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波老師出生于哈爾濱市呼蘭區,與綏芬河這座邊境小城結緣還要從她初中時說起。那時她跟著做邊境貿易的父母來到綏芬河生活。在一個小女孩兒眼里,這是一片讓人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邊境線上來來往往的俄羅斯人,說起話來溫柔而又有力量的新班主任,夏天蜿蜒起伏的街道,抬眼望去,澄澈的蔚藍色天空下濃稠的綠色,冬天白雪皚皚下晶瑩剔透的世界……讓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座小城,那些童年最美好的回憶讓她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眷戀。
海波上初二那年,正值1997年香港回歸,當時的班主任姜老師決定帶著所有學生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于是在香港回歸之夜,全班學生一起留在學校慶祝。在姜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像過年一樣一起包餃子、吃餃子,飯后,老師領著他們去會議室看愛國影片,大家看得熱血沸騰,期待著凌晨的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直播。當那一時刻到來時,睡著的同學被叫醒,全場起立,看著五星紅旗和紫荊花旗冉冉升起,一起高唱國歌,歌聲響徹整個校園。海波老師清晰地記得那個讓人心潮澎湃的夜晚,也感動于老師用這種感同身受的方式教育他們、感染他們。在姜老師的影響下,她從小就覺得當老師是一件很酷的事,因為老師像會魔法一樣,可以在孩子們心里留下這么深的痕跡。
高考時海波不僅報考了師范大學,還選擇了她認為很好玩的計算機專業。可是入學之后,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她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她玩不轉的專業,無論多么努力,成績總是掙扎在及格線。把她從沮喪與失望中拯救出來,還要感謝她的一位同學。當這位同學拿著一道題向她請教時,她剛好會,并調動自己所有知識,給這位同學講得明明白白,同學夸道:“海波,我覺得你特別適合當老師,你這么一講,我茅塞頓開。”海波也從這件事上找到了自信,她慢慢地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研究教育教學理論,而且專業上的問題,只要差不多,她都能夠給講出來,這也成為海波求學生涯中又一件好玩的事情。
畢業后,她毫不猶豫地回到了綏芬河,并以計算機老師的身份考入綏芬河市金恒基小學。她太想rqSy4hELYOyK3WhauclZ1w==和孩子們天天在一起了,可是每周一次的計算機課,無法讓她更多地接觸學生,她多想帶著孩子們一起體會她曾經眼里、心里的童年,多想讓孩子們知道學習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于是在學校缺少主科與班主任老師的情況下,海波老師主動向學校請纓,愿意承擔起這份工作。沒有系統地學過語文與數學教學體系怎么辦?于是海波老師拿起了課本與課標,夜以繼日地研讀,跟在師父海燕老師的身后,不停地去聽課,記筆記,從師父那里,她得到了很多指導。一個詞如何品?一個段落如何讀?課堂要達到什么效果……她開始學習著如何備課與講課。沒有當過班主任,她就跟著搭檔大鵬老師學習如何管理班級,還有弄不懂的就去書里找答案,那時《給老師的100條建議》《不跪著教書》成為她案頭的必備書目,慢慢地,她摸出了當老師的門道。
與學生在一起,海波老師總感覺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她始終覺得玩與eDnZXMRbCZldDct0JDEd6w==學是不可分割的,從玩中學習知識才會讓學生后勁十足。為了讓孩子們熱愛閱讀,根據每學期下發的閱讀書目,孩子們讀什么,她也讀什么,課堂上與孩子一起講故事、表演課本劇、舉行辯論賽。為了豐厚學生的知識底蘊,她開展了成語接龍、花樣班會課、詩詞飛花令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讓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還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校園里,她與孩子們一起跳繩、吹泡泡、放風箏,拍各種美照。走出校園,她帶著孩子們去戶外踏青、參觀法院,到海關觀察動植物標本……如果能夠找到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方式,那么每個孩子都會熱愛學習,玩中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習不再枯燥,而變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2021年6月18日,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在綏芬河揭牌開館。歷史回到93年前,從1928年4月下旬開始,出席中共六大的100多名代表,冒著被國民黨抓捕的危險,分多批前往莫斯科。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這也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面對家門口的這座資料館,海波老師認為這是一個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的良好契機,首先擺在面前的問題就是怎么能讓這些小孩子切身地體會到中共六大召開的艱險,如何讓他們了解那些堅毅而又勇敢的中共六大代表們,如何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這段歷史……于是,在參觀前,海波老師查閱了有關中共六大的史料,一些被忽視的歷史細節呈現在眼前:當時,為了確保中共六大代表們的安全,我們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代表到達會場報到之日起就不再使用自己的名字,一律使用編號,這也是中共全國代表大會歷史上唯一一次用代號相互稱呼的大會。
