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戶外建構游戲的活動空間更加廣闊,建構材料也更加豐富和大型,便于幼兒開展多種情境性游戲,如:幼兒可以在搭建的道路上行走,也可以走進搭建的房子中進行游戲。這樣自由度高、互動性強的建構游戲有助于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搭建出各種獨特的作品。在搭建的過程中,幼兒需要與同伴協商、分工、合作,這能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搬運材料、搭建結構等體力活動,有助于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挑戰,需要他們應用智慧去解決,這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能提高幼兒應對挑戰的能力。
戶外大型建構游戲還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關,如“我們的城市”游戲,有助于幼兒了解社會、認識世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結構。本文便以中班戶外建構游戲活動“我們的城市”為例,記錄游戲過程并總結幾點游戲指導策略。
一、初探建構游戲,鼓勵幼兒與材料大膽互動
中班幼兒第一次進入戶外大型積木區,他們對積木材料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抓住了這一契機,鼓勵他們大膽地與游戲材料進行互動。
1.召開兒童會議
在游戲前,教師組織幼兒召開“兒童會議”,讓幼兒自由商量第一次游戲怎么玩,進而支持他們通過自由拼搭來認識和熟悉積木材料。隨后,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戶外積木區,提示幼兒將積木柜打開,邊走邊觀察:積木區有哪些積木材料?你準備搭什么?想用哪些積木來搭建?借助提問激發幼兒自由討論的欲望,支持他們自發組織兒童會議,結伴商量、討論看到的積木材料以及搭建計劃,鼓勵他們與想法相同的幼兒結伴搭建。
2.鼓勵與材料互動
教師在觀察幼兒使用積木材料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搭建了什么、使用了哪些積木材料、是怎樣搭建的等。在幼兒說不出積木名稱時,教師鼓勵幼兒想一想這塊積木是什么形狀、像什么,自主給積木材料命名。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幼兒熟悉材料,與戶外建構材料互動。
3.重視評價環節
教師可用拍照錄視頻的方式記elYpwjlTjXVKcd1r3peBPQ==錄下幼兒使用積木材料的情況及搭建過程。在評價環節,教師還可用一體機播放過程性圖片,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搭建作品。最后,教師需結合觀察時拍下的照片和視頻進行總結,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所使用的積木材料的了解。此外,還可讓幼兒對未使用的積木材料產生關注,為下一次游戲活動做鋪墊。
二、生成游戲主題,制訂游戲計劃
在幼兒搭建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持續、認真地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敏銳地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分析其價值,引導幼兒將零散的經驗歸納、整理,進而生成游戲主題,并制訂游戲計劃。
1.回顧經驗,生成游戲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回顧前幾次搭建的作品,幼兒搭建了城門、房子、馬路、汽車、公園、游樂場等。然后,教師可通過舉例和提問進行引導:“你們搭建得很好,我們可以將搭建出來的作品組合到一起嗎?小區里有房子、花壇、停車場等,想一想還有哪些?”幼兒覺得他們搭建的作品里都有,教師及時總結,引導幼兒圍繞“我們的城市”這一建構游戲主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思考搭建城市的建筑類型和搭建材料。
2.順應話題,制訂游戲計劃
幼兒表達自己想搭建城市中的哪一部分時,教師引導他們用簡單的圖標記錄下來,粘貼在事先準備好的場地圖中,并思考如何合理布局,如:城門在城市的哪里?房子可以建在哪里?公園可以建在哪里?游樂場呢?待幼兒把圖標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你們都是小小城市設計師,建造城市的設計圖完成了,你知道你要搭建的地方在哪里嗎?教師將戶外建構場地的照片和城市設計圖并排擺放,引導幼兒將建筑位置與戶外場地圖相應的位置一一對應,激發幼兒進行空間想象,進一步明確搭建的內容和方位,從而在游戲中按制訂的游戲計劃進行搭建。游戲開始后,教師提醒幼兒將游戲計劃帶入搭建場地,并鼓勵他們按自己的搭建意愿自由組合、分工合作。
3.觀察發現,協助解決問題
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持續、細致地觀察,及時發現幼兒在搭建中出現的問題,如計劃執行、搭建方法、合作情況、材料的使用、建筑的布局等。教師要及時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并分析。如:幼兒爭搶同一種類型的積木材料,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參與游戲的方式提示幼兒關注積木材料的多樣性。又如:搭沙發的幼兒和搭城門的幼兒爭搶中空類積木,教師可以提示幼兒沙發扶手是弧形的,手臂放在上面很舒服,引導幼兒關注其他形狀的積木,嘗試使用更多形狀的積木材料。
4.分享介紹,總結經驗
在游戲評價環節,教師可引導幼兒分組介紹自己的搭建作品,針對搭建中出現的不同問題引導幼兒尋找和思考原因,如:你們搭建了什么?使用了哪些材料?是否完成了你的設計?請你想一想搭建時有什么問題?教師還可通過“魔毯”活動帶領幼兒游覽城市,重點欣賞不同城市的建筑、設施等,豐富幼兒的建構經驗。在室內建筑區也可同步進行城市搭建,引導幼兒一同搜集、繪畫、設計自己喜歡的城市圖片,布置在建筑區中,不斷積累搭建素材,豐富搭建經驗。
