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道義確證和國際共識

2024-11-11 00:00:00楊延圣楊蘇琦
重慶社會科學 2024年10期

摘 要:人類共同價值是全球化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維護人類共同利益、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而達成的一種共識性價值主張。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一種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相統一的嶄新價值理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價值指引。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對西方“普世價值”的超越,兩者在階級立場、價值觀念、思想內容、目標取向和宣傳方式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區別。增進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共識應從四個方面著力:以“一帶一路”為實踐載體,持續推進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全球行動;以“三大全球倡議”為行動指南,持續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合作網絡;以一系列“命運共同體”為合作平臺,持續匯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強大合力;以“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嶄新形態,持續凝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思想共識。

關鍵詞:全人類共同價值;西方“普世價值”;價值共識;人類文明新形態;世界歷史

[中圖分類號] D820 [文章編號] 1673-0186(2024)010-0090-0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碼] 10.19631/j.cnki.css.2024.010.007

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演進,世界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間的交流交融交鋒日趨增多,全球性社會正在生成。全球化生存已然成為人類在世界歷史發展背景下正在經歷的存在狀態。基于共同需求、共同挑戰和共同利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急需確立一種更具開放性、包容性和引領性的價值話語體系。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作出了“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1]的呼吁。這一價值理念因其“擺脫意識形態偏見,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2]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近年來,學界圍繞全人類共同價值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有的學者圍繞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哲學基礎[3]、科學內涵[4]、特質及價值[5]等進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生成邏輯、核心要義和價值意蘊。有的學者分析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全人類共同價值與“普世價值”[7]的區別,在比較研究中進一步確證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科學性。也有學者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倫理學、國際政治學、傳播學等不同學科視角,探究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實踐路徑[8-11]。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推動全人類共同價值理念的深入發展和廣泛傳播,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受地緣政治和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全人類共同價值并未完全融入其他國家與社會的政治生活之中”[12],尤其在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共識方面還面臨著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道義合理性問題,即全人類共同價值何以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二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先進性問題,即為什么是全人類共同價值而不是西方價值觀才能真正解決當前世界發展難題;三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弘揚和踐行問題,即在一個主要以民族國家為行為主體的國際關系中,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引領作用,凝聚更廣泛的全球價值共識,等等。解決好上述問題,則需要在理論層面闡釋清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在現實層面全面剖析全人類共同價值06cf1f11bf51b01d88d98c14347d62c1與西方價值觀的本質區別,在實踐層面積極增進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共識。

一、人類共同價值客觀存在

哲學范疇中的價值概念,揭示了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在對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兩者之間關系的把握上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的核心之所在,即通過什么中介或者哪種方式將多元主體的多樣化需要與外部世界不同客體的功能屬性統一起來。馬克思主義價值論認為,只有通過勞動(實踐活動)才能實現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之間的統一。人類實踐活動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之間的關系也會隨著不斷變化的實踐而發生變化,因而對價值的理解必須立足于人類實踐活動,從現實的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出發進行把握。

(一)人的類本質屬性是人類共同價值得以存在的主體條件

人作為“類存在物”[13]56,具有類本質屬性,在“類生活”的實踐中能夠形成一種“類意識”。這種“類意識”在深層次上將人類與動物區分開來,強化了人類自身的緊密聯系,從而使得“類本質”更為明確和完善地體現。在此過程中,人類的整體意識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增強,進而形成維系“類生活”正常秩序的“類價值”。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從氏族、部落到民族、國家的演變歷程也可以充分證實人的“類價值”客觀存在。一方面,“類群體”具有共同的本性,對一些重要的價值觀念已基本形成共識。比如說古今中外人類都具有謀求生活更好、社會更美好的共同本性。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大同”,西方古希臘的“好生活”等,一些普遍公認的價值理念已成為人類共同價值的基礎,只不過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變遷,賦予了這些價值理念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另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都有各自的主流價值主張,但在全球化時代這些特殊價值觀會在“他者”價值觀和具體時代背景的影響制約下實現自覺整合,進而使不同的價值主張走向一種整體層面的相關性或一致性。達成整體層面的相關性或一致性并不是要消除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差異,不是以普遍性代替特殊性,而是在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基礎上,凝聚最大范圍內的價值共識。基于此,人的類本質屬性成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主體條件,為人類共同價值的存在奠定了主體基礎。

