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晚涼,霞光濡染,我正欣賞唐伯虎的《秋聲圖》,古風撲面,幾株虬結老樹倚一間蒼老茅屋,木格窗前有清俊寒士俯仰讀書,秋風四起,秋聲潑濺,再現歐陽修秉燭夜讀的情景。此時,我內心泛起一片漣漪。
秋日黃昏,燠熱漸退,西天浸潤在豐盛的色澤里,夕陽如一枚熟透的漿果。我慵懶地躺在院中竹椅上,捧一本沈從文的《邊城》慢慢地品咂起來。在這樣詩性的黃昏,我喜歡走進汪曾祺的《大淖紀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文學如縷縷清風滋潤著我的情懷,我如飲醇醪、如癡如醉、如夢似幻,仿佛走進“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的詩化境界。
秋日午后,我會偷得浮生半日閑,離開書齋,離開寫了一半的文章、即將寫就的條幅,漫步于荒草萋萋、蘆穗搖曳的村野小徑,看金黃的銀杏葉與晚暉相輝映,聽那微風中飄舞的落葉之歌,心里吟誦起“因為是早秋的精神之歌,所以有寧靜,有智慧,有成熟的精神,向憂愁微笑,向歡樂爽快的微風贊美”。遠處的葦灘上傳來清脆悅耳的蘆笛聲,那明朗的笑聲和清越的笛聲攪和在一起,激蕩在曠野里,激蕩在我的心里。
我在清秋微涼里,好讀書,文史哲科,諸子百家;好書畫,真草隸篆,花鳥山水;好寫作,詩歌散文,小說隨筆。教學之余,我愛在庭院里,踩著零落的柿樹葉,躺在竹椅上,手捧慧書,聆聽圣賢令人醍醐灌頂的教誨??聪﹃柕能囕偮哌h,我把平淡的生活涂抹得詩意盎然,像張岱一樣: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心中時時銘記“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閑事提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秋夜清朗,月色如銀,我攬書一卷,忽而隨李白縱酒放歌,忽而隨辛棄疾金戈鐵馬馳騁沙場,感受清麗的、脫俗的、哲思的文字,醉心于文學的廣袤深邃。閱讀是對風雨雷電的諦聽,是與花鳥蟲魚的對話,是同明月星辰的交流,是和山川江河的互動;閱讀是保護心靈、澆灌心田的土壤,是啟迪智慧、喚醒靈氣的鑰匙;閱讀是對生命的雕琢,是對生活的剪裁,是對歲月的裝訂。
秋夜靜讀,我領悟到許地山的睿智自然、豐子愷的細膩親切、冰心的典雅飄逸。閱讀讓我們感受海明威的冷峻、伏爾泰的詠嘆、川端康成的精美、郁達夫的頹廢、張愛玲的華麗、魯迅的犀利、沈從文的恬淡、林語堂的幽默。
明代陳繼儒說過:“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焙脮钦苋耍跣醯驼Z,光風霽月清泉流水一樣能鑒人身心。好書是詩人,長哦短吟,讓人南山在望,清香滿懷。好書是學者,博古通今,誨人不倦,讓人警醒,使人自省。讀書后的心境,猶如秋雨洗過的青山,干凈、輕閑且高貴,是剔除了污漬的玉石,晶瑩透亮,纖塵不染。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讀書品茗,我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消解了塵世的喧嘩與浮躁,還原和煦本我的世界,哲人的思想洗滌著我的靈魂,我很容易抵達內心的清明與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