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搭乘高鐵時,為什么不能離軌道太近?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如何精準判斷油箱是否加滿,加油機的“自動跳槍”又是如何實現的?當房屋起火之時,為何消防員手中的高壓水槍不直接對準火源,卻選擇在窗口處反向噴射空氣?再將視線拉到我們身邊更近的地方,心愛的香水瓶、澆花的噴水壺,它們究竟是如何將液體轉化為細膩霧狀的呢?
悄悄告訴你,這些奇妙的現象有一個名字——文丘里效應。
意大利物理學家文丘里發現了一種現象:當高速流動的流體通過一個縮小的通道時,流速會顯著增加,這就是著名的文丘里效應。想象在一個炎熱的午后,你在花園里接通水管給草地澆水。這時,高速流動的水穿過曲折的管道,從水泵處到達你的身邊。若你玩心大起,捏緊水管的出水口,你會發現管道因擠壓而變形。此時的出水口,也就是通流橫截面的面積減小,水流的動態壓力便跟著急劇上升,水流速度驟然加快,能比之前噴射得更高、更遠。而且,隨著你的手對管道的擠壓,出水口被擠得越扁、越小,水的流速會越快。
這不僅僅是個頑皮的游戲。根據伯努利定律,流速增加會伴隨流體壓力的降低,而這種低壓又會產生吸附作用。例如,當你去加油站為車子加油,工作人員通常將一柄加油槍插入油箱口處。此時,加油槍后面拖著的“尾巴”是一條輸油管道,它使其中的汽油成為受限流體,高速流動的汽油通過油槍抵達油箱。為了平衡汽車油箱內外部的壓力,油槍的槍管中會設計一條輸氣管道,聯通槍管前端及油槍手柄。當汽油流經油槍內部時,因噴口的縮小而被噴射出來,就像花園澆水的水管一樣。此時,噴口后側則會產生一個低壓區,低壓將油箱內的空氣吸附住,通過輸氣管道抽到油箱外。一旦油箱加滿,油箱內液面上升,堵住槍管里的輸氣管道進氣口,油槍內部的一系列機械結構則會發生反應,自動停止噴注。
同理,當房屋內部起火之時,消防員通常會將高壓水槍舉至窗口處,反向對著空氣噴射,借助流體高速運動時產生的低壓,抽吸火場內部的空氣。火需要氧氣來維持燃燒,而切斷氧氣供應,則可以有效阻止火勢繼續蔓延。正如同廚房炒菜鍋著火時,人們通常選擇蓋上鍋蓋、覆蓋濕抹布等手段,讓火焰“窒息”一樣。這種對于文丘里效應的科學運用,也是一種阻隔空氣、阻隔氧氣的絕妙手段。
除此之外,噴香水或是使用園藝噴壺為盆栽澆水,同樣與文丘里效應有關。你會發現,噴霧器的內部通常有一個小孔,當你按下噴嘴,這個小孔形的設計可使空氣自由通入。在這個狹小的通道中,空氣流速增加,壓力降低,低壓將液體吸附住并拉入噴嘴,液體與高速氣流相撞,被瞬間撕裂成細密的霧狀液滴,然后噴灑出來。有時連續按壓后,突然發現噴嘴短暫“失靈”,幾秒鐘后空氣進入,它又自然恢復,這同樣證實了文丘里效應的存在。
日月逾邁,光陰荏苒,文丘里效應的發現迄今已有數個世紀,而基于它設計的設備、設施仍舊應用在我們的生活里,從大型工業設備到家庭日常用具。物理學距離我們從不遙遠,文丘里效應也不僅僅是課本里冷冰冰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參與人類發展的細枝末節,陪伴在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