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燒水E-mail:echo@sfw.com.cn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科幻詩歌?拋開《銀河系漫游指南》中沃貢人堪稱殺傷性武器的詩歌不提,科幻(或者說宇宙、科技……)這一主題還是給詩歌帶來了更廣闊的尺度和更多綺麗的意象。小雪最喜歡的一首是芬蘭詩人索德格朗的《我必須徒步穿越太陽系》——
我必須徒步穿越太陽系,
在找到我紅毛衣上第一根線頭之前,我預感到了這一點。
宇宙的某個角落懸掛著我的心,火從那里迸濺,震動空氣,并向其他狂放的心涌去。
@yali_sci_fi:
尊敬的科幻世界雜志社的編輯老師:
您好!
我們是來自長沙市雅禮中學本部的科幻愛好者學生群體,值科幻熱潮席卷中華大地之際,為了讓我校的廣大幻迷同學能夠在自己就讀的學校找到組織,我們準備建立雅禮中學科幻協會。
在建立這樣的一個社團組織之前,作為貴社雜志的忠實讀者,我們希望能夠從您處獲得寶貴的建議,同時也希望得到貴社的支持與祝福。
再次表達我們誠摯的謝意!
Livelongandprosper!
此致
敬禮!
長沙市雅禮中學本部科幻愛好者
小雪(編輯部):這一封去年的來信,我們在新學期開學之前特意發出來,希望能對同學們有幫助~
來信說希望我們提供一些建議,在這里也要感謝大家的信任。成立一個社團不容易,讓一個社團持續煥發生命力、保持活躍更難!所以在這里簡單提三條建議吧:
1.要每個學期開展一些集體活動,這些活動可大可小。大活動如征文、觀影等,甚至包括制作會刊,要鼓勵大家盡量都參加,不宜太多,每個學期一至三次即可;小活動如讀書會、交流會、桌游甚至聚餐等都可以,以聯絡感情為主,不需要很多人參加,可以經常性開展,也讓組織者和參與者都少一些負擔,避免把興趣變成“作業”。
2.要相互包容,相互學習,少些牢騷和吐槽。大家因為興趣聚在一起,目的是開心地分享和陪伴著進步,不把對自己的希望和要求變成對其他成員的希望和要求,才能真正在享受科幻樂趣的同時,讓科幻迷的群體越來越龐大。
3.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讓興趣變成放松的方式、進步的階梯,而不是變成老師和家長眼里影響學習的負面行為,也唯有如此,才能更長久地熱愛,在你未來某一天回顧這段時光時,可以說科幻成就了自己,而不是遺憾甚至埋怨。
@alexmercer:
可以問問是因為什么嗎!當時真的好喜歡這個全彩頁!它簡直是我漫長的閱讀生涯中不可多得的調劑!從克隆到經濟學,全彩頁將掃盲知識以有趣的方式灌溉給了我……
甚至當年我還買到一本錯印的《科幻世界》!里面大劉領獎的彩頁放了兩遍!哈哈!
小雪(編輯部):您好,非常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取消科普類欄目的原因主要是兩個:
1.近年來我國科幻發展非常迅速,越來越多的作者創作科幻小說,編輯部現在每個月都能收到超過500篇作品,但雜志的容量又很有限,在保持定價不漲的前提下,為了刊登更多作品,就只能增加黑白頁碼,由于成本限制,也只能取消一些彩頁了。
2.我們也收到很多讀者對彩頁欄目的喜愛和意見,因此我們今年特別創辦了新刊《科幻世界畫刊·驚奇科學》,可以說是原來彩頁的擴容版,您可以考慮購買(定價稍微高一些,25元/期,但單本包郵)。
隨著暑假到來,參觀雜志社的幻迷數量開始指數級上升。然而編輯部編輯有限,很難與每一位幻迷都進行充分的交流,時常有幻迷表示參觀流程太短,又不好意思拉著編輯聊太久。于是,作為將編輯部改造成5A級景區的第一步(不是),科幻世界對幻迷的接待活動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在大廳設置了留言墻、打卡拍照點以及留念的印章等。與此同時,科幻世界幻迷俱樂部為暑期有參觀雜志社計劃的幻迷朋友們,分別在7月和8月舉辦了兩場茶話會。除了來自雜志和圖書的新老編輯(包括《科幻世界》副主編拉茲老師和前總編譚楷老爺子),雜志社還為參加茶話會的幻迷準備了科幻世界簽名餅屋的招牌甜點拿破侖,幻迷們一邊吃著甜點一邊談天說地好不痛快。在熱烈的關于科幻與寫作的討論后,大家還紛紛為在格拉斯哥舉辦的世界科幻大會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后人類”是科幻作品和科幻研究中很常見的詞匯,指通過技術、電子、信息改造的“非自然人”。大到全身義體化改造的賽博格,小到戴著眼鏡用著手機的你我他,后人類的側重點可以是重置后的人類形態,也可以是對自然人概念的顛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本期“一句話科幻”對“后人類”一詞的解讀和暢想吧!
@花開平安:《依靠核輻射生存》
“這地方的核輻射量太充足了。”那人驚嘆道。
“確實,抓緊時間吸收能量,如此強大的能量力場,這位置過不了多久就會被發現。”我催促那人后盤腿坐在地上,貪婪地讓身體充滿精華。
過了一會兒,我滿足地站了起來,那人道:“這下我們又可以活好多年了,多虧古人創造了核輻射遍地的地球,我們才能活下去,哈哈。”
@甲稽綠:《最后一位科幻文學編輯》
您好,我是《科幻世界》的文學編輯,來稿已讀。
十分抱歉,自從人類上傳虛擬世界項目運行以來,來自虛擬世界的后人類已經能夠在虛擬世界里憑空創造一切,他們能創造的場景已經超過了所有科幻小說,科幻文學已然失去市場。我已經辭去工作,明天就要上傳虛擬世界了。
后人類不需要科幻文學,對不起。
@Diao_:《你是?》
“我可不認為一個生活在網絡中有八條腿的生物是人類。”
“得了吧哥們兒,我前兩天剛考過人類資格證,可是實打實的人類。而你,我的朋友,不是才申請成為一塊蛋糕嗎?”
@寒號鳥:《一封未來的來信》
致親愛的生活在2024年的老祖宗:
聽太姥姥講,您這里房價高昂,工作不好找,生活壓力很大。我衷心邀請您來未來生活,在這里我們已經成功進化為蝸牛人,房子隨身攜帶,生活簡單如意。無比期盼您的到來!
您的曾曾曾曾曾的n次方孫子留
@記述文:《后人類》
“怎么樣?人類最新的演化報告出來了嗎?”
“出來了,上面提到他們已經演化出了各種無機器官,并有通過一些無機器官形成的信息網進一步轉變為集群生物的傾向,按他們自己的話來講叫‘后人類’,不過他們好像還不自知。”
“哦,怎么了?”
“就比如明明離開了那個叫‘手機’的器官都會出現不適了,結果反倒認為這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