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立三甲醫院作為醫療體系的支柱,財務管理在促進整體運營的有效性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文章通過探討財務管理與其他部門協同管理的關系,強調醫療衛生管理團隊的重要性的同時,分析和研究協同工作的必要性、挑戰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財務管理與戰略規劃的整合、成本控制和資源分配、數據驅動決策的重要性、制定績效評估指標等以提高醫院整體運營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公立三甲醫院 財務管理 多部門協同 運營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11-066-02
引言
公立三甲醫院作為醫療體系的支柱,在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和滿足患者需求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這一復雜的運營環境中,財務管理不僅是確保經濟健康的關鍵要素,還是協同其他管理部門共同促進醫院整體運營有效性的核心。本文將通過探討公立三甲醫院中財務管理與其他管理部門之間的協同關系,以及如何共同促進醫院整體運營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可以為醫院管理提供更具洞察力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醫院的整體運營管理水平及更好的醫療服務。
一、公立三甲醫院概述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是中國醫療體系中最高級別的醫療機構,根據《醫院分級管理辦法》等規定,其代表著醫療服務的最高水平。這類醫院在國內的醫療分級中處于頂層,被劃分為三級六等,是醫療體系的中流砥柱。評定三甲醫院的標準主要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等方面。這些項目涵蓋了醫院運營的方方面面,從服務質量到管理效率都要符合高標準。而評分超過900分的醫院被認定為甲等,顯示其在各項指標上達到了卓越水平。三級醫院的服務范圍廣泛,不僅向所在地區提供高水平醫療服務,還在周邊輻射區域承擔區域性醫療服務、高等教育和科研任務。截至2020年末,全國三級甲等醫院已達到1580所,展現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巨大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公立醫院可以獲得三級甲等評定,中國內地的民營醫院也有機會參與醫療等級評定,進一步促進了醫療服務的多元化和全面提升[1]。這些三級甲等醫院的存在,為國家的醫療體系提供了強大支持,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專業的醫療服務。
二、財務管理在公立三甲醫院的重要性
財務管理在公立三甲醫院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財務管理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經濟健康,不僅確保充足的經費用于醫療設備、人才培養和日常運營,還直接關系到患者能否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財務管理在資源分配中扮演關鍵角色,通過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確保各項支出的時效性和合理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對于醫院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應對各種經濟壓力和挑戰的同時,通過資金的合理配置,支持醫療科研、技術更新和人才引進,財務管理為醫院提供了戰略支持,使其在醫療領域中保持領先地位[1]。
三、財務管理與管理部門協同
(一)醫療衛生管理團隊的角色
在公立三甲醫院,醫療衛生管理團隊(簡稱管理團隊)是醫院領導層中的中堅力量,其卓越領導是醫院運營成功的關鍵所在。管理團隊不僅需要關注醫院的日常運營,更要考慮醫療服務的未來方向;既要確保醫院的發展與提供的醫療服務保持一致,以滿足患者需求并提高整體醫療水平,又要與財務管理密切合作,確保醫院的財務資源得到有效配置,使管理團隊能夠全面地規劃醫院的未來發展路徑,預測未來的醫療需求并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制定出可行的發展戰略,從而引領醫院應對復雜多變的醫療環境同時,確保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協同工作的必要性
協同工作在公立三甲醫院的綜合運營中至關重要,管理團隊和財務管理團隊的密切合作是確保醫院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決策與整體戰略必須保持一致,以確保醫院資源的有效配置。管理團隊需要將醫院未來的發展方向融入財務決策中,包括對技術的更新、設備的升級和人才的引進等方面的考慮。協同工作使得雙方能夠共同規劃和制定財務策略,以支持醫院長期的戰略目標。通過協同,醫院能夠更好地應對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確保在激烈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此外,協同工作有助于避免信息孤島的問題,管理團隊和財務管理團隊之間的緊密合作確保雙方都能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挑戰。信息共享不僅促進了更全面的決策,也有助于提高醫院內部各個團隊之間的協同效率。
