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注重身材管理,因此人們也越來越愿意走進健身房,當代大學生對健身健美運動的選擇度也高于以往。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之一的健身健美課程,也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高校開設健身健美課程進行健身健美運動的理論知識的普及和實踐技能的教學,旨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本文通過對普通選修和專業必修健身健美課程的教學任務、內容、目標、課程開展現狀等進行分析,比較兩種課程的不同,并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夠優化高校健身健美課程的教學。
關鍵詞:高校體育;健身健美課程;教學研究
一、引言
高校體育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和傳播形式,也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階段。高校體育課程作為學校課程體系的一部分,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高校體育課程的多元化發展,健身健美課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以往健身是一種自娛自樂的運動項目,而今它成為一門新興的課程走進大學校園,向大學生傳授健身健美運動知識技能,這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課程教學分析
(一)課程性質和任務對比
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健身健美課程是基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開設的一門新課程,立足于學生發展,體現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現代教育理念。不同于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從理論轉變為實踐,實現開設健身健美課程的現實意義,同時有效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意識,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普通選修課程的教學任務:
通過健身健美課程的教學,教育學生樹立以健康為本的思想,養成終身體育健身意識和運動習慣;通過合理的教學實踐,使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健身健美技能,提高提升健康的實踐能力;通過健身健美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和持之以恒的良好意志品質。
體育專業必修課程的教學任務:
增長體力、發達肌肉、改善體形、陶冶情操,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掌握健身健美基礎的知識技能及營養搭配,使學生體會到健身運動帶來的益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科學飲食;學習測量和評估自然體能和形態的方法,科學地制定運動處方,以改善體能和身體形態;提高學生的意志力、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增強自信心。
(二)課程教學目標的分析
普通選修課程的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健身健美的理論知識和訓練方法,自主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健身興趣,改善運動能力;提高身體素質,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參加課外健身俱樂部活動,養成健身習慣;提高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強身健體,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
體育專業必修課程的教學目標:
掌握身體各部位抗阻力訓練方法,健身訓練的飲食與營養、健身健美訓練計劃制定;通過練習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改善體型體態,改善關節活動度,預防運動損傷;通過保護和幫助,培養學生敢于挑戰、樂于助人、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學生初步掌握健康、減肥及塑形的科學鍛煉方法,具備一定的健身訓練指導能力。
(三)課程教學內容的對比
普通選修課程的教學內容:
1.理論部分
健美運動概述;健美訓練的方法與原則、計劃與安排、測量及評定方法。
2.實踐部分
小姿態健美、基本動作;預備體姿、器械的握法、握距和握位;健身健美運動的動作速率、重量的選擇;發達胸部、頸部、肩部、臂部、背部、腰部、腹部、腿部肌肉的動作;科學合理的減脂方法。
體育專業必修課程的教學內容:
1.技術方面
使學生充分了解健身健美訓練的方法,正確運用活動技術,合理組織練習量和強度。
2.理論方面
使學生較系統地了解并掌握健身健美的基本理論知識;通過教學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熱愛美、鑒賞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提升學生自信。
3.素質方面
在全面發展身體的基礎上,發展健美專項身體素質,讓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三、課程開展現狀
(一)學生對課程的認識過于片面
現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下滑,越來越不喜歡體育運動,因此高校開展眾多體育課程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鼓勵其參與運動。目前只有一部分高校開設健身健美課程,而學生對于該課程的認知源于刻板印象并拘于健身房中進行訓練,所以大多數學生不重視這門課程,參與的積極性也不夠高,甚至沒有將健身健美課程作為一門課程進行學習,認為該課程只是一門簡單的休閑活動,上課時只需敷衍了事,相比其他體育課程可以避免大量的體力消耗和動作技術的學習。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健身健美運動缺乏挑戰性,學習內容枯燥無聊,且考核內容易通過,不需要認真學習,就可以通過考試。
綜上所述,普遍大學生對健身健美運動的認知過于淺薄,對健身健美課程的學習態度也很一般,這不僅僅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對健身健美課程在高校中的普遍開展造成不小的困擾。因此,需要轉變學生對健身健美課程的固有觀念,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對健身健美運動的樂趣,注重個體差異,安排合理的教學內容,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打破學生對健身健美固有的印象,引導學生參與運動。
(二)教學內容的安排趣味性不高
根據課程大綱進行教學這是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的重要參考依據,但也需考慮到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運動需求及現有的場地器材來安排教學。在健身健美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卻一視同仁,教學內容和方法都采用自己常用的一套體系,導致選修的學生對于大量的練習方法難以掌握,課堂氛圍不好,學生感到壓力,失去對該課程的興趣;也讓必修的學生覺得力量訓練的內容太過淺顯,而自己真正想要學習的內容較少,學習效果不佳,影響整體鍛煉的效果。另外,教學方法單一、呆板,缺乏活力和創新性也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需安排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手段,創設良好融洽的課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預期。
(三)教學方式相對單一
健身健美教學照搬其他傳統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師生之間的教與學大多是通過實踐的方式進行,從而使學生忽略了對健身健美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健身健美這門課程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并初步掌握基本練習方法后有規律地訓練,以期能夠改善自己的身體形態,卻不知道自己進行訓練的目的肌群,也不知道運動后的肌肉該如何放松拉伸及運動后如何合理補充營養并安排休息才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基本肌群的練習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健身器械是健身健美課程教學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適用的人群也較為廣泛。但每節課周而復始地使用這一種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學生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大多數的健身技巧,這不僅違背了開展健身健美課程的初衷,還有可能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因此,教師不應將教學局限于實踐,開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的拓展等多元的教學方式,使更多學生在學習該課程后對健身健美運動產生興趣,參與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
