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重視知識的構建,著重培養學習者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學會運用知識實現對知識的遷移,從而能夠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初中數學單元教學中,以深度學習理念為指導思想構建教學內容,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掌握課程內容。基于此,本文對在深度學習理念下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展開探究。
一、單元內容分析,構建框架
在深度學習理念下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性分析,掌握單元教學的重難點,明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教師要根據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來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明確單元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這樣,初中數學單元教學才算做好基本的準備工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知識內容分析,構建相應的知識框架。本單元教學的核心在于讓學生掌握有理數的分類和運算法則;教學的重難點在于數的分類、負數的理解、相反數的判斷、絕對值理解、有理數計算法則等內容。在“有理數”單元章節教學中,教師要從“有理數”概念和分類出發,組織課堂內容。當學生掌握“有理數”基本概念知識內容后,教師要著重向學生講解“有理數的運算”。按照上述思路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安排,能夠將單元教學進行深度化呈現,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
二、明確教學目標,設定任務
在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在現有的單元內容分析基礎上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重組單元教學內容,確保單元教學知識點有效地呈現出來。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單元知識內容來設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然后圍繞教學目標來設定單元教學任務。“有理數”這一單元含有五節的內容,對其進行內容的重組和分析可以得知,其是圍繞“有理數”這一概念內容進行延伸的。教師可以從“有理數”概念體系和“有理數運算”兩個層面重組內容,設定單元教學目標。基于此,教師可以將具體的教學目標任務設計如下:一是掌握有理數的概念,能夠清楚表述什么是有理數。二是掌握有理數的延伸概念。具體掌握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等基本概念知識內容。三是掌握有理數的加減法運算法則。具體需要掌握:有理數加法、有理數減法、有理數乘除法、有理數乘方等相關知識內容。教師圍繞上述三個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分析,實施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初中教學設計。
三、科學設計流程,深度教學
(一)知識回顧,喚醒經驗
深度學習注重學生依據現有的學習經驗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小學階段學習的負數和正數相關概念入手,逐步過渡到“有理數”這一新的概念。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回顧。
問題1:同學們,小學階段已經初步學習了“負數”的概念,大家能否告訴老師什么是負數?
學生活動:學生展開深度思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什么是負數。
教師追問:負數和正數有什么區別呢?
教師活動:教師舉例書寫正數和負數,要求學生討論二者之間的區別。
學生活動:學生基于小學所學知識,思考正數與負數的區別。
教師歸納:0 以外的數分為正數和負數。正數和負數是一對相反的數。0 以下的數為負數。0 以上的數為正數。
基于學生現有的學習經驗進行知識內容導入后,教師需要圍繞學生思考活動來進一步導入新的概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在問題導向下,學生自主展開深度思考,對新的概念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具體教學設計思路如下:
問題1:同學們認真地回想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數?能否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來進行說明。
學生活動:學生展開思考。部分學生在黑板上寫出如下“數”的內容。
教師活動:同學們舉例說得非常好。我們已經學習了正整數、0、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等內容。上述數可以統稱為“有理數”。有理數指的是整數和分數。
問題2:同學們現在已經知曉了什么是“有理數”,對有理數有基本的認識。有理數就是整數和分數。那么,同學們是否能夠將上述數具體表示出來呢?或者說如何將上述數在數軸中標注出來。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第7 至第8 頁,思考如何將有理數表述出來。(標注如下有理數:-4.8,-3,1,3,7.5)
學生活動: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文本,思考如何標注上述數字。
教師活動:講述教材中的案例,讓學生知曉如何進行數字的標注,同時引出“數軸”的概念。
教師追問:我們引入“數軸”就可以對“有理數”進行標注,請同學們思考什么是“數軸”?
學生活動:學生展開思考,講述自己對數軸的理解和認識。
問題3:同學們對數軸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知曉如何在數軸上進行數字的標注。現在請同學們認真在數軸上標注如下數字“2 和-2”“5 和-5”“3 和-3”,并對其進行深度思考和觀察。
學生活動:學生將上述數字標注在數軸上,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觀察。部分學生很快就發現“2 和-2”“5 和-5”“3 和-3”數學符號不同,是相反的。學生很快就得出“相反數”這一概念。
教師活動:教師繼續追問,要求學生思考0是否存在相反數?相反數如何利用字母來進行表示?
教師追問:同學們通過觀察上述數軸上的數字,還有什么發現?
學生活動:學生認真觀察,最終得出標注的數字到原點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
教師活動:教師根據學生的發現來組織課堂內容,引入“絕對值”這一概念,幫助學生認識正數絕對值是本身,負數絕對值是相反數。0 的絕對值是0。
(二)深入探究,實踐應用
在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從“大概念”入手進行核心知識內容框架體系的構建。在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概念內容后,教師需要圍繞概念知識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思考如何利用上述概念內容進行教學實踐和實際運用。
問題1:同學們都知道小學階段正數和0 的運算方法和法則。那么“有理數”具有什么運算法則呢?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文本“有理數的加減法”,采用案例的方式講述“有理數的運算”法則。
教師活動: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有理數”運算法則,邀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案例講述。
學生活動:學生主動到講臺上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講述有理數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乘方的運算過程和法則。例如,班級某位同學到講臺講述有理數減法法則和運算過程。有理數減法法則就是“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例如,-3-(-5)=-3+5=2
教師活動:教師對學生的分享活動進行總結,明確有理數的運算法則。
四、結語
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應當以深度學習理念為指導思想,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與探究。在單元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師要以“核心概念”為出發點來構建知識框架,將單元教學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體系呈現出來。隨后,教師圍繞邏輯體系進行深度教學,指導學生展開思考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