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時,李燦誤打誤撞選擇了工業設計專業。畢業后,他進入深圳一家設計公司工作。一年后,他從普通職員被提拔到設計總監,但他也遇到了瓶頸,常常感到沒有新的設計思路,表現方法也難以突出設計的創意。
為了走出設計思維的“圍城”,李燦毅然辭職,在深圳創辦了設計工作室,取名“原點”,希望能夠“回歸事物的本質”做設計。
在審美日趨多元化與多樣性的當下,如何通過設計實現美美與共?李燦想到,只有來自自然的設計,才是真正有靈魂的、有溫度的設計。對仿生設計的嘗試,是李燦探索自然,探究生活意義的過程。做仿生設計,最重要的是找到物與物之間的聯系。它源于設計師對生活的洞察力,在參透事物本質屬性的基礎上,尋找產品與自然物件之間的共性。從花鳥魚蟲到飛禽走獸,從藍天白云到山川河流,李燦以萬事萬物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為研究對象,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征原理進行設計。
一天,李燦在路上撿到一個廢棄時鐘。抱著不浪費的原則,他決定改造為掛鐘。吃飯時,他看到荷包蛋外形圓潤可愛,具有柔和的曲線、明亮的顏色,特別是蛋黃部分讓人想起早晨的太陽。這些特點可以讓掛鐘在視覺上更加吸引人,李燦就決定做個荷包蛋掛鐘。他在紙上畫出一個荷包蛋的形狀,在“蛋黃”中心添加時針,“蛋白”部分標上時間刻度,草圖完成。之后,他在平板上板繪,將時針中間涂成黃色。為了看起來更像荷包蛋,他煎了好幾個雞蛋觀察, 才確定最后的顏色。接下來要在電腦上建模,畫個圓,“蛋白”部分不要太圓,這樣外形看起來更像荷包蛋。主體建好后進行渲染,然后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再進行簡單修理,打磨平整,用酒精清洗,方便上漆。李燦挑了兩種漆,分開上色,防止串色,噴涂完成,再把之前撿到的時鐘機械部分安裝上去,荷包蛋掛鐘就做好了。成本不到五十元,看上去有上千元的質感。
幾天后,李燦又從市場買回來一個南瓜,打算做個南瓜按摩儀。按摩儀外形仿照大個頭南瓜的剖面,清新的黃綠配色,傳遞出蓬勃的生機,材質松軟,營造出溫馨的家庭氛圍;按摩滾珠就是一粒粒“南瓜子”。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從功能上,這款按摩儀都能帶給用戶全身心的放松。
顏值只是好產品的一方面,仿生設計的獨特價值離不開豐富的產品內涵和貼心的使用功能。李燦站在用戶的角度,立足產品生產制造的整個流程,從生產效率到裝配工藝,從生產成本到商業落地都盡可能“利他”。
午休的快樂是枕頭給的。李燦參照行李箱,設計了折疊午睡枕,并添加了收納折疊功能,背面的“輪轂支架”可上下進行調節,對應三檔人體工學傾斜角度,腦袋落在枕頭上的同時,雙手可以自然環抱,解決了尷尬的睡姿難題。
李燦還以長頸鹿為靈感,設計了“長頸鹿”兒童水培燈,長頸鹿的“身體”為主體容器,“脖子”為燈桿,“頭”為燈罩。他觀察到用戶在使用水培燈過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內部水培箱,操作體驗不佳,主體容易進水。針對這個痛點,他提出水電分離的設計概念,打破現有結構點方式,燈體與水培箱主體可分離,使用觸點式磁吸連接。功能硬件屏幕在燈體部分,用戶進行箱體清洗時,不但可以避免電子硬件部分進水,而且更換清洗方便,可快速便捷拆裝。在視覺上,整體設計語言偏柔和,強調親和力,在心理層面增強了人與產品的情感聯系。
李燦在設計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注重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的極致體驗,當用戶的情感共鳴被喚醒,與產品建立了好的連接,也會隨之產生購買的沖動。如今,原點設計工作室與多家知名企業,比如華大基因、長虹、伊德家紡等長期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
對于李燦來說,這是對他多年努力最好的回報,也是全新的挑戰。他說:“工業設計不是趕時髦,它始于理性終于感性,將人的情感寄托于產品。說到底,每個好的工業設計,終究是一場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