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立珍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女攝影家協會會員。自2013年學習攝影以來,癡迷于光影世界里的萬千變化,沉醉于創作中的美好感受,通過不斷的學習努力,多次在國家級攝影比賽中獲獎。

拍攝飛鳥也被形象地稱為“打鳥”,“打鳥”這個聽似略顯殘忍的詞在攝影界被賦予了完全不一樣的含義,使用手中的長槍短炮讓一只只飛舞的精靈以最美的姿態定格在那方寸之間。那么,拍攝飛鳥有哪些攝影技巧呢?怎么才能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呢?
首先是在哪拍鳥?
畢竟天天出遠門去拍鳥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需要了解自己住處附近有哪些鳥類,有哪些適合拍攝的地點。
了解附近的鳥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網絡查詢當地的鳥類分布、生活習性等。也可以咨詢當地的拍鳥俱樂部,拍鳥協會,攝影協會等攝友,交流鳥類拍攝經驗等。我們要了解拍攝主體,才有可能拍到鳥類,拍出作品。
當我們了解了當地鳥類分布后,就要前往拍攝。尋找一個好的拍攝地點是必須的,要環境優美、足夠隱蔽、盡量在高處。拍鳥時,將鳥兒與背景相融,會讓畫面效果更好。所以拍攝鳥類需要進行簡易的偽裝,否則會讓鳥兒受驚嚇而飛走,建議穿上軍綠色迷彩服等,不要穿鮮艷或亮色服裝。拍攝時要安靜等待,不要頻繁走動,要有耐心。
其次是相機和鏡頭選擇。
拍鳥的器材很關鍵,相機的要求并不高,單反入門級都能拍攝,入門機和高端機的區別在于畫質、對焦效果、高速連拍等。最關鍵的器材還是鏡頭。拍攝鳥類的鏡頭最好是超過300mm,定焦或變焦皆可。鳥類的警覺性很強,拍攝時不能過于靠近,這就限制了手機、單反套機等設備的拍攝,所以300mm 以上焦段的長焦鏡頭是必備選擇。
再次是光線的利用。



和拍攝任何題材一樣,光線也是拍鳥時的一大考慮因素。通常鳥類攝影者會在早上以及近黃昏時拍攝,除了為配合鳥類的覓食習慣,也考慮到這兩段時間可以充分利用到太陽的側光,且此時光線柔和,色調美麗且沒有濃重陰影,高光區和暗部都有不錯的細節。
由于陽光以較傾斜的角度照射,因此可以按需要自己走位配合,當太陽在自己后方時就可以用順光,順光狀態下,不但鳥類羽毛顏色好,天空色彩也很藍,形成的視覺效果較為強烈。而當拍攝在樹林、草叢的鳥類,又或者畫面的背景較暗時,就可以用逆光方法拍攝,令陽光勾畫出鳥類的輪廓,增加相片的立體感。
最后就是拍攝角度的選擇也很重要。最好的角度是拍攝鳥兒的側面,盡量選擇平視和中等仰角,高高在上的鳥兒不容易出效果。另外還要注意選擇好位置,避開樹枝、樹葉的遮擋。
拍攝鳥兒還有一個技巧就是拍攝剪影,鳥類剪影攝影作品畫面會非常簡潔,主體輪廓十分清晰,也會讓你的照片更有氛圍感。出色的剪影構圖,清晰的鳥類輪廓,往往呈現出強有力的視覺效果。
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拍攝鳥兒,一定要注意保護和尊重鳥兒的生活習慣,不要干擾它們的生活,更不要傷害它們。在拍攝過程中,也要注意保護鳥類的生活棲息地,并遵守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