大學和天津大學分別舉行了研討會,達成了新工科建設的“復旦共識”和“天大行動”,隨后在湖南工程學院和溫州大學提出“湘浙倡議”,并最終在北京形成了新工科建設的“北京指南”等指導性文件[1]。自此,新工科建設逐漸在我國高校中受到重視, 并在高等院校體系中逐漸豐富和深化,形成了具有“工程文化”特色的教育實踐風向。在此過程中,一批高校成為踐行“工程文化”教育的高校“排頭兵”,如合肥工業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等。這些院校積極投身工程教育實踐,充分發揮“工程文化”的育人價值[2],成為推動新工科建設的重要力量。

早期的“工程文化”在我國被定義為一種集有形和無形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2018年,我國學者王章豹和朱華炳率先提出“工程文化”的概念,并詳盡地將其定義為:在工程共同體長期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為共同體成員所普遍認同并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制度規范和行為準則[2]。

2020年,學者樊海源提出“工程文化”應以回歸“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標為主要方向,旨在幫助未來的工程師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全面提升他們的思維深度和綜合素質[3],為未來的工程領域培養更多具備全面素養的杰出人才。同年,學者王章豹在《論工程文化教育的基本內容》一文中,再次深化了“工程文化”教育的內涵,將其劃分為五個類別:工程精神文化、工程知識文化、工程制度文化、工程行為文化和工程物質文化[4]。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和教育界同仁開始關注并認同“工程文化”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價值及深遠意義。

在21世紀的今天,國家提出建設科技強國和文化強國等重要戰略思想。中國極其需要儲備和培養一批具備“工程文化”素養的未來科技人才。相較于西方國家,我國在面向青少年設計開展“工程文化”主題教育課程與活動的道路上尚處于起步階段,這一新興的教育方向值得科學教育領域同仁深入研究,以期共同探索出對青少年具有深遠教育意義的實踐路徑,實現“工程文化”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廣泛應用和有效推廣。

二、“工程文化”在科技館教育中的實踐價值與意義

當前,我國科技館教育體系中的“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相對鮮見。隨著科技館大力發展學科融合教育,有關行業逐漸意識到“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價值。“工程文化”的主題教育優勢在于培養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和系統分析能力,旨在提高探究復雜情境能力以及制定科學策略與方案的能力等。科技館作為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的重要科普實踐基地,有必要發揮其開展“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教學優勢,培養中國未來的科技人才。

(一)科技館具有空間場地與實踐技術優勢

科技館憑借物理空間優勢,擁有廣闊的體驗場地和豐富的科學實驗空間。作為國家公益性科普教育場所,科技館得到政府在人力、財力、物力等多個方面的鼎力支持。館內有常設展廳、短期展廳、實驗室、活動室、報告廳等多樣化的教育場所,這些場所不僅能夠彌補學校科學教育在物理空間和實驗材料資源上的局限,更為公眾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科技館的大活動空間、多樣化的場地種類、雄厚的科學互動裝置設備基礎,與“工程文化”教育活動所需要的硬件設施高度契合。所以,在科技館開展“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極具實踐教育價值。

作為國家普及前沿科技的重要教育陣地,科技館不僅致力于研發與中國尖端科技成果相契合的教育設備,更展現了其強大的研發與展示技術實力。館內展品研發技術能夠實現將前沿科技工程設備以1∶1仿真的形式精準呈現。與此同時,科技館還具有優越的運輸條件和物質保障基礎,確保高精尖科技實物得以順利進駐展廳。這些實物展品,作為前沿工程技術與精細化組件的完美展現,無疑是物理科普的寶貴資源。展示實物能夠使青少年近距離觀察和學習前沿工程產物的科學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教育的時效性。例如,科技館內展示的航空航天科技成果裝置、深海探測裝置、月球探測工程車等展品,均可基于1∶1仿真展品,開發出與“工程文化”主題緊密相連的配套教育活動,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與此同時,科技館作為古代科技文化的重要傳播與普及場所,具備卓越的技術基礎,能夠靈活搭建和翻新改造展示空間,實現展區功能的階段性更新與更替。科技館能夠滿足多樣化的場地組裝需求,如通水、通電、模擬自然光、仿造水渠等實踐展示需求。在科技館的古代科技展廳中,展出了古代福船、水轉翻車、水轉大紡車等展品,它們生動展現了古代科技進步的輝煌成就。盡管我國古代工程技術文化的發展尚未觸及意識形態層面,但今天重新審視古代工程技術的進程,無疑能引發新的教育思考,促使我們更好地傳承古代工程技術的育人價值。基于這些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育人價值,科技館在“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中,展現出獨特的教育優勢與特色,為公眾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科技文化的寶貴機會。