(二)普遍性社會交往是人類共同價值得以產生的實踐根基

“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14]抽掉具體的社會關系,作為個體的人和作為共同體的人類都會變成抽象的概念。而社會關系并不是思維的產物,而是人類現實的實踐活動的產物。一方面,社會交往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類的社會交往也是社會實踐的基本要素,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既包括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形成了人所生存的共同體。人們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過程中形成經濟交往體系,同時建立起生產關系,在這一體系的基礎上,發生政治、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社會交往,進而構成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就是社會交往的體系,社會交往是人類的基本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普遍性社會交往推動人類共同價值的產生。動態的社會交往涵蓋了人們之間所進行的各類交流和溝通活動的過程,靜態的社會交往體現在人與人之間所建立的各種社會聯系。伴隨生產力的持續發展,人類的社會交往形式不斷革新,且逐漸展現出普遍化的傾向,國家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國際視野、全球意識得到培養,這為人類共同價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動力。如:科技的進步促進了人們交流溝通方式的多樣化和便捷化,突破了以往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境況;文化領域交流的強度、深度和速度加快,不同價值觀碰撞、沖突的同時尋求對話、理解的意識和行動逐漸加強,這些變化都為共同價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

(三)全球性問題應對是人類共同價值得以確立的現實基礎

當前,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態勢明顯,全球性問題不斷增多。在共同面對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過程中,不同民族與國家的價值主張呈現出交融的傾向。一方面,全球性問題的出現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立。馬克思的倫理思想指出人類共同價值體現于人們對“普遍的”“自由的”追求,人類共同價值的形成正是基于馬克思倫理思想對當今世界發展的現實境況作出的理論回應。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的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問題加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成為時代之問。面對危機交織疊加、風險日益增多的世界現實,確立人類共同價值主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便成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最優解。另一方面,全球性問題的應對推動人類共同利益的形成。人類是具體的,人類的需要具有社會性,在同一或相近的生產力發展階段中,人類共同需求的出現必然會推動人類共同利益的產生。當然,人類的共同利益和需要也是具體的,在早期的公社中,“一開始就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利益”,隨著“生產力逐漸提高,較稠密的人口使各個公社之間在一些場合產生共同利益”[15],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間的共同利益在生產力的持續發展中逐漸形成,“這種共同利益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普遍的東西’存在于觀念之中,而首先是作為彼此有了分工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存在于現實之中”[13]163。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交往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只有從整個人類社會的共同利益出發,既關注本國利益又兼顧他國合理關切,才能推動人類共同價值的構建。

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道義合理性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16]。從整體上看,中國的傳統價值觀講究和合之道、愛好和平,崇尚正義、注重公平等,這些理念為全人類共同價值提供了重要思想滋養和文化底蘊支撐。這種道義優先的文化特質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也決定了中國在國際交往中的道義價值取向。道德現實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認為,當國家實力達到主導國或崛起國水平時,道義的有無與水平高低對國家戰略的效果,特別是建立國際規范的效果,具有重大影響[17]。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理論旗幟,以廣闊的天下胸懷和強烈的人類關懷踐行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的崇高歷史使命,在實現人民解放、民族復興的同時也為努力推動實現世界大同不斷貢獻中國力量。全人類共同價值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站在人類道義制高點上為推動世界歷史發展提供的價值規范和精神指引。這一價值理念以獨特性和包容性特質實現了對西方“普世價值”虛偽性和侵略性的摒棄與超越,為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是作為世界第一大黨和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胸懷天下、積極承擔世界責任,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道義性表現,是一種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嶄新價值理念。

(一)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合目的性

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合目的性體現為這一價值理念能夠滿足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能夠有效地應對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推動全人類的解放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終極目標的實現。

第一,全人類共同價值能夠滿足全人類共同利益和需要。利益和需要是歷史實踐的直接動力,也是人們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根本立場、基本依據,是影響價值判斷的最大變量[18]。人類社會雖然存在著民族、國家、文明的不同劃分,存在著歷史、文化、制度和發展水平的差異,但也存在著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伴隨著全球化進程,各個國家在廣泛且深入的交往中形成了廣泛的共同利益和需要(如重振全球經濟的經濟利益需要、反對恐怖主義的政治安全需要、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生態利益需要等)。這些共同利益的維護迫切需要從世界范圍的高度和廣度上確立一種共同的價值規范予以保障,這就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提出奠定了前提基礎。

