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數學代數和幾何領域,笛卡爾平面直角坐標系似橋梁.本文從初中數學模塊著手,用典例引發對笛卡爾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笛卡爾平面直角坐標系;解題
數學新課標強調: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1637年法國數學家笛卡爾創建平面直角坐標系,將有序數對與平面的點一一對應,猶如“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為研究數學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本文從初中數學“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模塊出發,尋找笛卡爾平面直角坐標系的足跡.
1 笛卡爾平面直角坐標系在“數與代數”的足跡
數軸是初中數學建立的第一個模型,是后續學習的基礎,將抽象的數與具體的點聯系,實現數形結合.“數與代數”包括:數、式、方程(組)及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應用、函數.
例1 小明問:“奶奶,您多大啦?”奶奶說:“我如果是你現在這么大,你還要37年才能出生;你如果是我現在這么大,我就119歲啦!”問:奶奶現在多少歲?
解析 此代數題,如用數軸,數形結合去思考,會有新視角.
如圖1,木棒置于數軸(單位長度1cm)上,它最左端與點A重合,最右端與點B重合,奶奶與小明的年齡差:[119-(-37)]÷3=52,即奶奶現在119-52=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