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顆石榴還在原地等你。”這句話是爬完驪山從烽火臺下山的時候同行的朋友說的。在原地等你,是多么令人心動的一句話。
盛夏的驪山清涼迷人,令人神往。和幾個朋友相約爬山,迎著清風,我感覺神清氣爽。驪山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旖旎的自然風光讓人著迷,就連長在驪山腳下角落里的石榴也樂得咧開了嘴。當開始爬山時,我在路邊撿到一顆石榴。它青翠而微微泛紅,花萼張開,形狀典雅而精致,猶如一個深居閨閣的大家閨秀。
我雖然也為它過早離開枝頭而感到惋惜,但也為自己能近距離地觀賞一顆石榴而感到幸運。經老母宮,上善湖向烽火臺進發,我爬一個臺階,那顆石榴也跟著我越過一個臺階。驪山雖然是避暑勝地,但是爬山的過程還是有些吃力。
爬了快一半路程的時候,我隨手將那顆石榴放在石階一旁的石欄上。我沒有將它扔向密林深處,因為我想或許有人會和我一樣喜歡這顆石榴。我之所以將它放在石欄上,是希望自己能少一點兒牽絆雜念,專注爬山。
登臨烽火臺,我一路盡興,沿原路返回。朋友再次看到那顆石榴,驚喜地說:“瞧!那顆石榴還在原地等你。”“是啊,它在等我。”我拿起石榴,像是重新找回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我想,如果石榴會思考,會表達,它肯定會抱怨:“怎么才來,我可是一直在原地等你。”這句話雖然無助,但是足以讓我心潮澎湃。
一顆石榴孤零零地待在石欄上,面對川流不息的游人,它要躲過多少個驚險的瞬間,躲過多少個孩子的觸碰,忍受多少煎熬,才等來和我的再次相逢。再次重逢,那種期盼、激動,那種無以言表的內心喜悅最終濃縮成一句話:我一直在原地等你。
其實,何止是一顆石榴,生活中有著太多相似的事情。
參加工作的第三年,我被評為優秀教師,獎品是一支紅色的鋼筆。我用這支鋼筆寫教案,給學生寫評語,把它視作伙伴。
剛畢業那幾年,由于工作調動頻繁,這支鋼筆也跟著我更換了幾個學校。有一次,我發現鋼筆不見了。這可把我急壞了,到處尋找,終于在兩張辦公桌的夾縫中找到了它。拿著失而復得的鋼筆,我的心里踏實多了。
在另外一所鄉村小學教書時,我再次把這支鋼筆弄丟。我努力回憶著那兩天的行程,最終確定自己沿著山路去鎮上的時候的確帶著鋼筆。于是,我沿著原路仔細尋找,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結果我竟然又找到它了。鋼筆靜靜地躺在草叢中,猶如一個故人在等待我的到來。
我把鋼筆捧在手里,害怕再次失去它。我想如果那支鋼筆會哭訴,它一定會大聲訴說自己的委屈,說一句:“我一直在原地等你。”在生活中,我們會丟失很多東西,比如心愛之物、理想和人生的初衷,但是有多少人,有多少次機會,我們可以對最重要的那個人說一句:我一直在原地等你。
好多時候,我們都以為丟了就是永遠地失去了,習慣了眼含淚水離開,卻很少會沿著原路去找一找。如果轉身,或許那些珍貴的東西就在某個路口或者某個角落等著你。轉身去找一找,也許迎接我們的是與錯過的朋友握手言和,是自己久違而不曾放棄的理想。
驪山上的那顆石榴、我生命中最珍貴的那支鋼筆都不曾言語,但是它們告訴我世界上有一句最讓人心動的話:我一直在原地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