第二,全人類共同價值能夠有效應對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日益頻發的全球性問題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的不確定性。后疫情時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發展赤字等多重疊加風險挑戰,解決貧富鴻溝、發展失衡、暴恐危機、環境惡化等全球化問題迫切需要全世界各國的協同合作和集體行動。協同合作和集體行動的前提在于具有超越性和引領性的價值理念。作為凝聚全球人民價值認同“最大公約數”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不僅有助于凝聚全球人民的團結意識,更能激發世界各國的協同合作和集體行動,為解決全球治理問題提供堅實的合作基礎和價值引領。

第三,全人類共同價值有助于推動全人類的解放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全人類共同價值是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以實現全人類根本利益和最終解放為目標,以超越意識形態偏見、歷史文化差異和發展水平差異來思考全人類的問題,打破了西方“民族國家”狹隘局限。和平與發展為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奠定了前提條件,公平與正義為維護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了基本準則,民主與自由的價值理念為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了權利保障。全人類共同價值以“現實的人”的現實需要作為出發點,是一種具體的、現實的、歷史的價值理念,深刻反映了全人類對世界美好生活價值追求這一根本目的。

(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合規律性

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合規律性體現在這一價值理念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現實把握,是順應世界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結果,也是對世界文明進步發展趨勢的積極順應。

第一,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現實把握。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3]669。所以,人類社會呈現出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這種客觀規律的背后實則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對關系的辯證運動。當今世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容易引發世界動蕩與不安,威脅人類整體性共同利益的實現。加之先前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建立的舊國際秩序不但沒有調節各個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反而更進一步加劇世界貧富差距。為此,需要一種能夠超越西方價值觀的嶄新價值理念來指導世界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推動人類社會更均衡發展,這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提出創造了前提條件。

第二,全人類共同價值是順應世界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結果。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13]168。這一論述指出了伴隨著社會物質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類社會交往的不斷擴大化和普遍化,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當今世界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全球化的發展必然推進世界各個國家之間不同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碰撞和沖突,為了人類整體利益考慮,勢必需要一種更大范圍和更大程度上的價值共識來規范和引導世界交往,這也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提出提供了可能。

第三,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對世界文明進步發展趨勢的積極順應。全球化進一步推動了世界不同文明互動和交流。人類文明多樣化發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已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但長期以來,在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文明優越論”“文明沖突論”“歷史終結論”等思維偏見通過意識形態強勢輸出等途徑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設置了層層障礙,進而造成了不同價值觀的沖突,甚至演化為貿易戰或者是恐怖主義活動,嚴重阻礙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與此相對,在世界文明演進大勢中生成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依托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在尊重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的同時,主張在文明互聯、互鑒、互融中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發展,這些主張在2023年3月15日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闡釋,既全面呈現了新時代中國文明觀,又鮮明地體現了世界文明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

三、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對西方“普世價值”的超越

價值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縱觀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不同的文化、群體、民族、國家,形成了不同的特殊價值體系,但基于對人的類存在本質的把握,人類必然會產生共同的道德訴求和價值理想,即確立一種符合人類共同道德訴求和價值理想的類價值目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提出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在面臨相似際遇、解決共同問題時所形成的共同的價值理念、價值判斷和價值理想”[19],其實質就是人類在解決共同性和普遍性問題的過程中確立起來的類生活價值目標,即人類社會的普遍價值。除此之外,全人類共同價值基于“現實的人”,也蘊含著現實的、個體的特殊性。全人類共同價值“不是要格式化各主體差異化的價值觀”[20],而是主張“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把全人類共同價值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本國人民利益的實踐中去”[21]。這與罔顧價值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的西方“普世價值”主張形成了鮮明對比。西方“普世價值”自認為是凌駕于全人類和一切時代之上的終極價值,其實質是西方國家維護自身霸權、剝削非西方國家的理論工具[22]。因此,西方“普世價值”有其“歷史限度”,其更多的是對人類共同價值的遮蔽。

