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9月,剛畢業的高旭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雞東縣永和鎮學校,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27年來,他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一腔熱血,一直堅守在農村教育的第一線,把火紅的青春默默地奉獻給了三尺講臺。
師范校剛畢業時,高老師本有機會留在雞東縣城的學校,但他深知母校的現狀:地處偏遠鄉村,師資力量薄弱,已連續多年沒有培養出一個能夠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可以說是當時全縣最落后的學校。他清晰地認識到:“作為曾經從這里走出來的一份子,母校更需要我,更需要我去改變現狀,更需要我為家鄉的孩子們帶去希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
27年間,校舍搬遷過,同事更換過,而他也因出色的工作成績有了許多次調到縣里更好學校的機會。但高老師都拒絕了,他深知,母校需要他,孩子們需要他。如今,看到學生們一天天快樂地成長,學校一年年在發展中變化,教學成績一年更比一年好,高老師甚感欣慰。他說:“把家鄉的教育事業當作一份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的事業,我收獲的不只是認可與贊譽,更多的是幸福與快樂。
在與高老師的交流中,他說道:“我認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以知識的涓涓細流,去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為了使我的知識如活水般永流清泉,27年來,我從未間斷過學習,不斷地研究實踐、深造自己。”
為了能夠提升課堂45分鐘的實效,他每學期堅持聽同學科老師的授課,并與組內老師共同探討問題、總結經驗、反復實踐、克服不足。與此同時,他還經常參加縣內優秀教師的教學研討課,反復與自己對照,查找差距與不足,并自費購買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為了更好地進行課程改革,他先后到山東杜郎口中學、江蘇洋思中學和襟江小學、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杭州觀成實驗學校等省市課改名校進一步深化學習,并結合學校實際,嘗試進行課改教學。在校領導的組織下與學校業務骨干教師,對學校課堂教學進行了新的探索。經過幾年的研討與實踐,最終形成了具有永和鎮學校特色的“五四”式教學模式。作為課改小組成員,他既是探索者,又是實踐者,并將班級小組學習的建設經驗在全校進行推廣。“五四”式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學習為永和鎮學校課堂教學帶來了新氣象,學生們都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課堂上不再迷失自己,教師教的熱情和學生學的熱情大幅提高。現如今,永和鎮學校教學成績不僅已多年完成升學指標,并且名列雞東縣前茅。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他一方面不斷學習新課程的相關理論與教學案例,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其中的經驗。在反思和總結中不斷獲取前進的動力,不斷促進自身的成長。他先后參加雞東縣“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雞西市“十三五”教學課題的研究,“十四五”期間申報的省教育學會“減輕農村初中學生課業負擔的實踐研究”現已結題;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小學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研究”正在總結過程中。同時,基于自己對教學實踐的總結,以及對課程改革工作的探索,自新課程實施以來,他先后撰寫的《淺談有效集體備課的途徑與過程》《淺談初中語文如何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班級小組建設的實踐與探索》《淺談提高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方法》《中小學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效策略》等多篇論文被評為省、市優秀科研成果。扎實的科研工作和教育思想得到了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認可,也推動了學校教研工作的發展。
班主任工作繁重,要了解和掌握學生們的思想、學習、健康、生活等情況并不容易,而高旭東借助“勤”來做好這一項工作。他經常深入班級,對學生們的動態進行觀察,不僅可以發現一些平時看不到的細節,更主要的是能及時發現班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學習的情況、思想動態、衛生問題、紀律問題等。
曾經有一名女生,因父母長年在外務工,她只能由幾個親戚輪流照顧。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性格趨于偏激,甚至有厭世情緒。高老師及時發現了這一情況,對這名學生進行開導,并發動同學多與她交流、談心。漸漸地,她的臉上有了久違的笑容,不僅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也端正了學習態度,最終她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
班里有位梁同學,她入學時比較開朗,是一個勤奮刻苦的學生。但不久后,她便沉默寡言,做事情也不用心,上課時經常走神,總是若有所思、神情恍惚。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高老師,這是孩子出現問題的一個信號。因此,他找到這位同學及時了解情況,最開始她只是在搖頭,一句話也不說,淚水一直在眼中打轉。高老師并沒有放棄,放學后,他到梁同學家里了解情況,得知,原來是梁同學的母親病了,她的父親早些年就因意外去世了,母女倆相依為命,現在已沒錢看病,生活費也成了問題。當知道實情后,高老師馬上向學校匯報。校長知道情況后,發動全體師生進行捐款,并表示無論如何也要留住這名學生。但大家的努力,還是沒能挽救梁同學母親的生命。臨終時,在留給高老師的一封信中她這樣寫道:“我這一生中最舍不得的便是我的女兒,原本我很擔心她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是您的關心幫助讓我知道,我走了之后,我的女兒還是可以完成學業,好好學習和生活的,如果可以的話,您就把她當成您的女兒吧!”面對學生母親如此的信任,高老師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后顧之憂。最終,梁同學不負眾望,在當年中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被縣重點高中錄取。高考后,梁同學馬上找到高老師,讓他幫助其選報一所師范類大學。因為,在她看來,是高老師幫助她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她自己也要努力成為一名像高老師一樣的人民教師。
27載的春夏秋冬,高老師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子。他雖不曾有多么驚人的壯舉,也沒有多么耀眼的光環,卻也是執著從教,精心育人,不忘初心。當你把極小的事情,干得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如詩如畫、有聲有色時,你自然就在盡到責任的同時,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命的快樂與幸福。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