編碼、探秘等詞不斷地在海波老師的腦海里閃現,何不帶領學生們玩一個解密六大代表神秘編號的游戲呢?當海波老師把這個主意講給學生們聽時,他們興奮極了,于是海波老師精心制作了幾十個編號牌,活動當天由學生們隨機抽取,并完成解密游戲任務:尋找手里的編號是哪位六大代表,并認真了解這位代表。參觀資料館時,學生們都特別認真,生怕錯過任何信息,當抽到22號的學生知道自己的編號代表了周恩來時,他跑到海波老師身邊,舉起號碼牌,驕傲又自豪地說:“老師,我的號碼是周恩來,周總理!”參觀完后,班里的學生再次在展館里集結,陸續解密與匯報編號背后的人物:我是21號瞿秋白,我是23號李立三,我是32號羅章龍,我是51號劉伯承,我是116號來耀先……學生們迫不及待地把收集到的信息和大家共享。回到學校后,還未等海波老師開口,學生們已經開始自主地收集與交流相關人物的資料與事跡,那些距離學生很遠的歷史人物,一下子就走進了他們的心里,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那些英勇無畏的英雄在學生心中變得清晰起來。
還有一件讓海波老師特別高興的事,她曾經教過的學生小林(化名),在2024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0分以上的傲人成績,當老同事提及此事時,海波老師只是笑笑,并不愿意談及太多,她總是說小林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主要是他本身的天賦與努力,其實同事們知道,海波老師像呵護一朵小花一樣精心培養著小林。小學時的小林就是明星般的存在,別人一個小時能答完的試卷,他不到半小時就能高效地完成,上課時老師講的知識,他也能很快掌握,為了讓小林充分利用課堂與課余時間,海波老師借來初中的物理與化學書,讓小林去鉆研與自學,沒想到小林學得有模有樣。在小林的影響下,班級的學習氛圍也特別好。有一段時間,小林家養了只兔子,他對小兔子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無論課上課下,無論說什么,三句話離不開小兔子,當時正好給學生講到童話故事,于是海波老師就鼓勵小林以兔子為主角寫個童話故事。當小林交上那篇《小兔子傳奇》時,海波老師被小林的奇思妙想吸引了,于是繼續激勵小林:“孩子,這個故事寫得太棒了,老師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接下來還能發生什么。”于是,小林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完成了由7個部分組成的《小兔子傳奇》故事系列,新奇的故事與優美的文筆,讓這個系列故事成為登上班級熱搜的熱門小說。
不只是小林,其實在海波老師眼里,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平時她特別愿意觀察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他們身上的特質,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鼓勵與培養,小天就是其中的一位。小天平時的學習成績并不突出,但他讀課文時聲音洪亮,情緒飽滿,于是海波老師就把小天媽媽拉進了一個閱讀群,并找到小天媽媽說:“你有沒有發現小天特別有朗讀的天賦,可以下載個配音秀一類的軟件,讓小天嘗試著去配配音,每天可以在群里打卡,讓更多的人看到孩子的堅持與熱愛。”如果班級或者學校有活動,海波老師也會極力推薦小天參與,于是小天在配音與主持中找到了自信,學習成績也慢慢上來了。海波老師的學生給人的感覺就是陽光積極,她的很多學生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校園小明星,在學校的運動會上,她班的學生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比賽有拼勁,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在學校擔任大隊干部的學生也遠超過其他班級,連續幾屆的大隊長都是出自海波老師班。學校領導對她和她的學生的評價就是:總是能超出預期地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把大型活動交給她很放心,她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工作特別認真,這與海波老師平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是分不開的。從四年級開始,海波老師就充分放手,讓班級中隊與小隊長組織班隊會,班級的元旦聯歡會等活動都是在班級干部的帶領下完成,每次都能給人驚喜。
海波老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找到了一把打開學生智慧的鑰匙,就是順應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學習,在玩中體驗,在玩中成長,雖然身處邊陲,但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看大大的世界,體驗最美好的童年!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