(一)階級立場的局限性和廣泛性

階級性是鑒別不同價值觀本質的根本屬性。任何價值觀的形成和存在都源于一定的階級基礎。“社會主導價值觀必然是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階級或社會集團所堅持并積極倡導的、為他們的社會統治服務的價值觀。”[23]西方“普世價值”是資產階級主導的價值觀,必然服務于資產階級。對內,資產階級價值觀用以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統治地位;對外,資產階級價值觀披著“普世”外衣搖身一變,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新殖民主義擴張的重要價值工具。資產階級政府作為資本控制下的傀儡,如果對外貿易不像資本家期待的那般順利,政府就可以繞過人民的意愿通過調動軍事力量隨意侵犯別國的經濟發展權利,種種現實都表明西方“普世價值”的資產階級局限性。而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情考量提出的一種跨越國別和意識形態隔閡的價值觀。中國共產黨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品格,以致力于實現全人類的解放為使命,沒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對內,全人類共同價值通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保障人民發展的各項權利,不斷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對外,全人類共同價值以求同存異為原則,在充分尊重別國發展主權的基礎上,熱烈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便車,以求實現互利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弈。全人類共同價值與全球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維護的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致力于實現的是全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真正體現了無產階級政黨致力于全人類解放的崇高政治使命和責任擔當。

(二)價值理念的抽象性和現實性

由于世界各國的歷史、文化、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共同價值觀在不同的現實情境下應有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西方“普世價值”則不以為然,它以超階級性、時空性和現實發展性而自居,試圖通過偽裝將資產階級價值觀作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價值準則。這種紙上談兵的做法是抽象人性論的深刻體現,即其價值觀內容不是從各本土人民的現實價值需求上凝煉出的價值共識,而是拋離一切現實基礎的抽象性概念,并且在西方“文明優越論”“文明沖突論”的價值引導下,必然會采取外在侵略性手段逼迫其他國家承認并應用這樣的價值觀。這種抽離各國現實并凌駕于他國之上的不平等姿態,勢必會引發被輸出國民眾的反感與抵抗,導致價值混亂甚至是沖突動蕩。全人類共同價值既肯定了全人類在歷史的發展潮流中形成的某些共同價值理念,又尊重各國獨特的價值需求,體現了時代價值一般性和本土價值特殊性的辯證結合。就價值觀內涵而言,和平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公平正義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這些價值理念都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就價值觀形式而言,全人類共同價值尊重各國人民依照自身的文化傳統和發展現實賦予其獨特內涵和特殊形式。全人類共同價值充分體現了價值觀的客觀現實屬性,是中國共產黨人站在人類文明多樣性和交流性的高度,為促進人類文明多元融合發展而提供的正確理念指引。

(三)思想內容的虛偽性和真實性

西方“普世價值”的內容本質是資產階級價值觀,“實際上是將西方自己的特殊說成全人類的普遍”[24]。回溯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歷程,資產階級為推翻主宰西方幾千年的教會統治,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搬運了自由、平等、博愛這一人性的共同訴求以達到聯合更多階級群起反抗的目的,在革命成功之后依舊需要以這種“喊口號”的方式在人民面前樹立良好的資產階級政府形象,以便為實際執行保護資本運行和資本擴張的政府程序作掩護。顯然,在資產階級統治的整個歷史進程中所談到的自由、平等、博愛都成了利用人民和服務資本欲望的統治工具。為了使資產階級價值觀易于被世界各國人民接受,便需要進一步采取“偷梁換柱”的把戲,以“普世”概念掩蓋資產階級價值觀的自私本質。這一系列的虛偽性操作鮮明地反映出西方“普世價值”本質上只是一種西方國家宣傳資產階級價值觀的意識形態工具,是一種以“普世”概念麻痹世人的精神鴉片,其內容的虛偽性昭然若揭。真正意義上能夠體現全人類價值共識的價值觀是不需要進行任何門面裝飾的價值觀,正如全人類共同價值,它所弘揚的價值理念,是在全世界人民價值訴求的基礎上凝練得出的價值共識。這些價值共識不是超越于任何現實性之上的形式性表達,而是基于歷史演進和時代更迭的真實性表達。同時,各個國家能依據自身的發展特色設計出實現這些價值內容的多樣載體,使其不像西方“普世價值”一樣淪為空中樓閣,這一可實現性充分反映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真實性。

