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題意義引領下,可以有效整合碎片化的英語知識點,將它們以單元主題為核心,構成一套健全的英語知識網絡,助力學生在主題語境下有效運用語言來對主題意義進行深層次理解,以及促進他們英語核心素養逐步形成。因此,如何才能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高效開展英語教學,提高教學實效性值得深入討論。
作為語言基礎單位,語篇的構成要素可以在特定主題引領下構成一個具有連貫性與完整性的整體。在現階段譯林版英語教材中不同單元的“Story time”版塊中,相應的語篇實際上就是主題意義形成的重要素材。針對這些教材內容,都可以結合教學需求,有效提煉其中有價值的主題意義。
以“An interesting country”單元為例,其中主要包括三大主題內容,即:“人與自我”“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通過對各部分內容介紹進行分析,可以將該單元的教學主題確立為“國家”。通過該單元教學中的語篇內容進行剖析與學習,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如對澳大利亞國家的獨特風土人情進行初步了解,并在對比分析兩國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家國情懷。基于這些主題意義,可以在該單元教學中確立如下教學目標:①對澳大利亞國家進行初步了解,可以采取簡單英語句型對該國家進行談論。②補充一些閱讀的必要拓展性素材,幫助學生對英國進行了解和認識。③聯系自己生活認知和經驗,對自己的祖國進行介紹,培養他們的愛國意識與情感。④基于主題意義引領,深入挖掘本單元教學中的育人價值。在上述明確主題意義引領教學目標下,可以融合立德樹人教育思想,針對課時與育人目標進行單獨設計,具體如下:第一課時可以側重“An interesting country—Australia”,主要結合“Story time”版塊內容,指導學生對澳大利亞信息進行簡單表述;第二課時主要圍繞“An old country—the UK”主題,通過延伸文本呈現主題內容,培養及鍛煉學生語篇信息提煉能力;第三課時主要圍繞“Our great country—China”主題,有效融合本單元所學習得到的知識對中國進行介紹,借助多渠道與途徑對自己祖國進行了解,有效培養并強化他們的文化自信。如此,可以極大提高主題意義引領教學的效果。
在認真開展語篇研讀的同時,要對語篇主題意義這一根主線進行有效把握,其間可以結合主題意義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在主題意義引領下,可以立足于師生共同參與視角,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科學設計,保證可以在學生參與其中的過程中對有關學科知識進行深入理解,有效遷移和大膽創新。如此,可以通過指導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逐漸從基于語篇的教學逐漸向深入和超越語篇分析的深度學習活動方向過渡,促進他們學習能力、思維、文化與語言等能夠實現融合發展目標。
以“An interesting country”單元為例,針對上述制定的主題意義引領下的教學目標與不同課時育人目標,可以對主題意義引領下的教學活動進行優化設計,具體如下:在導入本單元知識期間,可以采用猜謎活動的方式,“You can see……there. People like playing……”緊接提問“What country is it?”基于該種猜謎活動方式將本單元教學的主題“country”引出來,有效激活了小學生群體的已知,解釋了本單元教學主題:An interesting country—Australia。針對這一主題,可以組織學生進一步開展探究活動,如可以采取連線任務設計的方式,結合“Story time”版塊內容,指導學生對信息搜索方式與相應人物進行匹配。基于文本實例的方式,能夠培養并促進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即可以使他們利用所積累的這些方法去對一個國家或城市進行了解。如此,可以幫助學生從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學習逐步過渡到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有效應用。
總之,基于主題意義引領的英語教學模式能夠極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