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是學前教育領域的一項常見話題,是家庭、幼兒園教育中的一項常規活動。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來保證幼小銜接的順利進行,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全面地解讀了為什么要進行幼小銜接及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吨笇б庖姟返母郊弧队變簣@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以下簡稱《指導要點》)將學前階段入學準備分為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四個方面。其中幼兒勞動教育是生活準備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家長要以幼兒為中心,循序漸進地開展科學的幼兒勞動教育,幫助幼兒完成入學準備,成為“有準備的兒童”。
幼兒勞動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勞動教育關系到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影響教師能否有效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影響幼兒入學準備的效果。面對部分家長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認知偏差,部分家長缺乏對幼兒勞動教育的科學指導這一現實困境,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家庭勞動教育應著眼于培養“有準備的兒童”,使幼兒掌握科學的勞動教育方法,為幼小銜接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一、幼小銜接中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價值旨向
勞動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勞動與生產相結合”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個體的重要途徑。勞動教育是現代學校教育的一項內容,是發展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3月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勞動教育進行了頂層設計,同年7月教育部印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則對不同學段的勞動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幼兒全面而系統化的教育體系中,家庭勞動教育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家庭勞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并發揮其基礎性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一)家庭勞動教育關系到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
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家庭勞動教育是指父母或長輩有意識地在家庭環境中對幼兒進行的教育活動。家長應充分發掘勞動在培養道德、啟迪智慧、強化體質、培育美感等方面的教育價值。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是幼小銜接階段的重要目標。
幼兒的勞動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是在實際體驗中開展的。在日常生活中,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開始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念,如認為“聽從老師的話是好孩子”“打人是壞孩子”,并將他人的評價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針對“如何引導自然狀態下的幼兒走向成熟”這一問題,家長可以與幼兒共同閱讀故事書,參與田間勞作,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從而培養幼兒尊重勞動者和勞動成果的美德。家長也可以通過開展整理書籍、收拾餐具等活動,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家庭勞動教育有助于幼兒更好地達成立德樹人的德育目標,為幼小銜接做好生活準備和社會準備。在學前教育階段,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生活中培養幼兒整理、收納物品的能力,引導幼兒在玩完玩具后,根據玩具的種類、功能、材質等學會分類整理,以激發幼兒的勞動興趣。在收納、整理玩具的過程中,幼兒的分類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和觀察力得到逐步提高。在打掃衛生、洗碗、扔垃圾等活動中,幼兒的身體耐力、肢體協調性明顯增強。經過幼兒辛勤的勞動,飯后凌亂的餐桌變得整潔,雜亂無章的玩具、圖書經過整理和收納后變得井然有序。
(二)家庭勞動教育影響教師能否有效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幼兒園是開展學前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卻并非唯一的教育環境。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合作,是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有效方式,也是確保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的重要保障。勞動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常會依據計劃開展相關活動,以提升幼兒的勞動素養。家長也要承擔起勞動教育的職責,主動在家庭中開展勞動教育,并在遇到問題時,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采納教師的建議,以防止勞動教育的盲目性,確保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勞動教育的效果不受影響。在實施幼小銜接的勞動教育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參與。此外,家庭教育中勞動教育的實施效果將直接影響教師在園所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
(三)家庭勞動教育影響幼兒入學準備的成效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應“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幼兒勞動教育應貫穿各個年齡段,在提升幼兒勞動素養的同時,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幼小銜接的核心在于確保在學前教育階段能為幼兒提供充分的入學準備,同時小學階段應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在學前教育階段,入學準備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對幼兒實施勞動教育。通過實施勞動教育,可以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從而培養其科學的勞動素養。
二、幼小銜接中的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實踐策略
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應結合《指導要點》,積極轉變勞動教育觀念、制訂具體的勞動計劃、把握科學的指導方法,以促進家庭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為培養具有勞動素養的幼兒做好準備。
(一)家長轉變勞動教育觀念,挖掘家庭勞動教育的價值
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實施首先需要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正確看待家庭勞動教育的價值。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幼兒的心靈是在勞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關鍵的問題是要使幼兒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為人的天性和習慣。家長應轉變“重智育輕勞動教育”的固有觀念,認識到勞動對培養幼兒良好品質具有積極影響。
幼兒的勞動實踐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家庭教育是幼兒勞動教育的起點,在其樹立終身勞動觀念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家長應摒棄對勞動教育的固有偏見,將勞動教育自然融入兒童的日常生活,通過講述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吟唱兒歌、進行情境模擬等多樣化方式,增強勞動活動的趣味性,發掘家庭勞動教育的深層價值。這可以使勞動教育成為幼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養幼兒成為“有準備的兒童”,為幼兒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家長制訂家庭勞動計劃,深化勞動教育家庭基礎
家庭在實施幼兒勞動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幼兒園保教活動的有機結合,可以為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做好準備。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制訂相應的家庭勞動教育計劃,并對孩子的日常勞動活動進行周密的安排。在這一過程中,勞動計劃表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其基本構成要素包括幼兒的年齡段、具體的勞動任務、預期的行為目標及相應的評價標準。
在年齡段一欄,家長需要填寫幼兒的年齡范圍,如3~4歲、4~5歲、5~6歲。在勞動任務一欄,家長應填寫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具體勞動事項,包括服務自我、服務他人、種植活動、手工活動。在行為目標一欄,家長應填寫幼兒具體的勞動項目,幼兒應該做出的一些關鍵行為。例如,在服務自我任務中,3~4歲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位。在評價標準一欄,家長需要填寫勞動教育效果,并根據目標作出評價,這是勞動教育的必要環節。
(三)家長掌握科學的勞動教育指導方法,幫助幼兒積累勞動經驗
幼兒家庭勞動教育離不開科學的指導方法??鬃釉裕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奔议L應以身作則,成為幼兒勞動模仿的典范,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家庭勞動,及時發現并解決幼兒在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成為幼兒勞動的堅強后盾。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去想。”家長應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勇于實踐,發掘他們勞動的潛能,使他們在勞動的領域中自由探索。幼兒身心發展尚未成熟、認知能力薄弱,其勞動觀念正處于形成階段,勞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家長的科學指導顯得至關重要。
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引導幼兒參與勞動的過程中,家長應根據具體的勞動內容選擇適宜的方法。例如,在開展手工勞動時,家長可以與幼兒共同參與,體驗合作的樂趣;通過設定固定時間讓幼兒負責給家中的植物澆水,并在初期給予提醒,使其逐漸養成給植物定時澆水的良好習慣。面對幼兒在勞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誤”,如清洗襪子后殘留泡沫、手工制品制作不完整、綠蘿澆水過多,或在整理餐具時不小心打碎碗碟等,家長應以寬容的態度接納這些“勞動失誤”,營造積極的勞動氛圍,從而培養幼兒積極主動的勞動觀念和行為,促進他們主動積累勞動經驗。
結語
勞動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促進個體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家庭勞動教育在這一系統工程中奠定了基礎。因此,提高家庭勞動教育的質量,對培養具有高素質勞動素養的幼兒至關重要。這不僅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還是達成培養“有準備的兒童”目標的重要一步。
(作者單位:商丘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