(四)目標取向的單邊性和多邊性

價值體系的建立與國際秩序的構建緊密相連。縱觀近代以來的歷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但國際秩序是否公正合理則取決于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話語體系的建設。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以自身的霸權地位和絕對優勢獲得了國際話語權,并主導構建了以西方資產階級價值觀為思想核心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西方“普世價值”作為資產階級價值觀的“精裝版”,是使全世界人民認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構建國際秩序中的中心地位并服從這種國際秩序的思想工具,終極意圖旨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一套有利于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秩序的價值體系,建立資本主義全球統治的價值合理性。這一單邊目的不僅體現在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對立上,也體現在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上。資本利益作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構建的深層基礎,一旦資本間的共同利益發生斷裂或沖突,那么相應的國際多邊機制就是“美國優先”的戰略思維,這體現了強烈的單邊性和霸權性色彩。隨著金融危機出現頻率和迫害程度的提高,應該看到“在國際格局演變、國際秩序深度調整背景下,歐美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從內部受到沖擊”[25],內部矛盾性和外在排斥性程度的加深使其更無法適應全球發展的多極化趨勢。當代世界發展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國家說了就算并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進行規范。全人類共同價值以馬克思主義人類關懷和平等交往為內在理念,以全人類利益和福祉的共同實現為最終目標,是構建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秩序的哲學基礎。當前,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氣候變暖、恐怖主義和局部戰爭等全世界人民迫切關心的問題,需要的不是價值沖突論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而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多邊平等和合作共贏理念,是使各個國家能夠平等發言、共同參與解決并維護國家正當發展權益的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五)宣傳方式的霸權性和倡導性

任何統治階級和執政黨都需要通過傳播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價值觀來維護自身統治地位和執政安全,價值觀宣傳方式的不同則能從側面反映出價值觀內容的真假性和統治階級的理論自信程度。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向以新聞媒體的自由性高唱政府的民主性,其根據來源是新聞媒體不受政府的控制。顯然,資產階級政府自身都是資本擺布的木偶,新聞媒體必然也是受資本控制的機器,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政府將配合資本去控制宣傳的內容,避開危害政府形象和資本運行的真實新聞,蓄意制造虛偽新聞愚弄人民的知情權。在對外交往上,資產階級政府更是制造出西方“普世價值”這一意識形態輸出工具。在這一宣傳方式被別國排斥的情況下,它會采取強制性外交手段,以武力作為威脅強制要求他國停止所從事的活動,也會通過制造某種概念將自身的侵略行為合法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以“人權高于主權”的標簽定義人道主義,為自己隨意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提供理論依據。這些自以為高明的“制造術”充分體現了價值觀宣傳方式的霸權思維。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為真理價值觀,具有高度的理論自信,是以開放、透明的方式進行倡導性宣傳。真實性是最好的倡導方式,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提出的,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檢驗,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且中國貢獻的智慧方案并不是要強迫別國照搬應用,而是將自身的發展經驗無償地實現世界共享,并在尊重世界各國國家主權和文明平等交流的基礎上,以倡導的方式主張各個國家根據自身的發展實際與特色加以運用,進而最大范圍和最大限度地凝聚價值共識,為建設美好世界提供價值指引。

四、增進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共識的著力點

通過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道義合理性闡釋和與西方“普世價值”的對比,充分彰顯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獨特優勢,進一步確證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科學性與先進性。站在世界發展的“十字路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把全人類共同價值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本國人民利益的實踐中去”[21]。這一論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政治態度和責任擔當。我們應以“中國之治”“中國方案”“中國經驗”的成功實踐進一步回答“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歷史之問”,推進全人類共同價值從中國倡議向國際共識的偉大轉變。

(一)以“一帶一路”為實踐載體,持續推進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全球行動

任何一種價值理念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現實實踐基礎。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根源于全人類的生產生活實踐。“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已成功從一國倡議轉化成了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截至2023年7月,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26]33,先后被寫進了聯合國相關機構、G20、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上海合作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有關文件中,已發展成為全球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其一,“一帶一路”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10多年來,以開放包容為導向,摒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探索開創共贏、共擔、共治的合作新模式,致力于建設和諧共存的世界,既成就了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也為動蕩世界注入了更多的確定性和穩定性,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發展。其二,“一帶一路”真正踐行了公平與正義。“一帶一路”建設以公平正義為原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充分尊重其在經濟發展水平、要素稟賦狀況、文化宗教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不預設規則標準,不以意識形態劃線,而是基于各方的合作訴求和實際情況,通過充分平等協商解決問題,真正體現了公平和正義的原則追求,既展現了我國致力實現國際公平正義的大國擔當,又為促進世界公平正義提供了經驗智慧。其三,“一帶一路”立足于民主和自由的價值取向。民主自由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中國在民主和人權保障方面的成功實踐也必將以“一帶一路”這一平臺,為全世界探索切實、有效的民主政治形式,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美好世界圖景提供實踐借鑒。總之,依托“一帶一路”實踐平臺,以健全全人類共同價值認同機制、夯實全人類共同價值認同基礎、提升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共識效應為著力點,倡導與全人類共同價值高度一致的協作共贏、平等交往、自由貿易的發展理念,為持續推進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全球行動提供更有力的實踐載體支撐。

