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踐教學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最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是體育教育專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為各地區中小學培養體育教師的搖籃。實踐教學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走向教學舞臺必經之路,也是進行實踐教學經驗積累的重要途徑。探討了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形式,包括專業見習、教育實習、競賽活動和畢業設計、實踐教學的管理問題。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教學現狀;問題;發展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政府對高等教育領域的實踐教學建設給予了重要的法規依據和政策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了高等學校要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和管理,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高等學校實踐教學條例》對高校實踐教學進行了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并通過對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和挑戰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為教師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和支持。
二、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科學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一)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目標
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使其具備成為優秀體育教師和教練員的基本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南京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設定了以上實踐教學目標。
(二)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南京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技能。
1.師資力量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師資力量主要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講師等不同職稱的教師,其中許多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

2.場地資源
南京師范大學體科院,體育教育專業擁有一定數量和種類的場地資源,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和環境。這些場地包括室內和室外的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運動場、實驗室等,可以滿足學生進行各種體育教學和訓練活動的需求。
3.實驗器材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還配備了各類實驗器材,能夠滿足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實驗研究的需求。體育器械是體育教育專業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工具,如:籃球、足球、排球等各類球類器械。計算機軟硬件包括多媒體設備、數據采集儀器等,為學生提供了進行數據分析和教學演示的工具。
(三)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形式
1.專業見習
專業見習是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一種形式,通過讓學生到相關的體育教育機構或學校進行實地實習,同時也能夠熟悉學校的管理制度和教育環境。通過專業見習,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
2.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是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旨在讓學生在真實的教育場景中扮演教師的角色,全面鍛煉和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南京師范大學體科院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教育實習中,會被分配到不同的學校或教育機構,擔任臨時教師或助教,參與實際的教學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
3.競賽活動
競賽活動是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一種形式,通過參與各類體育競賽和比賽,能夠提升自己的競技能力、教學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4.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旨在讓學生獨立完成一個體育教育相關的設計項目,結合自身的學習和實踐經驗,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為將來的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這些實踐教學形式,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并為將來的教育工作做好準備。
(四)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管理
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管理是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進行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進行的管理工作。南京師范大學,在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管理方面實施了以下措施:

通過這些實踐教學管理措施,南京師范大學體科院能夠確保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進行,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和條件,同時,這些管理措施也能夠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三、南京師范大學體科院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改革效果不理想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實踐教學改革在某些方面存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教學理念與實際操作脫節;實踐教學資源不足,場地設施、教學材料等;評價體系不完善,無法有效引導學生的實踐學習。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差距,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對自主學習的認識不足,乏主動獲取知識和積極思考的能力;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
(三)高校教師缺乏基層實踐教學經驗
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基層實踐教學經驗,這給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高校教師的職業背景與基層實踐教學不匹配;缺乏基層實踐教學的指導和支持機制;部分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陳舊。
(四)學生教學實踐不足,實戰經驗欠缺
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學生教學實踐不足、實戰經驗欠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機會有限;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方式相對單一;學校缺乏與實踐教學相關的合作伙伴和資源。
(五)實習考核制度過于寬松
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存在實習考核制度過于寬松的問題:實習考核標準不明確,導致實習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無法得到有效評估;實習考核過程缺乏嚴格監督和評估;實習考核難度過低,無法充分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六)場地器材設施不足,學生實踐教學活動受限
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存在場地器材設施不足的問題,給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帶來了一定的限制。
部分高校缺乏足夠的實踐場地;部分高校的器材設施相對陳舊或不足;一些高校缺乏與外部機構的合作與交流。
四、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發展策略
(一)適應時代發展,培養綜合人才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變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也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綜合人才。
1.要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
傳統的體育教育注重學生的體能和技能的培養,但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再局限于此,包括創新思維、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
2.要引入新技術和新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校可以借助新技術和新方法來改進實踐教學的方式和手段。
3.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提供個性化的實踐教學方案。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高校可以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綜合人才。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為了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效果,高校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策略:
1.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實踐操作,也需要有理論指導。
2.開設多樣化的實踐課程
實踐課程應該涵蓋多個領域和方向,可以開設課程,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技能范圍,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動力。
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實踐學習。
(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教學機會,增多實戰經驗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的重要環節。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高校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教學機會,增加實戰經驗。以下是一些策略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1.建立與體育機構、社會組織和企業的合作關系
可以與當地的體育俱樂部、健身中心、學校和社區合作,安排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和指導工作;讓學生參與賽事組織和管理工作,增加實踐經驗。
2.加強實踐教學的外出考察和實地實習
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實習,可以讓他們親身體驗體育教育實踐的全過程。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積累實戰經驗。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和比賽
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的體育比賽和競賽,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實戰經驗。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教學機會,增多他們的實戰經驗,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四)健全實習考核制度,適當增加考核難度
實習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實習考核制度并適當增加考核難度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將從幾個方面探討相關策略:
1.建立科學合理的實習考核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理論水平、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多個方面,以全面評價學生的實習表現。
2.加強實習導師的培訓和評估
實習導師在實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負責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和提供專業指導。
3.建立實習考核結果的公正和透明機制
實習考核的結果應該公開透明,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五)改善場地器材設施條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離不開良好的場地器材設施條件,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環境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1.加強場地設施的建設和改善
學校應該投入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改善現有的體育場館和場地設施,以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
2.更新和配備先進的器材設備
學校應關注市場上最新的體育器材和教學設備,以提供最佳的學習和實踐體驗。加強設備維護和保養,定期進行設備檢查和維修,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
3.加強與體育產業和社會資源的合作
學校可以與相關體育產業和社會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加強與體育產業和社會資源的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五、結語和展望
本研究以南京師范大學為例,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發展策略。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為培養出更優秀的體育教育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Indicators Development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ailand. Chanicha Chaiyaphumthanachok;;Kamonwan Tangdhanakanond;;Siridej Sujiva.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
[2]Designing authentic activities in web-based courses.. Jan Herrington;Thomas C. Reeves;Ron Oliver;Younghee Woo.J.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