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1949年1月,他應廣州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之邀,由上海到廣州,到嶺南大學任教。
陳寅恪在嶺南大學講授《元白詩箋證稿》,主要內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館叢稿初編等。選課的學生最初有三四十人,后因陳寅恪講課時將各種語言交雜在一起講授,學生聽不懂,最后只剩一個學生來聽課。
陳寅恪的工作室在一樓,起居室在二樓。陳寅恪很早起來,穿著寬松衣服,晨練之后在一樓備課。都準備好之后,離上課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陳寅恪會返回二樓,梳理頭發,換件干凈的長袍,重新返回到一樓,等著唯一一個學生來上課。
當時,陳寅恪的眼睛幾近失明,這套復雜的程序對他來說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但陳寅恪認為長袍是他的禮服。那時是夏天,穿長袍講一節課下來全身是汗,所以有人建議他,只有一個學生,不用這么正規,可以穿著短袖上完課再回二樓,這樣省事,還不用受熱。
陳寅恪搖了搖頭說:“上課我要盡責,不僅只是傳授知識那么簡單,還要讓學生感受到尊重,課堂中的威嚴,對知識的嚴謹,這都需要盡心才能達到的。”
陳寅恪盡心教導這唯一的學生,這件事令那個學生終生難忘,發誓以陳寅恪為榜樣。他就是后來的中山大學副校長胡守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