三、調整游戲材料,推進游戲多樣化發展
游戲材料和幼兒發展之間存在一種雙向關系,材料的種類特點能刺激幼兒的行為方式,而幼兒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對材料的操作方式。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對各種游戲材料的探索行為,可以促進其認知、行為、情感等多方面的發展,有利于游戲的推進。在“我們的城市”建構游戲中,調整游戲材料、推進游戲多樣性發展的指導策略是:
1.關注興趣,調整游戲材料
在經歷兩次搭建游戲后,幼兒的搭建水平明顯提高,有些幼兒的游戲興趣開始轉移,他們不再專注搭建本身,開始進行角色扮演。于是,我們試著減少積木材料的數量,觀察幼兒在缺少積木材料的情況下如何游戲。游戲開始后,教師組織幼兒進入游戲區,告知他們今天只能用中間三個積木柜里的積木來搭建。教師觀察幼兒在缺少積木材料的情況下是否能創造性地使用材料或開展游戲,以及用哪些方法去解決某些材料不夠的問題。
2.支持鼓勵,開展多樣化游戲
游戲開始了,男孩子還是更加關注搭建游戲本身,搭建大門的幼兒已經能用對稱的方式搭建。由于本次游戲材料有所控制,他不斷尋找一樣的積木材料進行對稱壘高,嘗試了很多次,大門都倒了,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從他的搭建行為可以看出,他在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師沒有過多干預,做好觀察、記錄和鼓勵。
女孩子在今天的游戲中并不專注于搭建,而是匆匆地找了一些紙磚和中空類積木進行簡單的圍合,搭建好桌子、椅子后便開始了角色游戲。她們還能將生活經驗進行遷移,在此之前,幼兒園組織了消防演習活動,她們想到了失火的游戲情節,并能關注到其他幼兒的搭建情況,還會跑到搭建消防車的幼兒那里去請求幫忙滅火。在她們的創造性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觀察、社交能力的提升,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鼓勵表征,建立溝通
教師通過調整游戲方式,促進了幼兒多樣化游戲的生成,教師有效的指導策略推進了幼兒游戲的發展和新內容的產生。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都會提醒幼兒將今天的游戲記錄在本子上。教師與幼兒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游戲想法,用提問引導他們表達,并將其用文字記錄下來,做好游戲資料的收集。這是分析幼兒游戲行為、評價幼兒游戲水平的依據,更為開展下階段游戲提供參考。
四、堅守兒童立場,做好教育支持
中班建構游戲“我們的城市”告一段落,在游戲的開展、指導和推進過程中我們堅守兒童立場,做好教育支持。以下為我們總結出的戶外建構游戲指導策略。
1.支持幼兒與游戲材料充分互動
教師應充分了解中班幼兒對建構材料的興趣與需求,支持幼兒自主選擇建構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探索與操作,給材料命名,充分與建構材料互動。教師做好支持和引導,觀察記錄幼兒與建構材料互動的情況,記錄他們行為表現和互動情況,適時介入并提供指導和支持。應重視游戲的評價環節,耐心傾聽幼兒的游戲分享,及時給予幼兒反饋及鼓勵,肯定幼兒的進步,激發幼兒的自信,使他們積極地參加到建構游戲中來。
2.引導幼兒自主制訂游戲計劃
教師在持續、細致地觀察和記錄幼兒建構游戲的過程中,了解和把握幼兒當前的興趣點和喜好,以及在游戲中的表現,組織幼兒集體或小組討論,引導他們直接表達自己的建構想法和意愿。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梳理、歸納游戲主題,引導幼兒圍繞游戲主題選擇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的、能夠激發幼兒好奇心和創造力的游戲內容,引導幼兒共同制訂游戲計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建構內容和任務,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責任感。教師提供足夠的時間、空間以及建構材料,引導幼兒圍繞游戲計劃開展搭建。
3.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營造寬松、開放的建構游戲環境,提供探索機會。不輕易打斷幼兒游戲,通過情境模擬、游戲參與引導幼兒發現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記錄和分析,允許幼兒試錯。要重視游戲后的環節,可以通過提問法鼓勵幼兒討論,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來解決問題;也可以通過模擬旅行、幼兒調查、家園合作等多種方式積累游戲素材,豐富游戲經驗,助力幼兒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4.推進幼兒多樣化游戲開展
教師應關注每名幼兒的個體差異和發展需要,當游戲出現新的發展時,教師應當予以尊重和支持,可采取調整游戲材料、創設多樣化游戲環境等方法,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玩法和創意,將游戲和生活經驗相結合,將生活事件遷移到游戲中來,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特點調整游戲內容和難度。
5.重視幼兒的游戲表征
教師應當鼓勵幼兒每次游戲后及時進行表征。表征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圖畫、符號、語言等形式都可以,這樣有助于幼兒對游戲進行總結和進一步的理解。教師通過與幼兒的個別交流與溝通記錄下幼兒的語言,理解幼兒的游戲想法與感受,從而更好地觀察、分析、評價幼兒的游戲行為,推進幼兒的游戲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