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化的時代已然到來,信息技術也深入到了我國的各個行業當中去。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信息化推動了社會的現代化,同樣也帶動了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國家層面也早在2018年就出臺了相關文件,明確要求要將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入教育的整個過程當中去,這些發展的需求也同樣敦促著教師需要進一步地更新教育觀念,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質,主動地去迎接信息化和智能化帶來的教學方面的變革,塑造更加現代化的教師角色,從而滿足教育信息化不斷深入和發展的需求。
當前社會是信息社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已經深入到了各個領域當中去,也推動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和前進,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甚至已經改變了部分行業的從業狀態,不少人工崗位逐漸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指出要進一步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在創新引領、消費和綠色共享經濟、人力資本和供應鏈等領域培養新的增長動能。高校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服務于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和高技能型人才,而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體之一和主要的執行者,其信息化的素養也決定了學生們的信息化素養以及信息化的思維,也決定了學生們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是否能夠適應信息化的辦公環境以及信息發展的要求。思政教師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成型和發展的主要耕耘者,因此高校的思政教師也需要進一步地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為相關的思政教學開拓新的局面。
在當前的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社會背景之下,高校的教育領域內部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的發展需要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促進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形態都不斷改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普及,其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在教育領域當中的服務性和適用性也在不斷地強化,為進一步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線上線下教學混合模式在各個學校都得到了普及,翻轉課堂、智慧教室等教育環境也在不斷地推廣,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在高校的教學當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崇,這些改變都對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思政教師,同樣需要進一步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掌握現代化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豐富自身的信息化技能,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的水平,滿足時代發展和學生們信息素養提升為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往往也伴隨著新的設備的產生,在教育領域當中就體現在教學設備的更新。當前很多高校已經意識到了高校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開展了普遍的相關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例如,相關的微課視頻制作培訓、新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培訓等等,高校的教師也基本上都能夠利用新的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然而在信息倫理、信息意識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很多教師的相關能力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對于高校教師來說,信息素養并不僅僅是掌握信息設備的使用能力,還包括信息的檢索、發現、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對于高校的教師來說需要體現在利用信息化來自我發展、開展教學、實施應用和交流合作,同時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識和倫理道德。
AI人工智能技術正在給利用該技術的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可以說是一次顛覆性的科學方面的突破,必然會催生出新的具有時代意義的新技術,引領行業不斷發展和變革。AI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能夠創新教育行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推動教學方式的革新和教育治理能力的進步,有利于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能夠從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的公平,真正地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大力支持和普及。但是在當前階段人工智能的應用對于很多高校的教師來說還相對比較困難,很多教師對于這門新技術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范圍都不甚了解,很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真正地利用AI技術,并有效地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
當前教師的培訓和素養的提升一般都是采取培訓加筆試的方式來開展,但是采取何種形式進行培訓以及培訓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都沒有固定的標準,導致很多學校對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提升的培訓方式過于單一,考核的方式也常年不變地采用試卷考試的方式,缺乏對教師信息化程度學習過程和效果的評價,使得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和教學信息化程度的推進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當前在全國的高校之內針對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和評價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從學校的角度出發,可以先制定本校內通用的針對高校教師的信息化素養的相關標準,為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提升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參考,標準中需要涉及高校教師在人工智能日益深入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哪些智能教育教學的素養,學會運用什么樣的教學軟件以及學習怎樣的新的人才培養的模式。作為高校的思政教師來說,也需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來糾正改變原有傳統的教育教學的觀念和陳舊的信息化素養提升觀念,更加開放地理解新時代信息素養的含義,培養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思維方式,并學會利用正確的手段去處理、分析和利用信息。此外,思政教師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思政教育教學能夠帶來的重大變革,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去多學習和接觸新的教學工具,更新教學的理念,將信息化與思政教學進行充分的融合,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對于高校來說,學校的管理層需要針對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升制定相應的政策來進行支持和引導,幫助教師們找準目標去重塑自身的角色,主動參與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針對教師的理論研究、考核和相關的培訓工作學校也需要提供一定的專項資金的支持,并把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納入職稱評定和年終考核的指標當中去,從而推動信息化教育教學的更深入開展和教師們信息素養的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不僅要提供一定的支持給學校內愿意提升信息素養的教師,同時需要引進具備先進信息化教學水平和較高信息素養的社會企業或組織參與到學校的信息化建設當中來,為教師的信息素養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技術方面的支持和指導,進一步拉升教師們提升自身信息素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從學校的層面來說,目前很多高校已經為高校的教師提供了比較好的信息化的環境,而作為高校的思政教師,從自身的角度出發需要進一步地提升對自我的要求,不斷學習新的信息化教學工具的利用,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并努力鉆研,將信息化與思政教學進行充分融合,無論是教學方式上的信息化更新還是教學過程中輸出的觀點當中對于信息素養的體現,都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影響學生們,并帶動他們信息素養的提升。同時,要加強對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內教育教學軟件設施的利用,采用新的技術來更新教學的手段和方法,為教育教學的信息化改革落實實施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對于進一步落實當前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培養新時代的綜合型人才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無論是國家還是學校都做好了準備,為教師提供了相對比較好的政策支持和環境條件,作為思政教師更要抓住機遇,提升信息素養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主動去迎接和適應信息化帶來的教學變革并學習掌握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胡曉麗.AI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角色重塑與素養提升探析[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22,39(3):41-46.
[2]馮海燕.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模式探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18):后插3.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3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政教師信息素養提升項目”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宿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