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黨永葆蓬勃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的秘訣在于擁有鐵一般的紀律。黨紀不僅是黨員干部用以約束自身的“準繩”,同時也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23版)》(以下簡稱《條例(2023版)》)是在新征程上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的重要著作,更是當前在全黨范圍內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讀物。原原本本、逐章逐條、聯系實際學習《條例(2023版)》,并與《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等相關著作融會貫通,勤勤懇懇學、真真切切悟,不斷推動《條例(2023版)》入腦入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胸懷“四個擔當”,心存憂患、肩扛重擔、埋頭苦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站在歷史新起點,肩負時代新使命。如何增強歷史擔當,把握歷史主動,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條例(2023版)》第一百三十一條明確指出,工作中不愿擔當,面對重大矛盾沖突、危機困難臨陣退縮,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這為新征程上把握歷史主動激濁揚清、凝心聚力,吹響了強擔當贏主動的時代號角。
黨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目標愈是宏偉,任務愈是艱巨,越是要增強自信,方能勇于擔當、善于擔當,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
自信源于對真理的堅定信仰。具有科學性、客觀性和可驗證性的馬克思主義是真理,擔當是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使命。正是基于這樣的擔當,馬克思主義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上指明了無產階級解放自身的道路,描繪了共產主義的理想畫卷。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奮斗目標決定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正是依靠這份對歷史和人民的擔當,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共產黨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的源頭活水和把握歷史主動的歷史必然。
自信源于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共產黨宣言》向世人宣示,“我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以人民為中心、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應有的責任擔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同時也是黨基業長青的必然選擇,基于此,中國共產黨把擔當精神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人民”二字是共產黨人最核心的價值,中國共產黨人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百年黨史明證,缺乏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不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共產黨人就不可能擁有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的歷史擔當,難以把握歷史主動,自然也就不可能為中國這艘巨輪掌舵領航,駛向光明的未來。
自信源自對文化的深刻認同。中華民族有著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擔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深刻反映擔當精神內蘊于中華文化之中。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吸收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繼承了擔當精神的因子,在艱苦卓絕的斗爭實踐中不斷發揚光大。對中華民族這份擔當精神的最好繼承就是把握歷史主動,在偉大的新征程中創造無愧時代、無愧國家、無愧人民的新的榮光。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中國共產黨人要帶領全體中國人民在這場嶄新的“趕考之路”上把握歷史主動,就必須不斷增強機遇意識和搶抓機遇的素質能力,謀定而后動,搶占先機、搶占主動、搶占未來。
謀先機就是謀求發展新動力。高質量發展需要有全新的動力驅動,這個動力就是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生產關系的相應變革,從而促進我國現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相應的“zk5OkQXHHSwd9R4EL1p4I4px9xdCjS5+eolsxaYbEL4=改革紅利”將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把舊產能一刀切,而是膽子大、步子穩,投石問路,探索出適合當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子。唯有敢于擔當,加強戰略主動性和前瞻性,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在關鍵領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戰”,搶占創新和發展的“制高點”,方能在激烈的大國競爭中贏得主動。
謀先機就是謀求解決新矛盾。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當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以物質性需要為基礎,以精神性需要為提升,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擔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人民群眾的需要已經從改革開放之初的“有沒有”向今天的“美不美”“好不好”邁進。知屋漏者在宇下,全體黨員干部要準確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這個最大的群眾意愿,實實在在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實增強歷史擔當、把握歷史主動。
謀先機就是謀求治黨新常態。自我革命是強化人民認同的重要手段,按照自我革命的要求從嚴治黨是把握歷史主動的實踐必然。從嚴治黨不只是共產黨人的一個承諾和姿態,也是共產黨人敢于擔當、敢于自我超越的政治勇氣。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嚴明紀律是為了凝心聚力。黨紀是剛性約束,是成文的、強制性的規矩,是用以確保中國共產黨“不變質”的“尚方寶劍”。“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鐵一般的紀律,用以確保中國共產黨永葆勃勃生機,無往而不勝。黨員干部接過的不僅是人民賦予的權力,還有沉甸甸的責任擔當。全體黨員干部務必提高思想站位,深刻領悟黨中央的嚴管和厚愛,把握歷史主動,敢擔當、善作為。
擔當精神貫穿中共黨史,是中國共產黨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以及未來如何能夠成功的秘密法寶。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黨正帶領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的燦爛明天勇毅前行。我們要不忘肩上重任,不負人民囑托,無愧偉大時代,把握歷史主動,踔厲奮發,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時時叩問歷史初心。何為歷史初心?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我們黨的旗幟上“人民”二字自鐫刻起就永不褪色,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團結奮斗方有偉大成就,堅強核心領航偉大事業。為了人民的福祉和利益,全體黨員務必頭腦清醒、意志堅定,深刻認識“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畫出最大同心圓,眾志成城譜新篇。全體黨員要站穩立場,明確方向,增強“四個自信”,堅守初心,不負使命。
刻刻踐行歷史使命。“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沒有強烈的歷史擔當,就難以把握歷史主動,以行動踐履使命。俗話說,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肩膀寬又硬,才能既擔當又干事。黨的事業越是發展,對黨員領導干部的要求越是提高。全體黨員同志要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入腦入心,更加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茍日新,日日新。要不斷提高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的意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把全局、謀大事。尤其是要增強對事物發展的預見性,全面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未雨綢繆的預見精神對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見,繼而作為行動的先導,為人民群眾指明前進方向。
處處推動歷史進步。歷史進步以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創新與發展為表現形式,廣大黨員同志要以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為己任。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行穩致遠,共同富裕內在包含了物質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首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既依靠人民,鼓勵人民勤勞創新致富,又為了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其次要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同時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把充分發揮分配制度的杠桿作用作為關鍵一招。最后要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全社會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強大的思想力量。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