(二)“工程文化”教育與弘揚科學家精神息息相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與科學文化,并多次強調文化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軟實力[5]。科技館作為弘揚科學家精神、展示科技文化的重要科普實踐基地,應致力于推廣、弘揚和宣傳中國科學家精神、工程師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家精神等科學文化的核心要素。在教育活動中,科技館應緊密圍繞國家工程技術成果,深入挖掘科技成就與技術創新背后的科研故事與文化價值,切實履行在社會教育中的科普職責,努力弘揚和普及中國的科學文化精神、知識、方法和思維。

科技館在實踐并開發技術工程相關主題教育活動方面,展現出卓越的效能。例如,在農業工程技術教育活動上,科技館能夠緊密圍繞農業展區、展覽及展品,設計富有深度的內容。農業工程領域的雜交水稻技術,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科技的杰出代表,正是科技館深入挖掘的科技突破點。科技館應精心策劃,開發出能夠充分展示國家工程技術成就的優質內容,同時呈現領域科學家攻克工程難題的研發故事和攻堅事跡,弘揚工程師群體在農業工程技術領域工作中所展現的科學文化精神。

科技館可進一步拓展多元化的科學工程主題教育活動。例如,圍繞“兩彈一星”工程打造主題教育活動,深化青少年對“工程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兩彈一星”工程不僅覆蓋了物理、化學、天文等多個科學領域,更凸顯了科學的綜合應用。因此,在科技館舉辦此類主題教育活動,將極大地提升科學普及的時效性和影響力。這類活動非常適合用來向青少年展示我國在高技術改革領域的輝煌歷程,展現重大工程科技創新的成就發展,宣傳科學家的技術攻關事跡,進一步弘揚那些在國家發展艱難時期仍然堅守科研崗位的科學家的崇高精神,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三)科技館的科普資源與“工程文化”教育資源適配

科技館的科普資源豐富多樣,涵蓋實體場館的基礎設施與教育資源、線上數字平臺的網絡資源與數媒作品資源,以及移動場館的流動科普資源等。這些資源多以展品、展覽、教育活動、影片、短視頻、教育套材包、科普圖書、科普文創產品等形式呈現。其內容覆蓋航空、航天、交通、地球、能源、古代科技、化學、生命科學、天文、物理、數學、人工智能、信息科學等多個科學領域,與“工程文化”的跨學科教育內容緊密相連,形成高度契合的科普內容體系。“工程文化”的教育內容具有客觀性、普遍性、集成性、復雜性、實踐性、意會性、積累性、獨創性、動態性等綜合特征[4],與科技館的教育理念十分匹配,兩者能夠相互促進,形成融合共生的良好科學生態。

科技館的展覽資源包括基礎科學、科技發展史、航空航天、交通、人工智能、海洋、量子科學、AI數字化等科學內容,配套這些內容設計的科技工程史、航空航天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工程、海洋工程、量子工程、AI工程等“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度十分可觀。同時,科技館里的具體科學展品資源很豐富,可依托其中的運載火箭互動展品、通信衛星互動展品、遙感地形沙盤展品、灌溉展品、太陽能發電展品、核能展品等資源,開發關于航空工程、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等“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科技館的品牌活動資源,如“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科學家故事眾創空間”活動、“設計師講展覽”活動等,結合“工程文化”主題,研發相關教育活動,以實現更廣泛、更深入的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科技館教育融入“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能夠實現互促共生,不僅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從教育的中長期發展來看,更有助于培養未來的科技精英人才。

