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討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中課題選擇的重要性及選題策略.項目式教學課題的選擇不僅關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更是提升他們實際應用能力的關鍵.本文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課題選擇策略,旨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升學習效果.同時,列舉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的課題選擇案例,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共同推動初中數學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要探索在不同情境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尋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克服困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欣賞并嘗試創造數學美[1].而項目式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完成一個項目,通過對這個項目的了解和把握,建立知識結構,探究得到新的知識概念[2].它強調以項目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以實際應用為目的,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中,課題選擇是項目式教學的關鍵環節,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課題,是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成功的關鍵.
1 課題選擇的重要性
一個恰當的主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引導他們深入探索、積極實踐,從而取得更為顯著的學習成果,所以,選擇適宜的主題是保障項目學習有效性的關鍵[3].
1.1 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適宜的項目式數學課題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投入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這樣的課題通常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讓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 設計一個關于“城市規劃中的數學問題”的課題,學生們可以通過研究城市布局、道路規劃、建筑高度限制等實際問題,深入了解幾何、比例、函數等數學概念的應用.這樣的課題不僅可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還能讓他們體會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適宜的數學項目式教學課題通過分組合作,學生們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啟發,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生們在合作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只有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價值,才能夠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
1.2 能夠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適宜的項目式數學課題是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課題,教師能夠引導他們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例如 設立一個關于“優化購物策略”的項目,學生需運用所學的概率、統計和代數知識,分析不同商品的價格、折扣和優惠券策略,以制訂出最經濟的購物方案.這樣的課題不僅考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求他們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需要自主思考、探索和創新,這不僅能夠鍛煉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與同伴的合作和交流,學生還能夠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因此,選擇適宜的項目式數學課題對于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至關重要.
2 課題選擇的策略
2.1 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課題的選擇,應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具有趣味性、開放性、探究性的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在進入高效學習狀態以后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發散思維,主動思考,積極探究[2].首先,結合生活實際的課題選擇能夠簡化問題.初中數學的知識點往往抽象而復雜,但當我們將其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就能夠使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而有趣.例如,可以選擇“家庭預算規劃”作為課題,讓學生通過數學計算來管理家庭的開支和收入.其次,結合生活實際的課題選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通過選擇與生活實際相關的課題,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并在實踐中掌握數學知識.此外,結合生活實際的課題選擇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將數學課題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如“交通擁堵問題的數學分析”,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激發他們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的意愿.因此,在選擇課題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需求,選擇那些既具有教育意義又能夠引發學生共鳴的課題.
2.2 強調跨學科融合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課題選擇時,可以注重跨學科融合,選擇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課題.首先,跨學科融合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通過將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更全面地理解數學的應用場景和價值,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其次,跨學科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個學科的知識來解決.通過選擇跨學科融合的課題,可以讓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跨學科融合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學生往往對單一學科的學習感到枯燥和乏味,而跨學科融合的課題能夠帶來新鮮感和挑戰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所以,教師在選擇課題時,可以選擇那些能夠體現數學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課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
2.3 注重思維訓練
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課題選擇注重思維訓練,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至關重要.首先,思維訓練是數學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工具.通過選擇注重思維訓練的課題,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提升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選擇涉及邏輯推理和證明的課題,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運用數學語言進行精確表達,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其次,注重思維訓練的課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數學項目式教學中,選擇一些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課題,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此外,思維訓練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通過選擇注重思維訓練的課題,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因此,在選擇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課題時,教師應注重思維訓練,選擇那些能夠鍛煉學生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課題.
3 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課題選擇范例
根據課程標準可知,初中數學可以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三個部分,在進行項目式教學時可以以某一部分為主進行課程設計,也可以將三部分融合在一起設計一個綜合性的課題.下面舉例說明項目式課題“校園平面圖的繪制”的選題過程.
3.1 教材分析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教材內容從基礎概念出發,在介紹了點、線、面、角等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后,著重探討了平面圖形的性質和分類,包括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等,使學生對這些基礎圖形有深入的理解.此外,線段和角的測量、直線與平面的關系、空間幾何圖形、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學習提升了學生空間想象力、圖形或位置的描述能力.除了以上知識點外,人教版初中數學圖形與幾何內容還注重培養學生的直觀與推理能力,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幾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幾何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課標分析
課程標準將初中階段圖形與幾何領域分為“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化”和“圖形與坐標”三個主題.“圖形的性質”強調學生了解點、線、面、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以及圓的概念,知道圖形的共性、特征與區別;“圖形的變化”強調學生理解軸對稱、旋轉以及平移三類基本圖形運動,了解圖形的相似,知道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并能夠運用銳角三角函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過程且知道簡單立體圖形的側面展開圖,發展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圖形與坐標”強調學生感悟平面直角坐標系是溝通代數與幾何的橋梁,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用坐標描述幾何圖形的位置,用坐標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在具體的現實情境中要求學生學會從幾何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5].
3.3 學情分析
從所學理論知識來看,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認識了各種基本的幾何圖形,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圖形測量與繪制,同時比例尺的學習為校園平面圖的繪制提供了支持.另外,七年級下冊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學習可以更方便地表示出地理位置,這為學生繪制校園平面圖提供了新的思路.從學生的情感態度來看,解決身邊觸手可及的實際問題更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親身參與和實際操作,學生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問題,并嘗試尋找解決方案.問題的解決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還帶來了自信心與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探索和學習的熱情.
根據以上分析,該課題具有一定的可實施性,并且符合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課題選擇的策略.
首先,該課題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選擇對校園這個熟悉的環境進行平面圖繪制,學生對活動任務的完成會更容易,并且學生通過繪制平面圖,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校園的布局和結構,熟悉校園內的各個區域和設施.同時,平面圖還可以用于校園規劃、活動安排等實際場景中,為學校的日常管理和活動組織提供便利.
其次,該課題也做到了跨學科的融合,在平面圖繪制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地理知識來確定校園內的各個地點的準確位置,了解校園的地形地貌,他們還需要借助美術知識來美化圖紙,使其更具觀賞性和可讀性,并且信息技術也為平面圖繪制提供了便利,如使用數字化工具進行精確測量和繪圖,大大提高了繪圖的效率和準確性.
最后,該課題注重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在平面圖繪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觀察、分析和推理,要從多個角度觀察校園,捕捉各個細節,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準確測量,要求學生根據實地測量的數據,在腦海中構建出校園的立體形象,并在圖紙上將其呈現出來,這一系列的思維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4 結語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技術的飛速發展,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的課題選擇將更加注重跨學科整合、實踐應用,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更為全面的知識體系,提升綜合素質,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課題的選擇還要注重個性化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興趣點,激發學習動力.另外,課題選擇也應更加注重創新性和前沿性,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和科技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探究精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4-15.
[2]程香麗.初中數學課堂項目式教學法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24(01):34-36.
[3]施婷婷.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項目式學習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25):35-37.
[4]趙琨.基于新課標的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4(10):66-68.
[5]王曉瑞.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項目式學習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