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學質量已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議題,特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邏輯的培養尤為重要.本文聚焦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通過深入分析該方法的核心理念和實施策略,發現問題導學法能顯著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為后續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本文對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加以分析,提出具體應用措施,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提供必要幫助.
【關鍵詞】 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策略
1 引言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教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傳統教學方法由于其刻板與單一性,已無法滿足現代學生對于學習深度與廣度的需求,更難以有效促進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發展,教育者急需探索實施更具創新性與實效性的教學策略.問題導學法便是其中之一,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解決問題,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索欲望,旨在全面剖析問題導學法的教學策略,以期為初中數學教育的改革貢獻一份力量,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新且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2 初中數學教學運用問題導學法的作用
2.1 促進知識鞏固
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前,需深入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有針對性的問題設計,體現教學的科學性,更使問題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通過將問題與現實生活以及學生已有認知相結合,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有趣,可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析問題過程中,學生得以鞏固已學知識,并有機會在能力范圍內拓展學習,優化預習以及復習效果.
2.2 營造良好氛圍
初中數學知識容量大、難度高、抽象性強,對學生而言是一項挑戰,通過問題導學法的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開積極討論,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這種教學方式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2.3 提升學生能力
在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旅程從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開始,之后自然過渡到新的課程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注重學習與思考的融合,逐步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意識、抽象思維以及實際應用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將養成獨立思考以及自主學習習慣,具備適應個人終身發展的學習能力,這種能力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科上取得優異成績,更將對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3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3.1 課堂問題缺乏意義
課堂提問不僅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更是引領學生思考、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手段,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設計課堂問題時,對問題的難易程度把握不夠精準,導致設計出的問題要么難度過低,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要么難度過高,使得學生難以理解與解答,影響問題導學法的教學效果.這種問題的設計缺乏針對性,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無法準確檢測出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3.2 缺乏鼓勵和引導
問題導學法的精髓在于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與求知欲望,同時培養問題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并未給予學生足夠鼓勵與引導.當學生面對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時,如果教師沒有及時鼓勵與引導,學生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如果教師未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學生就會失去培養自主學習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機會[1].
4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4.1 運用問題導學,開啟思維大門
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普遍面臨思維受限的問題,通常只是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數學知識,機械完成數學練習題,缺乏對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與探索.這種刻板的學習方式使學習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嚴重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影響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為解決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思維問題,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激發學生思維活力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問題導學策略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強烈求知欲,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使他們在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
在實施問題導學策略時,教師需關注以下三個關鍵問題.其一,問題情境的設計要具有層次性,以適應不同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從問題中得到啟發和思考的機會;其二,問題情境需具有激勵性,能滿足學生內心的需求,激發學生的思考動力,增強其自主學習信心,并在解決問題后獲得成就感;其三,問題情境還應具有引導性,當學生在回答中出現錯誤時,教師需通過問題的延伸與拓展,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及時糾正.
例如 以七年級數學中的“相反數”知識點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導學活動,迅速引發學生對相反數的關注與思考.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如果我在商店買了一個面包,付出了5元,那么我的錢包和商戶的錢包分別會發生什么變化?這兩個變化之間有什么關系?”“你認為什么是相反數?能否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通過你的例子,你能總結出相反數的一些性質嗎?”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相反數的概念.通過思考這些問題,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數的含義,還能為后續的數學概念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精神[2].
4.2 運用問題導學,增強課堂趣味性
初中數學課堂因其嚴謹的邏輯性和深奧的知識體系,往往讓學生覺得單調且缺乏趣味,這種情況導致學生難以深入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學習興趣逐漸喪失,甚至有些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陷入學習困境.為重新點燃學生對數學的熱情,教師需刻意增強課堂趣味性,使之變得生動且引人入勝.問題導學法便是極具潛力的教學策略,能有效將數學知識與有趣的情境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徹底改變過去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
例如 當教師講授七年級數學上冊“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一章節知識點時,可以采用微課這種富有創新性的教學手段,能生動展示數據是如何被收集、整理以及通過直方圖呈現出來的,使這些抽象概念變得直觀易懂.微課尾聲,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個問題情境:“你是否能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數據收集、整理與描述呢?”這樣的問題設置,能將原本看似乏味的實踐任務,轉變為學生樂于參與的探索性游戲.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既可選擇獨立完成實驗探索,也可與小組成員攜手合作,共同體驗數學實驗的樂趣,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習效率,真正踐行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通過采用這種充滿創意與趣味的教學方法,教師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創新思維,應積極探索并實踐更多類似的教學策略,以不斷豐富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最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全面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3].
4.3 鼓勵質疑提問,培養數學思維
學習本質上應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思考與探索過程,而非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這正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學方法的核心理念.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身份發生了轉變,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引路人.為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鼓勵他們提出質疑、發表見解,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主性,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及創新精神.在問題導學法的教學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提問環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表達疑惑.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可以巧妙地提供一些能引發學生質疑的教學材料,選擇一些存在邏輯矛盾或易產生誤解的題目,或者展示一些相互沖突的解題方法,以此作為激發學生思考的觸媒.
例如 以九年級下冊的“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圓與直線相交”的動態圖象,但在解說時,故意用“這里的圓與直線是相切關系”來表述,表述上的“錯誤”迅速激發學生的警覺性,他們可能立刻提出疑問:“老師,這里的圓和直線看起來是相交關系,而不是相切關系啊?”當學生提出這樣的質疑時,教師不僅要給予積極的肯定與鼓勵,還要引導學生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要求學生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解釋,學生在提出問題以及解釋問題的過程中,能加深對“圓與直線相交、相切關系及其特點”的理解,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以及口頭表達能力[4].
4.4 運用問題導學,促進學科整合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科間的有機整合,旨在打破傳統教學中各學科孤立的狀態,通過跨學科融合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這一理念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要求教師不僅關注數學知識的傳授,還需積極探索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嶄露頭角,成為富有創新性與實效性的教學方法,該模式通過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有效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更能培養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協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習能力的質的飛躍.
例如 以“勾股定理”這一初中數學重要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巧妙地將美術學科中的圖形設計元素融入數學教學,課堂尾聲,教師可以設置創新的問題導學環節,邀請學生運用所學勾股定理知識與美術素養,設計一幅既體現數學原理又富有美感的思維導圖,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與創造力.教師還可將數學與歷史學科緊密結合,通過講述勾股定理的歷史背景與發現過程,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與深度.可以介紹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是如何在數千年前發現并證明勾股定理的,以及這一定理在古代建筑和土地測量中的實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5].
5 結語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問題導學法這一獨特教學策略,通過巧妙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索,點燃學生對數學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活潑、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數學與其他科目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寬知識視野.問題導學法的獨到之處在于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鍛煉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使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能力,通過踐行這一富有創意的教學方式,教師能夠穩步提升數學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深入領悟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顧莉.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導學,2020(S2):85-86.
[2]楊志.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50):61-62.
[3]宋美霞.借助問題導學法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研究,2020(35):93-94.
[4]田琛.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289-290.
[5]穆振華.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