(二)以“三大全球倡議”為行動指南,持續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合作網絡

“三大全球倡議”是弘揚和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生動闡釋。國際社會對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實際行動的高度評價進一步凝聚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價值共識。在2021年的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習近平鄭重提出了以“六個堅持”為主要內容的全球發展倡議,高度契合、呼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旨在應對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兩極分化加劇等嚴峻挑戰,從而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2022年,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深入探討了“世界應秉持何種安全理念,各國如何實現共同安全”等關乎人類共同安全的重大議題,提出了以“六個堅持”為核心要義的全球安全倡議,堅持合作之策、秉持共同安全之道以共同應對全球性安全挑戰。2023年,在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的基礎上,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首次提出了以“四個共同倡導”為主要內容的全球文明倡議,廓清文明迷思,為促進世界各文明協調共生發展提供了具體性中國方案,同各國建立了約3 000對友好城市(省州)[26]43合作網絡。持續推進“三大全球倡議”的落實,推動全球伙伴關系與互動進一步加強,促進“聯合國外交”邁向新高。“三大全球倡議”緊密相連、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聚焦全球發展、全球安全和全球文明三大議題,從發展、安全、文明等三個方面為人類社會發展指明了9579a106e218ffddcd25207d2c681c753f28ee72a9134b31cdeea115a146187a方向,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總之,三大全球倡議是習近平全球治理觀的重要體現,“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為解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提供了理念指引,惟有繼續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可持續合作網絡,才能解決人類發展問題,維護人類共同安全,實現人類文明交流。

(三)以一系列“命運共同體”為合作平臺,持續匯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強大合力

立足于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弘揚和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實踐行動,匯聚了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強大合力。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愿景轉化為豐富實踐,有力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27]。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利己主義和保護主義,打破了個別國家唯我獨尊的霸權思維,反映出中國對人類發展方向的獨到見解,對于推動各國團結合作、共創人類美好未來具有重要意義。國際社會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廣泛認可進一步確證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世界共識。近年來,中國在雙邊合作、地區合作和全球治理各領域攜手各方打造了一系列“命運共同體”,有效匯聚了各方主體合力,為解決地區發展和全球性問題作出了中國獨特的貢獻。在雙邊合作中,我國已與老撾、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國等國家共同發布了關于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的行動計劃、聯合聲明,并達成了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共識;在區域層面,積極推動中國-東盟、中國-中亞以及上海合作組織等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在跨區域的范圍內,致力于促進中非、中阿、中拉以及中國-太平洋島國等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在全球治理層面,更是積極倡導并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核安全命運共同體、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全球發展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以及地球生命共同體等。這些多層面、多維度的命運共同體建設,不僅為地區和平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為地區和平發展和世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更為攜手應對解決全球性挑戰和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和增添了動力。總之,這充分表明全人類共同價值已成為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價值共識,其具有的方向引領、行為規范和沖突紓解等功能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提供了重要保障,未來更需要充分利用一系列“命運共同體”合作平臺,持續匯聚強大合力,推進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共識更廣泛、更深入。

(四)以“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嶄新形態,持續凝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思想共識