三、中國科技館探索“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案例分享

在科技館中設計“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不僅應圍繞提升青少年“工程文化”素養這一目標進行開發,更要充分利用科技館內現有資源。下文呈現的中國科技館圍繞“工程文化”主題教育的活動案例將從以下方面展開:主題教育活動的設計思路、活動主題、活動對象、活動特點、活動過程及活動反思與改進。

(一)主題教育活動的總體設計思路

設計“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時,應聚焦于青少年工程興趣的培養研究,旨在激發他們學習科學、應用科學的熱情,并鼓勵他們親自參與科學實踐。中國科技館內的大花樓織機展品,正是開展此類活動的絕佳資源。這款展品嚴格按照1∶1的比例仿造古代機械結構制作,長近6米,高可達4米,寬近2米,由1000多個精密部件組成。據史料記載,古代的大花樓織機織造工藝復雜,需要挽花工和織工兩類工種協同動作,通過一來一往的交替引梭打緯,完成技藝的展現[6]。其工程設計原理與現代計算機科學中的“二進制原理”有著邏輯上的異曲同工之妙。具體而言,織機制造中的經線在緯線上用“1”表示,而織機緯線在經線上則用“0”表示,往復運作實現上下十字交疊的“0”“1”編碼邏輯,最終織造出豐富的織錦圖案。織機工藝自古傳承至今,從未失傳。大花樓織機展品背后的科學文化價值,為“工程文化”教育活動提供了豐富素材。這一傳統工藝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織造技術的最高成就,而且為21世紀的青少年提供了寶貴的科學文化啟迪[7]。通過參與大花樓織機衍生的“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青少年能夠真正看到、學到、感受到中國古代機械工藝,感悟到古代勞動人民對于生產生活的美好向往與勞動智慧。

為此,中國科技館特別設計了集演示、互動問答、機械機構剖析和織造講解于一體的“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科技輔導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通過角色扮演和沉浸式教學方式,生動地展示挽花工和織工的協同工作場景,引導青少年產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并積極投入到教育活動中。

(二)教育活動主題、對象及活動特點

該活動主題為“古代機械工程——大花樓織機”,采用演示互動型教學活動形式展開。此次活動主要面向青少年,特別是1 ~ 9年級的學生群體,旨在吸引他們積極參與。活動的特點在于大型裝置的強大演示互動性,能夠讓參與者深入體驗古代科技智慧與歷史文化的魅力,同時串聯多學科知識,展現其強大的邏輯性。

(三)主題教育活動的具體教育過程

中國科技館在設計研發“古代機械工程——大花樓織機”主題教育活動中,采用了沉浸式換裝表演,生動地再現了古代織工的工作情景。通過在大花樓織機上的模擬操作,詳細講述織造口訣,并演示工種間協同操作的動作要領,使青少年能夠直觀地了解織造過程。同時,活動還提出了如何形成簡單圖案等科學問題,引導青少年深入探究圖案編織與經緯線合作的奧秘,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整個教育活動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具體包括以下五個環節。

1.沉浸式代入。活動伊始,青少年即被帶入古代織造情境,科技輔導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仿織工和挽花工,使參與者迅速融入其中。

2.工程場景重現。隨后,兩個科技輔導員在大花樓織機前展示織造過程,讓青少年近距離觀察并感受古代機械工程的魅力。

3.科學演示與互動。此環節聚焦科學教育,科技輔導員邊操作織機邊講解其機械工程的重要組件功能及作用,并提問關于杠桿、繩子受力、機械傳動等科學原理,促進青少年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

4.探究與思考。在探究環節,科技輔導員提出與織造相關的科學問題,鼓勵青少年進行半開放式思考,嘗試分析并作答,以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5.原理揭示與文化傳承。最后,科技輔導員引導青少年思考織造圖案的科學邏輯,并將古代機械工程裝置與現代計算機邏輯代碼應用進行類比,實現古今科技的串聯。這一環節旨在升華“工程文化”的科學價值觀念,達到主題教育活動的教學目的。

