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從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創新活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筆者創設了“毛筆存放器制作”項目活動,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
聯系實際,發現問題
開展創客教育,活動的設計需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通過實際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師們在設計活動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現實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設計、制作。最終,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毛筆存放器制作”項目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從自己身邊的現象中發現問題。學生發現,學校是書法特色校,每次全校進行軟筆書法練習的時候,水房里總會有很多學生在排隊涮毛筆。然而,學生并未學習過毛筆涮洗方法,導致刷不干凈,樓道里因此會時常漂蕩著異味。同時,毛筆涮不干凈會降低練字效率。
基于這種學生身邊真實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讓學生設計開放性比較強的毛筆存放器。活動開始前,筆者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學習,掌握基本的設計思路,自主設計作品。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筆者將手工制作、數學測量、美術設計、3D打印等各學科知識相融合,實現創意物化。
真實的問題引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開始分組進行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親歷實踐性的學習過程,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經驗,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
動手實踐,解決問題
除了關注學生的認知,教師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因此,在活動中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找到自信、增強興趣,進行創新設計。
學生在前期研究分析的基礎上,繪制了毛筆存放器的設計草圖,之后,利用廢舊物品開始動手制作,將用過的毛筆放到了自己制作的毛筆存放器中進行驗證,并每天填寫關于毛筆干濕度和氣味的記錄表。
在實驗中,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小組間互相交流,對原有設計進行修改和完善。解決了一個個問題后,學生們最終成功制作出了第一版毛筆存放器。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生提出了新的問題:當前的毛筆存放器,一是不美觀,制作粗糙;二是不容易批量生產,每次制作的成品都不太一樣。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們利用3D軟件設計制作建模,經過了討論、修改、完善的過程,最終各組都完成了3D模型的制作。
團隊合作,直面挑戰
在團體協作中,學生可以提出更多解決方案,在交流后,作出更準確的選擇并在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智慧和知識。因此,在遇到問題時,發揮團隊力量,克服困難,直面各種挑戰,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毛筆存放器制作”項目活動開始后,學生們進行了分組,各組學生充分發揮團隊的優勢。例如,善于交際的學生負責與各學科教師進行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個學生在團隊中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都負有重要的責任。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逐步培養起了責任意識,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
在研究的中后期,學生們制作的毛筆存放器在書法教室里進行試用,學生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在移動過程中,毛筆存放器中的水容易灑出;二是低年級學生將毛筆放入存放器時,容易戳到筆尖,使筆尖變彎,影響下次使用。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各組學生不怕困難,仔細研究,互相合作,共同交流,終于設計出了解決方案:加入擋板,解決了灑水的問題;通過分體式結構設計,解決了戳到筆尖的問題。
評價交流,突破課堂
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評價交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進而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堂教學目的。
在交流中,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不僅能提高繼續學習的興趣,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展示交流不只限于課堂,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展示平臺和空間,讓他們有機會進行更多交流。學生們帶著設計的毛筆存放器作品參加了北京少年科學院組織的“小院士”競賽。學生進行了現場展示和匯報答辯,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最終獲得北京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一等獎。
總之,開展創客教育,學校和教師要結合校情、學情,深入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幫助學生在創客教育活動中獲得更深刻的體驗。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農村小學創客教育校本化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DDB22477)的研究成果
編輯 _ 曹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