人類歷史不會終結于某一種文明。人類社會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創造出了各種文明,每一種文明都有其獨特價值,為各國發展提供了深厚底蘊、賦予了鮮明特質,為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過去,中華文明以其強大的包容性與世界其他文明之間互通互鑒,在發展和成就自己的同時也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天,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積極推動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和現代發展,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豐富了世界文明大花園。未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也必將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興盛,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更強勁的文明動力,為人類文明傳承發展開辟新境界。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世界文明多樣性為前提,尊重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反對文化霸權和文化沖突,主張不同文明之間平等對話,秉承文明交流、文明互鑒和文明共存,既是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觀,也是一種全新的世界文明觀,指明了世界文明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方向。它與全人類共同價值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任何一個文明形態都是一種人類存在的范式,其最內核之處就在于核心價值觀,有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文明形態[20]。全人類共同價值正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中,汲取不同文明中有助于人類整體文明發展進步的積極因素,達成的最大范圍內的價值共識,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核心價值觀。可以說,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與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塑造是同一個過程,兩者之間是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共生關系。近年來,伴隨著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全球傳播,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世界呈現了一幅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和傳統社會主義文明的新圖景,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提供了新的選擇。總之,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共識必將伴隨著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嶄新形態的廣泛認同得以進一步深入,為破解世界文明困境提供科學價值指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3.

[2] 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并發表特別致辭 強調解決時代課題,必須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21-01-26(1).

[3] 李威威.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哲學基礎[J].哲學動態,2022(12):13-20.

[4] 楊禮銀.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科學內涵、基本路徑和實現機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3(11):75-84.

[5] 殷文貴.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理論蘊涵、話語特質與時代意義[J].思想理論教育,2023(8):41-48.

[6] 易剛,林伯海.共同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6(7):40-43+77.

[7] 李永勝,張玉容.論全人類共同價值對“普世價值”的超越[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6):77-84.

[8] 寇清杰.全人類共同價值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的關系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6):20-24.

[9] 劉同舫.人類共同價值建設的倫理旨趣與中國方案[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1):268-277.

[10] 戴長征.全人類共同價值與國際關系民主化的中國實踐[J].教學與研究,2022(12):24-34.

[11] 朱繼東,劉愛彤.習近平關于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要論述的國際傳播[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0):1-8.

[12] 馮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國際認同——基于海外社交媒體臉書和推特的數據分析[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2(2):34-46.

[1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8.

[1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9.

[16]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蔡奇主持[N].人民日報,2023-06-03(1).

[17] 閻學通.道義現實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J].國際問題研究,2014(5):102-128+130.

[18] 王公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語境中的全人類共同價值[J].學術月刊,2022(7):5-17.

[19] 蘇冰.論人類共同價值生成的必要性和必然性[J].長春大學學報,2021(11):1-6.

[20] 沈湘平.論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基于特殊性與普遍性關系的視角[J].哲學研究,2022(4):5-14+128.

[21] 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 王滬寧出席[N].人民日報,2021-07-07(1).

[22] 張建云.“全人類共同價值”與西方“普世價值”本質區別的哲學評判——兼評理論界對“普世價值”論的批判[J].鄭州輕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6):1-9.

[23] 吳倬,孟憲東.論社會主導價值觀和個性化價值意識[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16-22.

[24] 韓慶祥,王炳林,郭湛,等.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共同價值[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7(4):5-14.

[25] 金玲.歐美關系重塑:構建從盟友到伙伴的新平衡[J].國際問題研究,2021(2):49-67+131.

[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7] 習近平.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024年6月28日)[N].人民日報,2024-06-29(2).

Discussion on Moral Confirm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f the

Common Value of Humanity

Abstract: The common value of humanity is a value proposition of consensus reached by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o address common challenges, safeguard common interests,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common value of humanity is a new value concept that integration of purpose and law, providing important value guidance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common value of humanity transcends the Western "universal valu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erms of class stance, value concept, ideological content, goal orientation,propaganda methods and so on.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f the Common Values of Humanity, we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Take the "the Belt and Road" as the practice carrier,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global action of the common values of all mankind.Taking the "Three Global Initiatives" as the action guide, continuously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shared values for all mankind.Using a series of "communities with a shared future" as a cooperation platform, we continuously gather a strong collective force of common values for all humanity.And the ideological consensus of consolidating the common values of all humanity through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 the Common Value of Humanity; western "Universal Value"; value consensus;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world history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青青草91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99视频全部免费|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国产噜噜噜|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综合久久五月天| 亚洲综合天堂网|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狠狠操夜夜爽|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欧美激情伊人|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亚洲小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久久网欧美|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97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精品9|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jizz国产在线|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999福利激情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久草视频|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看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精品第页|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91青青草视频|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a级片| 999国产精品| 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天堂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91av在线| 91久久大香线蕉|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91免费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