(四)教學條件落后
許多高等院校不重視健身健美操課程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是影響健身健美課程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學生人數的逐漸增多,原有的教學設施和體育器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人數的快速增長,這就意味著教學設施和器材更加擁擠。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改用體育器材,或者選擇一些簡單的器材進行教學,盡量讓學生都能夠接觸到體育器材,進行訓練和學習,不僅影響老師的教學水平,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也無法使學生學習到真正的、全面的健身知識及不能進行充分的鍛煉,導致學生學習健身技能的興趣也會下降。另外,對健身健美文化的宣傳也形成了很大的阻礙。良好的健身氛圍是在校園內推進健身健美運動的重要環節,而高校沒有營造出濃厚的健身課堂學習氛圍,學校相關部門也不夠重視課堂資源的利用,這不僅給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也阻礙了健身健美課程在高校的開展。
四、課程教學優化策略
(一)加大對健身健美運動的宣傳力度
學校有關部分應做好健身健美運動的宣傳工作,讓學生對健身健美課程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鼓勵學生不要產生畏難和恐懼心理,積極參與到健身健美課程當中,通過學習可能會有很大的收獲,引導學生改變對健身健美課程的固有看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參與健身健美運動的興趣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以更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傳授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該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的學習方式,更加自由靈活,注重個人感受。比如:學??梢酝ㄟ^班會、舉辦健身健美比賽、運動會健身健美形體表演或海報宣傳等形式宣傳健身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健身健美運動,積極參與運動。
(二)優化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參與興趣
健身健美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課程內容要廣泛全面,讓學生體驗到健身健美課程的樂趣,拓寬學生對健身健美的認知,并不是一味地舉鐵,還有除了器械訓練外的自重訓練、TRX訓練等,同時也涉及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營養學等其他領域的知識,也注重學生個性、身體形態、體育意識、個人能力的培養。教師進行教學內容選擇時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健身健美,讓學生意識到健身健美課程是一門具有廣度和深度的體育課程,學習的不僅是如何訓練,還有更多輔以訓練的知識。另外,在健身健美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把健身健美知識與技能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要緊跟時代,培養學生的個人意志品質,豐富教學內容。
(三)明確教學目標,合理使用教學方法
健身健美的教學目標也是多方面的,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實踐,并不適應現代健身健美課程的發展,往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QDiYB38Fm1XkQE52zmzXSQ==會感到枯燥和無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多樣的教學方法,但無論選擇哪種教學方法,都應注重素質教育的初衷,需摒棄單一的教學方法,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與協作,才能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面臨不同專業的學生,特別是非體育專業的學生,應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對于公共選修課的學生,教學時應以基礎的練習方法搭配小重量的力量訓練,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健身技能為主;對于專業必修課的學生,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安全范圍內,傳授高階動作訓練方法和拓展練習身體素質的方法,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鞏固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注意分類教學,注重不同學生的需求,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健身健美課程后有所收獲。
(四)改善教學條件,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
完備的基礎設施和運動場館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必備條件,也是學生進行課余訓練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途徑之一。因此,學校和教育部門需要加大對運動場地和器材的投入,以保證課程順利進行,同時也要將過時的器材和陳舊的設施集中起來,避免在課堂上發生意外或學生因器材老舊而失去對健身健美課程的興趣。此外,學校和教師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避免浪費資源,造成浪費。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選課學生人數計算器材需求量,根據學習需要安排足夠的空間,保證健身健美課的順利進行,從而達到高校體育健身健美課教學的效果和目的。
(五)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助推課程開展
高校開展體育選修必修課程,需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實質性的學到健身健美知識、方法來增強個人的身體素質或者滿足個人的運動需求。
首先,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是至關重要的,其不僅能提升教學水平,還能吸引更多的學生選擇健身健美課程,同時有利于健身健美運動在高校的進一步推廣。
其次,高校可以通過提高教師聘任的學歷要求,招聘更權威、更專業的教師到學校進行健身健美課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于剛加入健身健美課教學的教師,學校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同時檢驗教師的實踐能力,是否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引導新教師自覺樹立職業道德素質,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健身健美課的教學工作中,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的精神面貌,給學生帶來更多優質的學習內容,助推健身健美課程在高校的發展。
五、結語
隨著高校體育課程的不斷發展,健身健美運動也逐漸融入校園生活。目前健身健美課程在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著不足,如:教學內容單調、教學方式單一及教學條件落后等問題,但其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校體育事業的上升,為校園運動增添了新的活力,也為一部分學生帶來新的選擇,促進了高校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續.高校開設健身健美課程的可行性[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5):81-84.
[2]王維.當代高校健身健美課程的開發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0):80-82.
[3]李雨瑩.高校體育選修健身健美課程現狀與改善策略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07):47-48.
[4]馬聰聰.高校體育選修健身健美課程現狀分析及對策[J].農家參謀,2020(18):253.
[5]諸悅.高校健身健美課程設計的研究[J].運動精品,2020,39(09):15-17.
[6]王雅婷,杜治華.山西省高校健身健美課程開展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9,38(01):55-57.