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推進學生向更加全面、健康的方法發展,并建立具有個性化的評價體系。為有效落實這一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將“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發揮其檢測和反饋教學效果的功能,實現以評導教、以評導學的效果,不斷完善英語課堂的育人評價體系,實現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標。此外,將“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引入初中教學中,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桎梏,引導學生主動開展英語學習,達到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的水平,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對“教—學—評”一體化下的初中英語教學進行了分析與思考,希望能夠為推進教育改革,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概念
“教—學—評”一體化涉及三個獨立的教學元素。其中,“教”指的是教師的教學,主要是教師給學生教授知識,并服務學生學習;“學”指的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獲取一定的知識;“評”是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能夠起到反饋與監督的作用。“教—學—評”一體化指的是在教育教學中將三者進行融合,并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下開展教學活動。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認清三者之間的關系,為學生設計科學的英語學生活動,充分發揮該學科的育人功能和教學價值,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二、“教—學—評”一體化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特征
(一)確定清晰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的核心所在,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綜合考慮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并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為此,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組織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需要以清晰的教學目標為前提。確立教學目標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計劃的前提,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參考。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需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并以此作為設計教學方案的依據,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并激發其參與英語教學的積極性。
(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經調查發現,多數英語教師對“教”與“學”的認知不夠清晰,認為兩者的價值是相等的。所以,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這些教師并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真實感受,只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傳授知識,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甚至逐漸失去英語學習興趣。而在“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形式隨時受到“評”的監督,如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興趣愛好設計教學活動,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在課堂上只是教授學生基礎的英語知識,并沒有就學生的學習方法提供系統性指導。例如,在學習英語單詞時,多數學生都是依靠死記硬背,并沒有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不僅影響學習效率,也難以構建完整的英語學習體系。基于“教—學—評”一體化開展英語教學,能夠準確反映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加強指導,幫助他們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在進行自主學習時,學生能夠制定有效地學習計劃,從而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初中英語課堂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現狀
(一)教師的認識不夠精準
就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多數教師還是過于專注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但沒有深入研讀教育理論,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依賴原有的教學經驗和知識儲備,對“教—學—評”一體化的認識存在偏差。雖然一些教師能夠從“學”的層面設計“教”的方案,但是在“評”的過程中,還是以學生學習成績為評價標準,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致使課堂教學與實際學情之間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教—學—評”一體化的認識不夠精準。
(二)教學形式缺少豐富性
在“教—學—評”一體化的背景下,在課堂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需要采用更加多元、新穎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并沒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導致課堂教學形式缺乏豐富性、創新性,也使得“教—學—評”的融合也停留于表層。這種單一、固化的教學形式,難以充分發揮“教—學—評”一體化的價值,也會加重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讓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被消磨殆盡,不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三)教學評價缺乏描述性
在評價過程中,部分教師還是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并沒有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導致評價缺乏針對性、描述性。而這種片面、籠統的評價方法,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反而讓他們產生厭煩、抗拒的心理,也會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四、“教—學—評”一體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1.突出學生主體,轉變教師角色。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此外,英語教師還要規避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加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與學習過程中,突破重難點知識,也有利于發揮“教—學—評”一體化的作用。具體來說,在課程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檢驗學生的自主預習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做好評價工作,如觀察學生的具體表現,以便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增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舉例來說,在教學“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需要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1)熟練掌握pronounce、connect、knowledge、partner等單詞;(2)掌握by+doing 結構,并熟練運用;(3)通過學習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科學學習方法。其中(2)(3)兩個教學目標,屬于本單元的重難點部分。在“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立足學生主體,引導他們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自主完成預習任務,并結合他們的預習情況展開后續的教學活動。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給學生提供一些音、視頻學習資料,引導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自學。這樣,英語教師發揮協助作用,為學生自主預習做好鋪墊,也為落實“教—學—評”一體化奠定基礎。
2.借助評價教學,發揮教師作用。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教學評價環節,引導學生結合教學評價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應盡可能地采取激勵性的語言,為學生提供指導,并給他們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此外,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習建議,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例如,在教學“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需要明確本單元的主題是“節日”,在學習本單元的單詞與語句后,需要學生寫一篇關于“節日”的英文寫作任務,要求他們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完成高質量的作文。對此,教師可以給出相關的寫作要求:(1)選擇一個節日,并對其進行闡述;(2)闡述節日的寓意;(3)描寫與節日相關的習俗等。完成寫作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互評價。評價可以分為三個環節:首先,學生自己先進行自主評價并修改,提高作文內容質量;其次,組內成員進行互評,結合他人的修改意見達到以評促教的效果;最后,教師進行綜合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二)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1.在評價中強化學習,獲取英語寫作經驗。
寫作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對學生英語寫作進行評價時,教師需要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為主要依據,然后引導學生采用自主評價、小組互評、教師綜合評價等方式,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寫作能力。對此,在“教—學—評”一體化背景下,教師需要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反思和總結自身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例如,在教學“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制定以下寫作目標:首先,構想寫作的主要信息,并羅列出來;其次,結合本單元所學的單詞、句型,圍繞自己常做的事情,寫一篇作文;最后,在寫作過程中,要發現自己在性格、興趣等方面的變化。在學生寫作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教材中的結構布局,按照寫作要求完成任務。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評價標準,讓學生結合評價標準進行自主評價。具體標準如下:(1)邏輯清晰;(2)單詞拼寫正確;(3)語句通順。此外,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勾畫、改動,這樣既可以讓他們掌握寫作技巧、修改技巧,還能充分發揮“教—學—評”一體化的優勢。
2.布置英語學習任務,在教學中優化學習。
為進一步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借助英語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英語知識,讓他們在探索過程中不斷調整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設計教學活動以及評價標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探索,并在探索過程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實現英語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他們設計具有層次性的學習任務,從而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根據本單元的教學主題“談論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預習任務。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成員既有學困生又有優等生。其次,設計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組織各個小組進行分工合作。具體學習任務如下:(1)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張世界地圖,引導學生結合這個單元的單詞,在地圖中的空缺位置上填好對應的單詞,比如Japan、Mexico、Korea等,并利用以下句式:In your country,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進行對話練習;(2)自主搜索各個國家的風俗習慣,然后小組內進行對話表演,談論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困生在優等生的帶領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并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習本課的重難點知識。
(三)彰顯教育評價功能
1.借助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學習。
為進一步彰顯教學評價的功能,教師可以借助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可以調整英語作業設計思路,為他們設計一些語言實踐活動,然后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活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學生能借助評價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找到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方法。教師也需要不斷完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借助教學評價進行自我反思,從而體現“教—學—評”一體化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一單元的內容時,為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并讓他們靈活運用英語知識,教師可以設計以下作業練習:創設一個“興趣愛好”的教學情境,鼓勵每位學生說說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音樂、電影、書籍等,并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
2.借助教學評價,落實教學目標。
在“教—學—評”一體化的模式下,教師要注重做好評價工作,有效落實以評促教的教學目標。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對整個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在反思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比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題和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話題探究任務。并且教師需要明確教學評價的主體,建立完整的教學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不斷完善英語知識體系,引導他們養成總結英語知識的習慣,從而有效落實英語課堂教學目標。
五、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教—學—評”一體化在英語課堂中的價值,并將其有效融入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時刻做好教學評價工作,充分發揮“教—學—評”一體化的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