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瑜原本以為自己的巴黎奧運之旅結束了,但是從毫無準備地接到一個電話開始,她最終登上了奧運會領獎臺——四天,這個關于“逆轉”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在法國羅蘭加洛斯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場,深圳金花王欣瑜與搭檔張之臻在巴黎奧運會網球混雙決賽中1比2不敵捷克組合馬哈奇/斯尼亞科。這一枚銀牌,已經創造了中國網球奧運會的最佳成績。
人生是一個巨大的串聯電路,所有按鈕都點開了,奇妙的故事才會亮燈。
“你在哪里?有球拍嗎?”
決賽是在法國當地時間8月2日晚上進行的,舉著國旗的中國球迷涌入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場。在“加油”聲中,王欣瑜和張之臻面帶笑容入場,迎來了中國網球的第一場奧運決賽。
四天前,王欣瑜先后在奧運女單、女雙遺憾出局,留在羅蘭加洛斯只是為了訓練和康復治療。“我用手機看回家的行程和機票,覺得有點貴,就想說晚點再訂吧。”

此時,另一位“金花”鄭欽文經過女單鏖戰后體能透支,申請退出混雙比賽。這意味著,張之臻的奧運任務也結束了——但是,他突然想到,奧運會雙打有替補條例,與教練商量后去問組委會。“他們說,只要世界排名在160名以上就可以替換,那好辦啊。”張之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欣瑜,因為就在這片場地,她獲得過法網女雙冠軍。張之臻給王欣瑜發了短信,教練同步打電話“搖人”。
接電話的時候,王欣瑜剛涂上按摩液準備接受治療,電話那邊有點急:“你在哪里?有球拍嗎?可能要你打混雙。”王欣瑜愣了一下,抬頭一看——有副球拍,有比賽衣服,但是沒帶紅土鞋,想了想,奧運會四年一次,她不想這么快就離開,用硬底鞋頂一場應該可以。王欣瑜回了一個“好”,正式開啟了這趟神奇之旅。
一個多小時后,王欣瑜和張之臻已經踏上了奧運混雙賽場,穿著那雙硬底鞋。他們還沒回過神來,就連續三輪上演逆轉好戲闖關,一路通往決賽賽場……
臨時搭檔、充滿自信的“松弛感”貫穿比賽
決賽劇情與想象的如出一轍。“臻欣組合”開場后找不到辦法,很快以2比6先失一盤。王欣瑜的父親、深圳網球教練王鵬分析說:“他們倆第一次配合,缺乏磨合和準備,每場比賽第一盤,實際上都要花費時間去適應對手,去尋找破綻,然后再商量自己的打法。”
如王鵬所料,經過盤間休息調整,“臻欣組合”在第二盤放開來打,增加了冒險球,耐心等待對方犯錯。第12局,”臻欣組合“抓住對方送出的唯一一個破發點,7比5扳回一盤,將比賽拖入決勝局,獲得了與“學霸”最后掰手腕的機會。

王欣瑜和張之臻從來沒有搭配打過正式比賽,可以說,連想都沒想過。這也就意味著,正式“組隊”上場比賽前,他們沒有過一次訓練,沒有過任何技術交流。
這是真正的“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前面三輪比賽,他們都是先丟一盤,再逆轉取勝。與他們的驚險刺激不同,決賽對手馬哈奇/斯尼亞科有一種“學霸”的優越感——一盤未丟,強勢晉級。
每次遇到危險,“臻欣組合”似乎都可以力挽狂瀾。他們說這得益于“松弛感”。比賽中不論是出現失誤還是比分落后,兩人總是微笑面對,每一分打完也會笑著擊掌鼓勁。這種自信的默契,貫穿了這段神奇之旅的始終。
王欣瑜說:“他(張之臻)自帶一種積極、輕松的氣場,我們倆配合雙打剛好節奏、狀態很合得來。而且我們是臨時搭的,沒太大壓力,大家都打得很放松。”張之臻也表示:“欣瑜的心態比較放松,哪怕失誤也會給彼此積極的信號,這是一件好事。”

神奇之旅留點遺憾才算“圓滿”
決勝盤搶十,“臻欣組合”搶到了3比0的開局,也曾以8比6領先。但巴黎的勝利女神還是決定給這對臨時搭檔留點遺憾——最后時刻,王欣瑜和張之臻都出現了失誤,隨著最后一個接發球打飛,比分被對方反超,他們與金牌擦肩而過。
低頭嘆氣,看著搭檔微微一笑,然后撿起球拍走到球網前,笑著向對手送上祝福……這是“臻欣組合“比賽結束后留給我們的畫面。站上領獎臺,王欣瑜和張之臻不約而同地拿起那塊閃亮的銀牌,哈哈一笑——這趟神奇之旅還是得有點遺憾才算圓滿。

賽后,王欣瑜向記者分享道:“還是感覺有些可惜的,畢竟決賽這場打得那么接近,我們也有機會。但是最后說回來,其實本來都沒有機會打了,得到了銀牌,很好啦。”
回想起一年前的法國網球公開賽,王欣瑜在開賽前才在一次無意的聊天中找到了謝淑薇做搭檔,最后兩人卻神奇地捧起了冠軍獎杯。王欣瑜說,自己在巴黎、在羅蘭加洛斯的經歷已經足夠幸運。這里真的是她的“福地”。
張之臻說,賽前他和欣瑜的共同愿望都是享受這場來之不易的決賽。不論獎牌是什么顏色,對他們來說都是驚喜。“最重要的是,我和欣瑜都是時刻準備著,才獲得了這次機會。當機會放在眼前的時候,只有做好準備才能抓得住。”
來了,拼了,成長了——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神奇之旅”,真正的收獲也許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