(四)主題教育活動效果與反思

中國科技館成功創建了“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樣例,成為華夏之光展廳經典教育活動之一。中國科技館在充滿古代科技魅力的華夏之光展廳中實施這一教育方案,成功利用了其獨特的資源優勢,為“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僅如此,中國科技館還積極研發富有趣味性的主題教育活動,極大激發了青少年學習科學的熱情與興趣。在沉浸式的科學環境和妙趣橫生的活動中,青少年得以豐富見識,跟隨科技輔導員探索古代機械工程的科技奧秘。

同時,中國科技館還發揮了科技館開展“工程文化”主題教育的實踐特色。通過深度發掘展品背后的科學知識與文化,結合科普教育空間的優勢,科技館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歷史科技文化底蘊的主題教育活動,積極推動科學文化教育的傳播與發展。

然而,我們仍需關注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首先,該主題教育活動在每天的固定場次進行,這就要求青少年在參觀時特別注意管理參觀順序與時間,以便在指定時段參與活動。其次,展品位于科技館參觀入口閘機附近的展廳中,位置相對容易被忽視。最后,活動雖包含豐富的互動環節,但難以確保關注到每一位參與者,特別是那些主動性較低的青少年。對于這部分青少年,互動環節可能難以幫助他們形成深入思考,從而可能導致“表象學習”現象,影響科普教育的效果。

(五)主題教育活動案例的修改思路

通過分析活動的實施情況,筆者針對不足之處提出了完善思路。首先,針對“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時間問題,可以錄制科普視頻,并在展廳內設置能夠全天候播放的多媒體設備,播放“古代機械工程——大花樓織機”的演示環節視頻,這樣即便在非教育活動時段,參觀的青少年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實現深入思考。其次,針對展品位置局限性的問題,采取在參觀路線上增設圖文宣傳指引牌的方式,引導青少年關注并激發他們前往一層展廳參與活動的興趣,確保他們在固定時段能夠參與并體驗活動。最后,針對主題活動互動環節無法全面覆蓋每個個體的問題,科技輔導員可以在活動前分發預先準備好的活動任務清單。此舉旨在幫助參與的青少年更精準地思考和探討與活動相關的科學問題,實現預習和深入學習,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收獲。

四、“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路徑總結與展望

(一)重點培養青少年科學精神與文化

科技館為青少年提供了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精神、感悟科技文化的教育實踐平臺。其設計開展的“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深入展現了“工程文化”主題背后的科學文化內涵。以中國科技館的“古代機械工程——大花樓織機”主題教育活動為例,該活動巧妙融合了古代科技與機械工程的教學思路,以科學文化價值引領為核心展開教學活動,弘揚了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與文明智慧。

作為國家級科普教育場館,中國科技館承載著國家科技普及的重任,致力于正向普及科學價值觀,要讓青少年在親身體驗中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與精湛工藝,不僅是歷史的瑰寶,更是值得世代傳承并發揚的寶貴財富。

大花樓織機作為科技館的珍貴展品,其精湛的工程結構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織造技術的卓越成就[7],更彰顯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硬實力。這一展品不僅讓當代青少年領略到古人的智慧與技藝,更激發他們思考近代中國科技發展滯后的原因以及如何突破技術困境,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科技館應鼓勵青少年積極辯證地看待科技發展進程,要勇于面對并思考李約瑟難題、錢學森之問背后揭示的中國科技發展困境。同時,應引導青少年認識到科技進步的重要意義,并鼓勵他們思考如何突破技術僵局,實現高精尖技術發展。此外,科技館應向青少年介紹中國科學家、工程師群體集智攻關,穿越技術盲區,突破“卡脖子”技術困境的科研精神,堅持推廣傳播科學家精神、工程師精神、工匠精神等。讓每一個中國青少年在參觀科技館的過程中受到鼓舞,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追求,堅定未來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的理想信念。從而培養出更多助力祖國實現教育、科技、人才強國“三位一體”發展的杰出科技人才。

