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改革成為必然的選擇。融合教育理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強調不同文化、不同學科、不同教育形式的融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目標。
由彭霞光、楊希潔、馮雅靜等編著,華夏出版社2023 年出版的《融合教育學校教學與管理》一書,主要通過實際案例,全面介紹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實踐方法和管理策略,深入闡釋了如何在普通學校中有效實施融合教育,促進特殊需要學生與普通學生的共同發展。該書的特點在于其系統性和實用性。一方面,系統地梳理了融合教育的理論體系,包括其背景、理念、原則等;另一方面,通過豐富的實際案例,展示了融合教育在學校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和管理策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該書的目標讀者主要是普通學校的教師和管理者,以及對融合教育感興趣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它旨在幫助這些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實施融合教育,提高特殊需要學生的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發展。
該書對于職業院校的教學與管理很有啟發價值。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就業需求,科學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例如,在教授應用文寫作時,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寫作任務,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以學習撰寫營銷策劃書,而會計專業的學生則學習撰寫財務報告,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能滿足其職業發展的需求。同時,教師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案例教學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開展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深入理解文學作品中的主題和人物形象,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職業院校的學生差異較大,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設計不同難度和類型的學習任務。
職業院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應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將其納入課程體系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在文化教育過程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例如,邀請專家學者來校舉辦中華傳統文化講座,讓學生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組織中華傳統文化展覽或演出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利用網絡平臺和資源,開展線上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和視野。職業院校應努力營造一個安全、和諧、包容的學習環境,在校園內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平等對待。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學校應鼓勵學生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組織各種形式的團隊活動和合作學習項目等,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綜上所述,融合教育理念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它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未來,我們期待更多學校能夠積極踐行融合教育理念,為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海門分院茅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