(三)協同管理部門與財務管理之間的挑戰
管理團隊和財務管理團隊之間的協同工作雖然至關重要,但也面臨一系列挑戰。信息共享可能受到限制,可能由于不同部門間信息系統的差異或數據隱私的考慮。這可能導致各部門在決策時無法獲得全面的信息,影響到整體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管理團隊和財務管理團隊可能存在不同的優先事項和目標,管理團隊可能更注重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體驗,而財務管理團隊可能更強調財務穩健和成本控制。不同的焦點可能導致在決策過程中產生摩擦,需要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商來達成共識,確保雙方的利益得到平衡。此外,財務管理涉及復雜的數字和數據,需要管理團隊具備一定的財務理解能力,為了實現有效的協同工作,可能需要提供培訓和資源,以加強衛生管理團隊在財務方面的理解和參與度[2]。
四、提高醫院整體運營有效性的策略
(一)財務管理與戰略規劃的整合
財務管理與戰略規劃的整合對于提高醫院整體運營有效性至關重要,這一戰略舉措旨在確保醫院的財務決策與長期戰略目標相一致,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使醫院能夠更加靈活地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財務管理在整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醫院的財務決策不僅僅是日常開支和收入的管理,更應該成為支持醫院整體戰略的驅動力。通過深入了解醫院的長期規劃,財務團隊可以更加精準地制定經濟策略,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如果醫院戰略規劃中明確了引進新技術的需要,財務決策就應當優先考慮相應的資金投入,以支持技術更新與設備升級。整合還涉及財務和戰略規劃之間的密切協作,財務團隊需要與戰略規劃團隊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確保雙方充分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目標。緊密的合作能夠在財務決策中融入更多的戰略元素,確保每一項財務投入都能夠直接服務于醫院的戰略愿景。戰略規劃團隊的前瞻性視角與財務團隊的數據支持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應對醫療行業的變革和不確定性。
在整合過程中,對于技術投資、設備更新和人力資源的決策至關重要,醫院在長期規劃中可能會確定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這就需要財務團隊提前規劃相應的資金支持。設備的更新與升級同樣需要財務決策的支持,確保醫院設施保持現代化水平。同時,擁有合適的人才是醫院長期成功的基石,財務決策需要為人力資源的培訓、招聘和留任提供足夠的支持。整合還幫助醫院預測潛在的財務風險,通過對未來戰略的深入了解,財務團隊能夠更好地評估可能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使得醫院能夠提前采取相應的戰略措施,規避潛在的財務風險,確保醫院財務的可持續健康。如果長期規劃中考慮到人才流失可能帶來的挑戰,財務團隊就可以預留足夠的資金用于人才的培養和留任,以減輕潛在的財務壓力。
(二)成本控制和資源分配
化解醫院運營中的成本壓力并優化資源利用是關乎醫院整體效益的重要戰略。成本控制、資源分配和合理的決策,對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成本控制策略的制定是確保醫院財務健康的基礎,包括審查現有支出并識別潛在的風險、機會等。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改善流程等方法,醫院可以降低開支。此外,審慎評估供應商關系和談判采購價格,也能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策略不僅可以增加盈利,還可以保證醫院能夠繼續提供高水準的醫療服務。資源分配涉及對人力、設備和時間的合理運用,在醫院環境下,確保人員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且具備必要的技能,是提高服務效率的關鍵。透過工作流程的優化和制定明確的責任分工,醫院可以更好地應對患者需求,提高工作效率。設備的合理利用同樣重要,要保證其最大化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醫院管理層需要定期審視資源使用情況,確保資源利用的最佳化[3]。
成本控制和資源分配策略的成功執行還依賴于數據支持,醫院可以運用數據分析來審視支出,了解資源利用情況,并找出改進的機會。數據驅動方法能夠幫助決策者做出更明智的戰略規劃,提高成本效益并提升整體運營。這些策略需要持續的監測和調整,因為醫院環境常常變化,成本控制和資源分配策略需要與時俱進。醫院管理層需要定期審視目標和成果,確保策略仍然適應現實情況。通過持續的改進和調整,醫院可以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并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三)數據驅動決策的重要性