(二)鼓勵青少年動手實踐

科技館為青少年親身參與科學實踐活動提供了空間和機會。例如,圍繞大花樓織機展品的主題教育活動設計,其開發思路依托于歷史織造實踐背景,研發重點為織機實踐的合作基礎:坐在三尺高花樓上的挽花工,口唱花本程序口訣,同時用手提拉花束綜;坐在下面的織工則協同動作,才能達到織造人物花卉、飛禽走獸等復雜花紋效果[6]。這一主題活動的教育開發內容強調了實踐與合作。此外,中國科技館還配套開發了教育活動套材,鼓勵體驗實踐。套材包括小型織機模型、毛線、梭子等工具。青少年能夠通過木制織機結構,運用不同顏色的毛線實踐織布技術工藝,體會經線與緯線交織織造圖案的科學邏輯。在大型展品教學環節,科技輔導員從宏觀角度展示織機織造的科技與文化魅力,而青少年則可以通過手中的教育套材包,從“微觀”層面親身體驗織造過程,感受其獨特的工程技藝。這種重點培養實踐的教育活動思路,能夠最大化地發揮科技館在“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中的成效,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育模式。

(三)增加青少年古今中外科技史相關知識儲備

科技館通過融合歷史知識以實現科普效果的策略值得推廣。在其中加入中外科技歷史普及與對話環節,不僅能夠展現古今不同時期的科技發展軌跡與技術水平,更能通過綜合介紹講解不同國家發展科技的歷史內容。以中國漢代織錦技術——提花工藝的發明為例,這一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 并在1801年由法國人賈卡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發明了新一代提花機,賈卡將花本簡化成穿孔提花紋板,實現提升25倍編織效率的生產目標。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歷史科技知識的綜合普及,極其適合在科技館中作為教育活動的內容。

尤其在當前文化強國戰略思想的指導下,作為科技館的科普工作者,我們更應充分發揮中國古代“工程文化”、中國近現代“工程文化”以及世界發展史中的“工程文化”的教育價值,深入研究和創新教育模式。

“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能夠有效增強青少年對國家科技文化發展歷程的認同感。近年來,我國高速發展工程建設,工程領域的科技成果豐碩,中國工程產品在世界科技領域的地位日益凸顯。高鐵工程技術、橋梁工程技術、通信工程技術、航空航天工程技術、深地深海工程技術、量子通信工程技術等多領域科技迅猛發展,充分展示了中國工程技術的強大實力和獨特魅力。

回顧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古代工程文化的輝煌成就令人矚目。展望未來,中國的科技事業仍將持續創造更多輝煌。因此,科技館應更加積極地開展科學教育,研發更多聚焦于國家工程領域閃光點的“工程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以助力提升中國青少年的科學素質。

【參考文獻】

[1] 許軍華.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戰略路徑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20.

[2] 王章豹,朱華炳.面向新工科人才培養的工程文化教育的內涵、意義和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20(08): 14-18.

[3] 樊海源.高校工程文化與課程思政的邏輯闡釋、價值統一和實踐路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 36(06):88-92.

[4] 王章豹.論工程文化教育的基本內容——兼談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文化育人重要講話精神[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4(02):114-120.

[5] 劉從德,王曉.“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與提升路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化自信思想的重要論述[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8(02): 1-5.

[6] 袁輝.古代生活中的科技文化[J].科技視界,2016(11):307+309.

[7] 潘希鳴.當代科技館展品敘事的審美創新——以中國科技館為例[J].今日科苑,2021(03):85-89.

Value and Path of \"Engineering Culture\" Themed Education 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FU Zi-jie, LI Mo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bstract: Under the trend of educational subject integration, the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in China has seen fruitful research on the content and forms of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has carried out variou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theme of \"engineering culture\" to expand the practice path for educational discipline integration. This paper has a full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y of \"engineering culture,\" its pract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education, cases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exploration on \"engineering culture\" themed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summary and prospect on the path of \"engineering culture\" themed education activities. It hopes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ideas and paths for carrying out \"engineering culture\" education, exchange and share these ideas with peers in the education field, and thus form more enlighten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Themed Education Activities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色偷偷综合网|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在线网站18禁|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狠狠操夜夜爽|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人妖无码第一页|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综合色88| 88av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欧美精品另类|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色伊人|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青青国产在线| 一级不卡毛片| 亚洲精品图区|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午夜三级|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V在线天堂进入|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91麻豆久久久|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三级毛片| 国产白丝av|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激情亚洲天堂|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天堂av综合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 婷婷午夜天|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午夜看片| 不卡网亚洲无码|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