數據驅動決策有助于提高醫院整體運營的有效性。通過充分利用醫療數據,醫院能夠更精確地知曉患者需求、資源利用情況和績效指標,從而使決策更加科學、精準和可持續。一是通過分析患者的病歷、治療記錄和反饋,醫院可以獲得寶貴的信息,如疾病趨勢、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這些數據洞察力有助于醫院調整服務策略,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針對性的醫療服務,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和忠誠度。二是醫院可以通過分析醫療流程、人員分配和設備利用率,找到提高效率的瓶頸并加以改進。優化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提高服務速度,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從而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益。
數據驅動決策有助于醫院提供更準確的績效評估。一是通過監測關鍵績效指標,如患者流失率、醫療錯誤率和治療成功率,醫院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實時的績效監控有助于醫院保持高水平的服務質量,并在必要時進行快速響應,提高整體運營效能。二是在戰略層面發揮重要作用,醫院可以通過分析市場趨勢、競爭對手和患者群體,制定更具前瞻性和適應性的戰略規劃。基于數據的戰略規劃有助于醫院更好地應對醫療市場的變化,保持競爭優勢,確保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三是醫院能夠更靈活地適應變化的醫療市場,醫療行業經常面臨技術創新、法規變化和患者需求的波動。通過持續收集和分析數據,醫院能夠更早地發現變化趨勢,及時調整戰略和運營模式,降低風險,抓住機遇。
(四)制定績效評估指標
制定明確的績效評估指標是提高醫院整體運營有效性的關鍵,指標應該全面涵蓋醫院運營的各個方面,從患者滿意度到醫療質量再到資源利用效率,以確保醫院能夠全面而有針對性地評估自身表現。一是患者滿意度。通過設計問卷調查、定期進行患者反饋,醫院可以全面了解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感受。這不僅包括對醫護人員的態度和專業水平的評價,還包括對醫療環境、等待時間等方面的評估。設定患者滿意度的具體指標,如滿意度得分和建議反饋的數量,有助于醫院更好地把握患者需求,提高服務質量。醫療質量是醫院績效評估的核心內容之一,制定明確的醫療質量指標,包括手術成功率、患者康復速度、藥物治療效果等,可以幫助醫院全面評估醫療服務的水平[4]。二是建立科學的醫療質量評估體系。通過不斷監測這些指標,醫院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醫療質量問題,提高患者治療的成功率和滿意度。資源利用效率是績效評估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醫院需要關注人力、設備和財務資源的使用效率,以確保在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具體的指標可以包括人員的工作時長、設備利用率以及各項服務的成本效益分析[5]。通過設定這些指標,醫院可以更好地規劃資源,提高運營效益,確保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能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五、結語
公立三甲醫院的財務管理在協同其他管理部門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財務管理可通過預算制定與執行,確保資源分配合理,滿足醫療服務需求。與人力資源管理協同,建立激勵機制,提高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優化醫療服務質量。與供應鏈管理合作,優化物資采購流程,確保醫療設備和藥品供應充足。與信息技術管理協調,推動數字化轉型,提高信息共享效率,不斷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天豪.大型三甲醫院分院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當代會計,2023(6):52-54.
[2] 辛秀敏.新會計制度下對三甲醫院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22,19(22):226-228.
[3] 鞏東義,李用.“營改增”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以三甲醫院為例[J].會計之友,2017(4):107-109.
[4] 左紅亞.淺談三甲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構建[J].財訊,2020(1):137.
[5] 黎小紅.三甲醫院財務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表現策略[J].環球市場,2021(9):141.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